声明:本资源由古籍府(www.gujifu.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关注公众号:古籍府,可以免费全部下载完整版。

泥丸先生陈朴传九转金丹秘诀:
一转降丹,二转交媾,三转养阳,四转养阴,五转换骨,
六转换肉,七转换五脏六腑,八转育火,九转飞升。
第一转 舌下四窍,两窍通心两窍通液。
一转之功似宝珠,山河宇宙透灵躯。
红莲叶下藏丹穴,赤水流通九候珠。
解曰:内丹之功,起于一、而成于九。一者,万物之所生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五行之序起于一。故内丹之功亦起于一,转而成于九者,九为阳数之极。数至于九、则道果成矣。似宝珠者,言天一真水藏于胆,阴阳和合,降而成丹。初降之状如露一颗明珠。珠者、珍敬其丹也。且人之有身,父精母血交媾而成,此形交也。丹之所降,心火肾水交媾而成,此气交也。故曰:形交则生人,气交则成丹。言其丹降之后,神游方外,阴阳太和;坐忘其形,天地山河;六合万物,皆在我身之内。我身在天地万物之外,只觉心中一点光明。乃是丹降也。故曰:山河宇宙透灵躯,躯者、身也。山河包藏我身之内也。所谓红莲者,舌是也。自两窍通心,两窍通液。人有病者,则舌下津液干而其真气耗。一转之首以舌闭其两窍,使真气不泄于外,以通其神水也。所谓赤水者,心之液是也。九转之首,每遇九日纳息九次。每一次纳息九口。自然津液通流自舌下,而生以灌五脏,故曰九候珠也。
望江南 闭舌下巧,通胆气
黄中宝,须向胆中求。春风令人生万物,乾坤膝下与吾俦,百脉自通流。
施造化,左右火双抽。浩浩腾腾光宇宙,苦烟烟上霭环楼,夫妇渐相谋。
解曰:天一生气,名曰中黄。其气藏之于胆,以为性命之根,其味苦。故人之胆气味亦苦。如草木之根华其味亦苦,乃知万物非生气不能生也。内丹之药先闭舌下之窍,内通胆中生气至喉舌之间,微觉味苦,是丹气流通。然后汞水凝结而成丹也。天地生气萌之于春,万物得生气,然后能生人之得生气,藏之于胆。人能通胆之气,然后内丹成就一转之功,如四时之春也。生气上行其中觉苦,阴阳太和,神居天外则天地四海亦在吾膝下。浩然之气塞乎天地,百脉通流万窍施张。内丹降也。造化言者,其下手之初也。先闭舌下两窍,不令气泄于外。其左边之气贯于左太阳而入脑,右边之气贯于右太阴而入脑,左右俱过脑。而入顶泥丸宫合成一处,下重楼十二环,入心经、传入丹冲开胆窍。使胆中生气,上行随心胆之脉,贯于舌窍、觉舌有苦味,乃是生气注将欲降丹也。然后闭定舌窍左右之气上行,故有腾腾之状也。胆窍即闭,则生气袅袅,上重楼十二环,自舌下之窍而升,满口觉苦乃是生气流通也。夫妇者阴阳也,夫者阳也,妇者阴也,生气流通则阴阳太和,心肾交媾故曰渐相谋也。
口诀:
行持下手之初,先须饮食以和五脏,不可饥不可饱,心田安静无忧无虑,乃可入道。凡于二更尽、三更初当洗漱,定神入室,烧香盘膝而坐,闭目存神,候息出入调匀,以舌先倒卷定舌根两窍闭息。渐觉左右太阳经有两道气大牙根冲上,贯二太阳,次入顶门,觉二气交合结为一次。却闭眼良久,亦闭目依前卷舌,候至泥丸宫止,如此每夜行三次即止。行至数夜或数日之间,渐觉泥丸宫次流入脑,下重楼十二环,透夹脊串尾闾,复次前冲心贯胆,脐胸中温温,微觉意思和畅,乃真降也。如此后则数夜渐觉气到心,次微觉温温或心头气渐动,却有温气从心而上,过重楼口觉微苦。是中黄气自胆而出阴阳大和,将有降丹之象。如此之后,每夜行持之初,令一人在门外,拦人进入及猫狗等,恐忽然相惊。至每夜行三两次时,于坐前横一几,忽然气冲,觉身体渐大,精神腾腾,渐见屋舍、人物、山河、皆在我身之内。手足皆不知所在,次急以手按几,闭目大觉,心头微一块光明,团圆如日,忽然坠下丹田,此乃降丹也,丹降之后,未得便开眼,且渐渐收拾精神归定。四体复旧,或手足觉麻痹,次候定醒,然后开眼,次吃人参汤睡。至来早吃粥食将养一二日,如丹降也。丹降之后百病消除,更无疾苦之厄也。
第二转
二转阳成始结阴,肾光心液合丁壬。
神珠奔电归东海,时迸灵光照紫金。
解曰:二转之初,如人怀胎两月,胎之初降乃是真阳之精。神为丹心,属火,为阴以配南方丁火,丁者火之阴也。肾属水为阳,以配北方壬水,壬者水之阳也。吕曰:火取南方丹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故于二转则养阳,使心火之光感于下。三转则养阴,使肾水之液交于上,真水真火上下以配,丁壬抱养真丹以成造化。凡丹之初降养于心,育之以真火生其丹也。一转成功,则丹从心络流下,藏于丹田育以真水,此二转之功也。丹藏丹田之后,静坐虚室中,忽然时有光明,从胎照见如金团,乃月光而也。
望江南
玄珠降,丹窟在中宫。九侯息调重九数,赤波或迸太阳东,心肾遂交通。
逢六变,重六息阴功。火自海门朝帝坐,水从莲萼佐丁公,紫电透玲珑。
解曰:玄珠真丹也。一转之初,丹降于心络中,故云丹窟在中宫,丹降为一转。丹降之后,凡遇九日,则闭息九侯为一次,至九九八十一为九次。故曰重九数,九九功成,真阳丹足,自心络流入丹田,丹藏于水府养其阴。太阳东者海水之府象,丹田肾水也。丹之神藏于心,以养真火。丹之转归于肾,次养真水,水火既济,阴阳大和,故曰心肾交通。二转之功成,其三转之初也。逢六则闭息,六数为一次,六六三十六为一周。以养其阴,故曰重六息。阴功海门,是丹田肾府也。真丹藏于丹田,丹阳之数以足,每到日中,则神自丹田,热气达之于上,而朝于心。帝坐心也。莲萼舌也,六六内阴数足,则下莲池神水浇心络,以养丹气,故曰佐丁公。丁者,心之火也。此真水真火,以成既济之功。阴阳既济,真丹气足时。有神光出于面目,夜半安坐内视脏腑,表里分明,直见玄珠,养于丹田。故曰透玲珑。
口诀:
丹降之后,一转了毕,凡遇初九、十九、二十九日,亭午时静坐虚室中。盘足、瞑目、端坐、叩齿九通。神交气通,然后闭息,每一闭入九息为一次。开眼良久再闭息,如前九息为一次。初闭时一次二次行之渐热,闭五次又极热,用之九次,一向行之直候内之火候,用足与天地相应,不以远近,或前入息至九,心中温热,四神和畅,心神摇动,一道热气下丹田,为二转功成。自此以后不行九息之数。
第三转
三转行阳入左宫,玄珠胎色渐鲜红。
神明育火分形象,天籁时催造化功。
解曰:丹成三转,逢天行阴,以养真阴之气,内阴数足,丹入丹田,流于左肋,四体汗流,以制尸气。三转功成,自此更无三尸魂也。灵珠、内丹也。此后阳气充足,凡便及涕唾皆粉红色以应纯阳之质。及其丹光照见一颗明珠、如火轮之状,在左肋之下,三转数足。每遇月尽以左手摩顶,入息激动丹火至五脏热为上,谓之育火以运其丹。此
后丹田中渐觉有物,遇入息则丹动,故云分象也。天地和则撼激有声,是名天籁。人之九窍不通不闻其声,三转之后九窍听明天籁之声,昼夜常闻也。
望江南
毛发薄,三转运行阳。胎色渐红阴渐缩,推移岁运助阳刚,育火养中央。
成物象,五转辩微茫。出入尚迟形上小,晨昏时饮玉壶浆,天籁奏笙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