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藏>正文

炮炙全书--

时间:2025-01-18作者:关注古籍府免费领取阅读:181分类:医藏
代找各种书籍

声明:本资源由古籍府(www.gujifu.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关注公众号:古籍府,可以免费全部下载完整版。

2炮炙全书--

  炮炙全书

  叙

  先正曰: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夫以物理之学亦大乎哉!其粗者正名称辨真假,而效验可以安危起死而晏子良医与良相埒之语 有以哉,盖谓其与燮理同功而已。其学焉者,当以本草为要,而后该览于群书,然本草亦不易读,何也?群品也。吾夙好此学,其志甚恳,然本邦精斯学人几希,且吾僻若水业经之余暇,好穷物理,善读本草,且旁搜广访,多识于草、木、吾顷客于中州与之讨论、咨询,而辨是非、决嫌疑,品物得其实者不可选记,可谓得其人,也观其所着炮假审采用,又世之夸诩无用之辨,藻饰诸观者云。

  元禄己巳端午日

  筑前州后学贝原笃信书

  凡例

  一凡药品见于古今本草者,殆二千种矣,善用药者当多多益善,今此不能殚述,第选择医方焉,余非必一夫物之难识者,为其名之难明也。名之难明者,五方之名既不同,而古今之言亦自别矣。

  因名迷实者鲜矣闻之实论,如白羊鲜则曰羊去不载,惟物之传讹者,市肆饰伪者一畏忌制使,物性自然。非可以意求者,俱考诸家本草,并所闻采入,俾得遵守。

  一次序不悉从本草,今就所见稍加移正,尚未确认者,一仍其旧不革。

  一本草一书,民命所系,凡学之者务在识真,不比他书,惟求其说而可也,时获古今名物之浅,余窃叹焉!乃是翩然自往,攀缘上下,于深山穷其生于远地遐方,而余之足迹所未及者,则必所在矣,竟不自揣博采众书及献民之说,断以己意颇能撰次花实,珍宝奇物,皆有所纪,而旁及方俗所呼,庶几名实不爽,可当嗣刻以问世。

  元禄己巳二月初一日稻某识

  炮炙全书参考书目

  太平御览 药性纂要 神农本经(会通) 本草备要 药性奇方 本草纲目类纂必读 本草汇蒙筌本本论论寿圣备疏格览酉乘梦屠本 野菜笺 临海水土之竹谱 洛阳花木志 刘南方草木状 郭橐驼种委余篇 沈怀远南越志周氏洛阳牡丹记 刘录陈翥桐谱 俞宗谱学圃杂疏 龙眼兽经 山家清供 古玩品 遁园居士鱼品 珍珠船盛弘之荆州记 陆羽茶经 顾微广州记顾元庆茶谱 刘四时宜忌 陆树杂志 异鱼图赞注丹铅总录书退斋雅闻录 大明一统志 金华府志 兴化府志 大原府志 泉州府志 平阳府志 宁波府志 通州府昌府志 镇江府间府志 余姚县东通志 惠安县志海盐县志事言要玄 相说文解字 正字通 少补韵会 群芳谱 茅亭客话 涌幢短剧 避暑录话 癸辛杂识续集琅环记 癸珍玩考 致富名疏 星 胜览

  卷第一 草之属

  人参

  甘、微苦,温。要肥大块如鸡腿并似人形,黄色者,去芦头,用茯苓、马兰为使,恶卤咸、皂荚、黑豆,反藜芦,畏五灵脂,动紫石英。

  人参连皮者黄润色,如防风去皮者坚白如粉,其似人形者谓之孩儿参,尤多赝伪,频见风日土佐道寿药物,扎虽大皆用数片合而者也,曰参须,其根头细毛也,谓汤参也,浮者轻匏之谓,服者取汁,而服始生萨摩州,今处处有之,三丫五叶,四五月有花,细生,状如竹节,味甚苦,其须嚼之甘苦,气味微与人参相近,又名之三枝五叶实,人彼国医者朝鲜来人言,多谬妄不可凭信也曰唐人参自清来货者,味甘微苦,惟要透明似肉,近芦有横纹者则假参自不得紊之,凡用宜一种叶似蛇床胡萝卜辈,根形如人参,一种又别有名人参者,相传加藤清正征朝鲜,得其种以归又加贺州白,山产一种草,土人谓之人参,其根大如指许,气味如草中之佳品也,此外滥名者多有之,近人又种防葵以为人参也,采其根蒸造,足以或又人参

  卷第一 草之属

  参芦

  苦温

  卷第一 草之属

  黄

  甘、微温,选单股不岐色润柔软,肉心黄甘,甜近蜜者,去头刮皮,以蜜水涂炙,亦以酒或盐酒炒之,茯苓为使,恶龟甲、白藓皮。

  近时有富士黄 ,即生富士山者,甲斐越中诸州皆有之,亦佳,但须选肥润味甘者,折之坚脆及多岐俱不堪用。

  卷第一 草之属

  甘草

  甘,平,生寒,炙温,选壮大紧纹者,刮去皮,补中宜炙用,泻火宜生用,梢节头三皆生用,白术、苦参、干漆为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忌猪肉。

  甘草今甲夔州地方山皆有之。

  卷第一 草之属

  沙参

  淡、甘,微寒,去头锉用,恶防己,反藜芦今之县钟人参是也,市中误当荠 别采蔓参根充沙参,用者宜审又有唐沙参乃蒸造者谓之紫乎人参,以此代用诚为不胜其任矣,沙参处处多有之,八九月宜收,又有细叶沙参盖一类二种也。

  卷第一 草之属

  荠

  甘寒,去芦头用。

  肆中以沙参充荠 ,非是真荠 ,丹后州鹿崎山多有之,具采药独断中。

  卷第一 草之属

  桔梗

  苦、辛,平,去芦,微炒,畏白芨、龙胆草,伏砒,忌猪肉。

  卷第一 草之属

  葳蕤

  甘,平,洗,锉,微炒,或以竹刀刮去节皮,蜜水浸,蒸焙用,畏卤咸。

  肆中人名地黄样黄精者是也,以肥润而大为佳,夏月采者不堪用,按葳蕤增长阳气,与人参

  卷第一 草之属

  黄精

  甘,平,九蒸九晒,味甚甘美,服食黄精者忌食梅实。

  苗叶与葳蕤相似,根如白芨,多生北方山中,大者苗高五六尺,根如拳。

  卷第一 草之属

  知母

  辛、苦,寒,拣肥润里白者,竹刀去毛切,勿令犯铁器,引经上行,用酒浸焙,下行盐水润焙,得黄柏酒良,伏盐、硼砂。

  卷第一 草之属

  肉苁蓉

  甘、酸、咸,温,皮如松梢有鳞甲,形柔软如肉,酒浸一宿,刷去浮甲,劈破中膜一重,焙干用,或酥炙得所。

  李中立曰:肉苁蓉,肥大柔软者佳,干枯瘦小者劣,今人多以金莲根、草苁蓉、嫩松梢,盐

  卷第一 草之属

  锁阳

  甘、咸,温,酒润焙。

  陶九成辍耕录云:锁阳生鞑靼田地,发起如笋,上丰下俭,鳞甲栉比,筋脉联系,绝类男阳

  卷第一 草之属

  天麻

  甘、辛,平,洗净,以酒浸一日夜,湿纸包糠火中煨熟,取出切片,焙用,破开明亮坚实者佳。

  卷第一 草之属

  白术

  苦、甘、辛,温,去芦,炒用,防风地榆为使,忌桃、李、菘菜、青鱼、雀肉。

  卷第一 草之属

  苍术

  辛烈苦温,焙用,使忌同白术。

  二术留皮者当以米泔水浸半日,去粗皮,肆中售者多削净,不可水浸更泄性味,凡用不拘州同,生用可也。

  苍术苗高二三尺,其叶抱茎而生,稍间叶似棠梨叶,其脚下叶有三五叉,皆有锯齿小刺,根槌,亦有大如拳分苍白,或又以为诸州皆产苍术

  卷第一 草之属

  狗脊

  苦、甘,微温,选金毛者火燎去须,细锉,酒浸,蒸晒用,萆 为使,恶败酱,莎草今人以垂水草为狗脊,非是。

  卷第一 草之属

  贯众

  苦,微寒,去皮毛,锉焙 菌、赤小豆为使,伏石钟乳。

  今人多以背白草为贯众,非是。

  卷第一 草之属

  巴戟天

  甘、辛,微温,以酒浸,去心,锉焙若急用以滚水浸软去心,覆盆为使,恶雷丸、丹参,朝生。

  巴戟天本有心,干缩时偶自落,或抽去,故中心或空。非自有小孔也,以肉浓者为胜,方家气味味与药煮之乃以杂巴戟,莫能辨也,但击破视之,而理小暗者真也,真巴戟嫩时亦白,干时亦余往年植视之,乃知紫者都非真色。

  卷第一 草之属

  远志

  苦,温。以甘草汤浸一宿去骨,焙干用,畏珍珠、藜芦、蜚蠊、齐蛤,得茯苓、冬葵龙骨良。

  苗名小草,细茎如线,叶似黄杨,本草云:似麻黄者失之,详审处处多有之,人莫之能识,

  卷第一 草之属

  淫羊藿

  甘、辛,温,山药、紫芝为使,得酒良。

  淫羊藿,今之碇草也,山谷多有之,自清来货者,皆陈久之物,殊乏气味,不堪用。

  五六月

  卷第一 草之属

  仙茅

  甘、辛,微温,有小毒。以清水洗,竹刀刮去皮,米泔浸去赤汁,酒拌蒸之,曝干用犯铁器、牛乳,斑人鬓发。

  卷第一 草之属

  玄参

  咸、苦,选黑润者,用蒲草重重相隔蒸晒勿犯铜器,犯之损人喉丧人目,恶黄 、干大枣、山茱萸、反藜芦。

  卷第一 草之属

  地榆

  甘、酸、苦,寒,宜生用,见火无功,恶麦门冬,伏丹砂、雄黄、硫黄,此草名歪。列木高也。

  卷第一 草之属

  丹参

  苦,平,微温,酒润,微焙,畏盐水,反藜芦。

  卷第一 草之属

  紫草

  甘苦、咸,寒,嫩而紫色染手者佳,去根取茸用。

  卷第一 草之属

  白头翁

  苦,温,得酒良,花子茎叶同。

  卷第一 草之属

  白芨

  苦、辛,微寒,微火略焙,紫石英为使,恶理石、畏杏仁、李核,反乌头。花名箬兰,贵重可喜,今之紫兰是也,亦有花白者,或以独头兰为白芨,误矣!

  卷第一 草之属

  三七

  甘、微苦,温,色黄黑,状略似白芨,长者如干老地黄,有节,味颇似人参,试法以掺猪血中,血化为水者乃真。

  按李频湖曰:近传一种草,春生苗,夏高二三尺,叶似菊艾而劲浓有岐尖,茎有赤棱,夏秋血病甚效,云是三七人间遍有之,其南中来者不备着苗

  卷第一 草之属

  黄连

  苦,寒,去芦及须,治本脏之火生用,治肝胆之实火,以猪胆汁浸炒,治肝胆之虚火醋浸炒,治上焦之火以茱萸汤浸辛热能制其苦寒,咸寒白藓皮、芫花、白僵蚕,畏款

  卷第一 草之属

  胡黄连

  苦,大寒,外黄心黑,干如杨柳枯枝。折之尘出者乃为真也,恶菊花、玄参、白藓解巴豆毒,忌猪肉,令人漏精。当药草人或用充胡黄连非是。

  卷第一 草之属

  黄芩

  苦,寒,破烂者名宿芩,乃旧根,多中空外黄内黑,即今所谓片芩也,圆者名子芩,新根,多内实坚即龙骨为使,恶葱用者宜辨认。

  卷第一 草之属

  秦艽

  苦,平,以左文者为良,破开除土、去芦,以湿布拭净,日干,用菖蒲为使,畏牛乳人或取猫草根当秦艽,非是。

  卷第一 草之属

  柴胡

  苦,平,微寒,去芦及须,以水洗净,锉用,勿令犯火,欲上升用根酒浸,欲下降用半夏为使,恶皂荚,蜀葵。畏藜芦、女菀。

  本草云:苗有如韭叶者、竹叶者,以竹叶者为胜,即今之镰仓柴胡,乃此种也,但初生苗如韭根也,亦名沙柴胡而大,皮皱色黄白,肉有黄纹。李东璧所谓市人以伪充银柴胡,殊无气味者也,又按李念莪云治劳与疳证,乃银州柴胡,别为一种。郭章宜云:产银夏者独胜,微白而软者为银柴胡,用以治劳弱骨蒸,其说不同,当更考之。

  卷第一 草之属

  前胡

  甘、辛,平,微寒,去芦,用半夏为使,恶皂荚,畏藜芦。

  前胡草状,屡改观注本草者,误谓有三四种,究其实即是一物也,生下湿地,其根白色,但菊,根皮黑肉白

  卷第一 草之属

  防风

  甘、辛,温,水洗,去芦,以黄色而润者为佳,叉头者发狂,叉尾者发痼疾,禁之,畏萆市中有笔防风入药,宜用之,又有削防风、滨防风,俱非是真防风,叶微似水靳,与此二种大别也。削防风即防葵根也,滨防风亦防葵类,见食物传信中。

  卷第一 草之属

  防葵

  甘辛。

  今人谓之木防风,用以为防风,非是。

  卷第一 草之属

  独活

  甘、苦、辛,微温。去皮或焙用。

  卷第一 草之属

  羌活

  苦、辛,温。紫色,节密者去黑皮腐烂用。

  羌活与独活种自不同也,今人多以独活紫牙充羌活,误矣!市中有唐羌活,其色不紫者盖水

  卷第一 草之属

  升麻

  甘、辛、苦,平,微寒,形细而黑,极坚实,削去皮,青绿色者谓之鸡骨升麻,外黑里白而紧实者谓之鬼脸升麻,去须及头芦用。今人以春雪花或梅根为升麻者,非是。

  卷第一 草之属

  苦参

  苦,寒。用糯米泔浸一宿,其腥秽气并浮在水面上,须重重淘过,蒸干,少入汤药,作丸服,治疮浸酒,治肠风炒至烟起为末,玄参为使,恶贝母、菟丝子,反藜芦。

  卷第一 草之属

  白藓皮

  苦,寒,去粗皮,恶螵蛸、桔梗、茯苓、萆 。白藓花艳可爱,世多无有知者,市人乃剥木槿及木芙蓉花根皮以假伪,宜审之。

  卷第一 草之属

  延胡索

  苦、甘、辛,温,如半夏,色黄,上部酒炒,中部醋炒,下部盐水炒。

  卷第一 草之属

  贝母

  苦、辛、平,寒,黄白轻松者为良,油黑重硬者勿用,去心,糯米拌炒,米熟为度,朴为使,恶桃花,畏秦艽、莽草、 石,反乌头。

  独颗非两片者名丹龙眼,不可入药误服令人筋脉永不收,用黄精、小蓝汁合服,立愈。

  卷第一 草之属

  山慈菇

  甘、微辛,有小毒,根苗绝类老鸦蒜,但蒜根无毛,慈菇有毛壳包裹为异,用去毛焙。苗枯即采,迟则苗腐难寻矣。忌甘草。

  今人多以宫人草、忽地笑及石蒜为山慈菇,非是,其类都相似,但山慈菇春间发花,根无瓣,形如水慈菇,而茸毛固壳也。山慈菇、宫人草、忽地笑、石蒜俱有伞灯之名,其物既相近而

  卷第一 草之属

  茅根

  甘寒,洗去衣皮。忌铁器。花亦入药。

  卷第一 草之属

  龙胆草

  苦、涩,大寒,甘草汤浸一宿,晒干用。贯众、小豆为使,恶地黄、防葵。

  卷第一 草之属

  细辛

  大辛,温。曾青、枣根为使,恶黄 、野狼毒、山茱萸、忌生菜、狸肉,畏硝石、滑石,是也。又有杜蘅与马蹄香相类,俱根粗而少辛味。本草注混二物为一。盖繇不识杜蘅也,杜蘅其气如 芜北

  卷第一 草之属

  白薇

  苦、咸,寒,以酒洗用。恶黄 、大黄、大戟、干姜、大枣、干漆、山茱萸。

  卷第一 草之属

  当归

  甘、辛,温。凡用去头尖硬处,并尘土以水洗净,切片,微焙。行表,酒洗,行上,浸。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恶 茹、湿面,畏菖海藻、牡蒙、生姜,制雄黄。

  按当归以紫色者为胜,闻此种产越中州山中,而人不知采为时用,甚为可恨也,今太和山城取者乃以水洗

  卷第一 草之属

  芎

  辛、苦,温,白芷为使,畏黄连,伏雌黄、蘼芜。芎产丹后州最胜他处。

  卷第一 草之属

  蛇床子

  苦,平,甘,辛,去尘土,净用,恶牡丹皮、贝母、巴豆,伏硫黄。

  卷第一 草之属

  本

  苦、辛,微温,恶 茹,畏青葙子。市名 牛 本者乃真,余非是。

  卷第一 草之属

  白芷

  辛,温,市人寸截或片削,以锻石拌匀晒、收,用时水洗净。当归为使,恶旋复花、制黄、硫黄。

  卷第一 草之属

  芍药

  苦、酸,寒,多生用,避其寒,酒炒,入血药,醋炒,血虚者煨用,须丸为使,恶石斛、芒硝、畏硝石、鳖甲、小蓟,反藜芦、○须丸即代赭石一名,别本作雷丸。

  山产者力洪,人家种植者根虽肥大而香,味不佳,其品滋多,入药宜单瓣之根,赤白随花之谓之土鸦结皮,掘家货于四方,花叶如单瓣芍药而微异,即草芍药也。

  卷第一 草之属

  牡丹

  苦、辛,微寒,赤者利血,白者补人,以铜刀劈破去骨,酒洗,微焙。畏贝母、大黄菟丝子,忌蒜胡荽伏砒。

  卷第一 草之属

  木香

  苦、辛,温,形如枯骨,味苦粘牙者良,凡入理气药,只生用之,若欲止泻,须以面裹煨熟用。

  李濒湖曰,昔人谓之青木香,后人因呼马兜铃根为青木香,乃呼此为南木香、广木香以别之按寇宗 曰:常自岷州出塞,得青木香持归,西洛叶如牛蒡,但狭长,茎高二三尺,花黄一

  卷第一 草之属

  高良姜

  辛,大温,炒用。

  卷第一 草之属

  红豆蔻

  即高良姜子,苦、辛,温。炒过入药。肆中名伊芳豆缩砂,售者乃此也。

  卷第一 草之属

  草豆蔻

  涩辛,热,面裹煨去皮用。

  卷第一 草之属

  草果

  大辛,热,○本草载与草豆蔻同条,不分主治,然虽为一物,治微有不同,长大如诃皮黑辛香

  卷第一 草之属

  白豆蔻

  辛,大温。去皮研细,不见火,乘沸点服。

  卷第一 草之属

  缩砂

  辛、涩,温,先和皮慢火炒熟,去壳研用。

  卷第一 草之属

  益智

  辛、温,去壳,盐水炒研用。

  卷第一 草之属

  荜茇

  辛,热,去梃用头,以醋浸一宿,焙干,刮去皮、粟子,令净,免伤肺,令人上气。

  卷第一 草之属

  肉豆蔻

  苦、辛,温。形类弹丸,油色肥实者佳。以糯米粉裹于HT 火中煨熟,去粉用,勿犯

  卷第一 草之属

  补骨脂

  苦、辛,大温,微炒用,一法用盐酒浸一宿,蒸过,晒,微炒用。恶甘草,忌芸苔血,得胡桃胡麻良。

  卷第一 草之属

  姜黄

  苦、辛,温,色比郁金甚黄,形较郁金稍大,两药实不同种。

  李中立曰:近时以扁如干姜形者为片子姜黄,可浸水染色。

  卷第一 草之属

  郁金

  辛、苦,寒,色外黄内赤,体圆有横纹,如蝉腹状,圆尖而光明脆彻,苦中带甘味者真。

  卷第一 草之属

  蓬莪术

  苦、辛,温,极坚难捣,须热灰中煨令透,乘热捣之,即碎如粉,得酒醋良。

  卷第一 草之属

  荆三棱

  苦,温,黄白体重者佳,面包火炮,加醋浸,复炒用,或煮熟焙干亦良。

  卷第一 草之属

  香附子

  甘、苦、辛、涩,微寒。状如枣核,周匝有毛,曝干,火去毛,忌犯铁器,或生或醋、盐水、姜汁、童便浸炒,诸法皆从本方,得童便、醋、芎 、苍术良。

  卷第一 草之属

  藿香

  甘、辛,微温。拣去枝梗,水洗用市家多掺棉花叶、茄叶假充、不可不细辨。

  肆中有名排藿香者非真,其名青叶者可用,自种五六月盛时摘叶,阴干,甚芳郁最为佳,炮汤饮之

  卷第一 草之属

  兰叶

  辛,平,甘寒,水洗净用。

  凡用宜建兰叶。朱震亨所谓能散久积陈郁之气,甚有力者乃此也。又别一种药品不解何故,

  卷第一 草之属

  零陵香

  甘,平,温。水洗净,伏三黄、朱砂。

  卷第一 草之属

  兰草

  辛、甘,平。

  卷第一 草之属

  泽兰

  甘、苦、辛,微温。防己为使。

  兰草与泽兰同类而种有殊,俱生水旁下湿之地,但以茎圆节长而叶光有岐者为兰草。雷所

  卷第一 草之属

  马兰

  辛,平,根叶同。即今绯菊花。

  卷第一 草之属

  香薷

  辛,微温。忌火亦忌日,去茎用叶及蕊。(长刀香薷上品也)

  卷第一 草之属

  薄荷

  辛,温。去梗用叶按薄荷、水苏俱名之龙脑薄荷,二物同名也,今丛中薄荷有二种,其名为龙脑薄荷者真也,

  卷第一 草之属

  小香

  辛、甘,平,温。形如麦粒,宜入料食。

  卷第一 草之属

  大香

  形如柏实,裂成八瓣,性热,不宜入食料,得酒良,炒黄用,得盐则入肾经。药肆所卖多将施巳密实中截杂大 香,饰伪似真,施巳密有毒,其实杀人,用宜仔细辨之。

  卷第一 草之属

  积雪草

  苦、辛,寒。三月采,伏硫黄。

  卷第一 草之属

  水苏

  辛,微温。五六月盛时采。

  水苏方茎中虚,叶似藿香而微长,密齿面嫩,色青,对节生,气甚辛烈,六七月开花成穗,

  卷第一 草之属

  菊花

  甘、微苦,平。忌火,去蒂,白术、枸杞根、桑白皮为使。

  李濒湖曰:本经言菊花味苦,别录言菊花味甘,诸家以甘者为菊,苦者为苦薏,惟宜甘者入惟甘菊一种可食者尤良,据此二说则是菊类自有甘苦名苦薏者尔。

  卷第一 草之属

  艾叶

  苦、辛,温,拣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杵捣熟,去渣滓,捣至如绵细软,谓之熟若生艾灸火则伤人干或瓦炕干,一研按容斋随笔云:艾难着力,若入白茯苓三五片同碾,即时可成细末,亦异也,然恐是艾见制

  卷第一 草之属

  茵陈蒿

  苦,微寒。去茎用叶。

  茵陈蒿经冬不凋,更因旧苗而生,冬春间茎叶俱白,至夏色绿,即今人呼为滨艾者。

  卷第一 草之属

  青蒿

  苦寒。用叶。童便浸一日夜,晒干用,根茎子叶不可同使,同使,则翻成痼疾。伏硫黄凡蒿淡青,此蒿青翠,至秋余蒿并黄,此蒿独青,谓之青蒿,其气芬芳,故谓之香蒿。

  黄花青蒿,非

  卷第一 草之属

  白蒿

  甘,平。四五月采。

  白蒿叶似牛尾蒿而不对茎,叶俱白,四时皤皤,至秋开细白花如小菊,多生沙碛上,今人呼

  卷第一 草之属

  子

  苦、辛,微温,阴干,用荆实、薏苡为使。

  卷第一 草之属

  茺蔚

  即益母草,辛,微苦。制硫黄、雌黄、砒石。

  卷第一 草之属

  茺蔚子

  甘、辛,微温,微炒香,灰制硫黄。

  卷第一 草之属

  夏枯草

  苦、辛,寒。土瓜为使,伏汞砂。

  今人误指 草为夏枯草,非是。

  卷第一 草之属

  刘寄奴

  苦,温,茎叶花子皆可用,酒蒸,晒干。

  卷第一 草之属

  旋复花

  咸、甘,微温,有小毒。去皮及蒂,微焙。

  卷第一 草之属

  青葙子

  苦、微寒。用时先烧铁杵臼,乃捣用之。

  卷第一 草之属

  鸡冠子

  甘,凉。炒用。花焙用。忌鱼腥、猪肉。

  卷第一 草之属

  红花

  辛、甘,苦,温,入酒良。

  卷第一 草之属

  大蓟

  苦、甘,温,酒洗或童便拌,微炒。

  卷第一 草之属

  小蓟

  苦甘,温,制同大蓟。

  卷第一 草之属

  续断

  苦、辛,微温,酒浸,焙干。地黄为使,恶雷丸。

  李濒湖曰:续断之说不一,桐君言是蔓生,叶似荏。李当之、范汪并言是虎蓟。日华子言是颇难依据,但自汉以来当以为正。今人所用,以州中来,说者,乃南续断,不知何据,盖以续断,今俗谓之舞列草者此也,秋冬间生苗,干四棱,叶似藿香又类苎麻,两两相对而生,所卖者皆大小蓟根也

  卷第一 草之属

  漏芦

  苦、咸,寒,根苗皆可用。连翘为使。

  李濒湖曰:按沈存中笔谈云,今方家所用漏芦乃飞廉也,飞廉一名漏芦,苗似苦 ,根如牛采时用苗,

  卷第一 草之属

  飞廉

  苦,平。用根及花,得乌头良,恶麻黄。

  今鬻花木者名之鬼蓟花,即此也。

  卷第一 草之属

  苎根

  甘、滑,冷,○叶五月收阴干。

  卷第一 草之属

  大青

  甘、微咸,大寒。三月四月采茎叶,阴干用。

  卷第一 草之属

  蠡实

  甘,平。凡入药炒过用,治疝则以醋拌炒之。

  卷第一 草之属

  苍耳

  苦、辛,微寒,有小毒。五月五日采,阴干。忌猪肉、马肉、米泔,害人。伏 砂。

  卷第一 草之属

  苍耳实

  甘,温,有小毒。炒熟捣去刺,酒拌蒸用,忌同茎叶。

  卷第一 草之属

  天名精

  辛、甘,寒,有小毒。五月采,阴干用。垣衣、地黄为使。

  卷第一 草之属

  鹤虱

  即天名精之子,苦、辛,凉,有小毒,微炒用。

  卷第一

  草之属

  苦、涩,有小毒。五六七月采收,净洗,曝干,入甑中,层层洒酒与蜜,九蒸九晒用

  卷第一 草之属

  芭蕉油

  甘,冷,以竹筒插入皮中取出,瓶盛之。

  卷第一 草之属

  麻黄

  甘、辛、苦,温。宜用陈久者,去根节,煮数沸,抹去上沫,焙干,用黄芩为佐,浓白薇为使,恶辛夷、石苇。

  卷第一 草之属

  麻黄根节

  甘,平。水洗,锉用。

  卷第一 草之属

  木贼

  甘,微温。去节用。

  卷第二 草之属

  地黄

  甘、苦,寒。选沉水者用酒浸,则上行外行,姜汁浸则不腻膈,忌铜铁器,令人肾消白,男损营女损晒干收者为干

  卷第二 草之属

  熟地黄

  甘、苦,微温,用砂锅、柳甑衬以荷叶,将生地黄酒润,用缩砂仁粗末拌蒸,盖覆文武火蒸半日,干以手擘之有声地黄掘出洗净,肥大沉水者正,堪简用宜用新根,其宿根当年朽腐,虽肥大而生气将尽之物不宜入药,之有伤也,后皆能沉水,但鲜时有曝之,一碾即末矣。

  卷第二 草之属

  牛膝

  甘、酸,平。用长大柔润者,去芦头。欲下行生用,滋补焙用或酒拌蒸过用。恶荧火、龟甲、陆英,畏白前,忌牛肉。

  卷第二 草之属

  紫菀

  苦、辛,温,去头须,洗净,焙用,或酒洗。款冬花为使,恶天雄、瞿麦、 本、雷远志,畏茵陈。

  卷第二 草之属

  麦门冬

  甘,平,以滚水润湿,少顷抽心,或以砂锅焙软,乘热去心,不尔令人烦。若以水时去心,柔则柔前为使,恶款冬、麦门冬,大小三四种,功用相似,其叶小者如韭,大者如建兰,多纵纹且坚韧,长及尺余,

  卷第二 草之属

  萱草根

  甘,凉,去心用。

  卷第二 草之属

  淡竹叶

  甘,寒,处处原野有之,春生苗,高数寸,细茎绿叶,俨如水竹之茎叶,其根一窠须,须上结子,与同名者有四物,用

  卷第二 草之属

  黄蜀葵子

  甘,寒,滑,水淘净用。

  卷第二 草之属

  丽春草

  三月采花。

  丽春草花四瓣,艳类罂粟而小,即虞美人草也。

  卷第二 草之属

  款冬花

  辛,温,择未舒嫩蕊去向外裹壳,甘草水浸,晒干用,杏仁为使。得紫菀良,恶皂硝石、玄参,畏贝母、有相制故也,如半夏畏款冬花以生于山中者为良,圃产不堪用。药肆中有唐款冬花,乃以枇杷花假伪者,不可不细

  卷第二 草之属

  鼠曲草

  甘,平。款冬花为使。药肆中取此花以当芫花,大谬。

  卷第二 草之属

  决明子

  甘,平,炒熟研细。蓍实为使,恶***子。

  卷第二 草之属

  瞿麦

  甘,寒,炒用。蓑草、牡丹为使,恶螵蛸,伏丹砂。

  卷第二 草之属

  王不留行

  甘苦,平。焙用。

  卷第二 草之属

  葶苈子

  辛,寒。炒用,榆皮为使,得酒良,恶白僵蚕、石龙芮,宜大枣。

  葶苈高五六寸,叶茎及花都似小荠,三月开花微黄色,结荚扁而圆,不复如荠,有三角,惟

  卷第二 草之属

  车前子

  甘,寒。淘净,晒干,入汤液炒过用,入丸散酒浸一夜,蒸熟,研烂作饼,晒干,常山为使。

  卷第二 草之属

  马鞭草

  苦,微寒。七八月采苗叶,阴干。伏丹砂、硫黄。

  卷第二 草之属

  龙牙草

  辛,寒。春夏生叶,采无时。

  按闽书曰:治痢最神,本草谓即马鞭草,非也。

  卷第二 草之属

  蛇衔

  苦,微寒。采无时。生下湿地,一茎五叶或七叶,开黄花,此与紫背龙牙全别,今人谓之雄蛇莓也。

  卷第二 草之属

  灯笼草

  苦,寒。

  卷第二 草之属

  蒴

  酸,温。

  卷第二 草之属

  青黛

  咸、甘,寒、外国蓝靛之英华也,波斯国者不可得也,今惟以干靛充用售者复以干淀充之,然内多锻石不可轻用,须淘之数次,取浮标用,或用青布浸汁代之。

  卷第二 草之属

  虎杖根

  甘、苦,微温。刮去上皮用。

  卷第二 草之属

  蒺藜

  苦、辛、甘,温。拣净,炒去刺。乌头为使。

  卷第二 草之属

  沙苑蒺藜

  甘,温。绿色,嚼之有绿豆气者良。出同州沙苑牧马草地,故谓之沙苑蒺藜,苗状似杜蒺藜,子成颗粒,褐绿色,故又名之黑蒺殊为不当,疑字误耳。

  卷第二 草之属

  蓄

  甘涩,四五月采苗,阴干。

  卷第二 草之属

  紫花地丁

  苦、辛,寒。

  紫花地丁今俗谓之须密列,又谓之牵驹草。其花有数色,一种沟壑边生者起蔓。

  卷第二 草之属

  威灵仙

  苦,温,一根丛须数百条,长者二尺许,初时黄黑色,干则深黑色,称铁脚威灵仙此色如或黄或白者,皆不可用忌茶茗及麸面汤。

  威灵仙今名九盖草者即此是也,人多以徐长卿及仙人草为威灵仙,俱非是。仙人草有毒,

  卷第二 草之属

  牛扁

  苦,微寒。六月采。

  卷第二 草之属

  大黄

  苦,寒,凡用有生有熟有蒸,不得一概用,欲下行者生用,邪气在上者必须酒浸引上高驱热而下。酒浸入太阳经,酒洗入阳明经,余经不用。酒黄芩为使,恶干漆,忌冷水。肆中有片者、穿眼者,俱清来者也,片者润而坚硬,穿眼者轻燥不实。采时皆以火石爆干货卖,更无生者用之亦不须更多炮炙、蒸煮。今太和山城丹后诸州皆有之,以紫地锦文者多以羊蹄草根假之,不可不细认也。

  卷第二 草之属

  羊蹄根

  辛、苦,寒,有小毒。能制三黄、砒石、水银、丹砂,子名金荞麦。

  卷第二 草之属

  商陆

  酸、辛、苦,寒。取花白者根,铜刀刮去皮,薄切,以东流水浸两宿,同黑豆拌蒸,用。得大蒜良,忌犬肉。赤者有毒,能伏 砂、砒石、雌黄、粉锡。

  卷第二 草之属

  茹

  酸、咸、辛,寒,有毒,似萝卜根,断则流汁,黑凝如漆。甘草为使,恶门冬。

  卷第二 草之属

  大戟

  甘、辛、苦,寒,有小毒。以浆水煮之,晒干,锉用。赤小豆为使,反甘草,畏菖蒲芦苇、鼠屎,恶薯蓣。

  大戟近道多有之,生平泽最多,春生红牙如芍药,渐长丛似初生杨柳,高二三尺,中空,折恨

  卷第二 草之属

  泽漆

  苦,微寒。三月采茎叶,阴干。小豆为使,恶薯蓣。

  卷第二 草之属

  甘遂

  苦,寒,有毒。作连珠,大如指头,赤皮者佳,白者性劣,用水淘去黑汁。水清为度面裹煨熟以去其毒。瓜蒂为使,恶远志,反甘草。

  卷第二 草之属

  续随子

  辛,温,有毒。去壳取色白者研烂,纸包压去油取霜用。服后泻。多以醋同粥吃。

  浆水即止。

  卷第二 草之属

  蓖麻子

  甘、辛,平,有毒。凡使以盐汤煮半日,去皮取子研用,服蓖麻者一生不得食炒豆之胀死其油能伏丹砂、粉霜。取蓖麻油法,研烂入水煮之,有沫撇起,沫尽方止,取沫煎至滴水不散为度。

  卷第二 草之属

  藜芦

  辛、苦,寒,有毒。宜用葱管者,去头,用糯米汁煮之,晒干用。黄连为使反细辛、药、人参、沙参、紫参、丹参、苦参、又与酒相反,同用杀人。恶大黄,畏葱白,服之吐止,饮葱汤即止。今人以千年 为藜芦,非是。

  卷第二 草之属

  黑附子

  辛,温,有毒。重一两以上矮而孔节稀者佳,生用,则发散熟用则峻补生用去皮脐熟,用以水浸过,炮令去皮脐,切片,炒黄色去火毒用,或童便浸一日,去皮切作四片,童便及浓甘草汤同尽为度,烘干。地胆为使,畏防风、黑豆、甘草、人参、黄 、绿豆、乌韭、童便、恶蜈蚣、忌豉汁。李中立曰:市肆售者有以盐水浸之,取其润湿体重买者,当以体顶圆正底、平者为良。杨天惠附子记曰:附子之品有七,实本同而末异,其初种之头,附乌头而旁生者为附子,又左右附而偶生者为 子,又附而长者为天雄,又附天佳,又附而上者为侧子,又附而散者为漏蓝子,皆脉络连贯如子附母,而附子以专附名,自余不得与焉。凡种一而子六七以上则其实皆小,种一而子二三则其实稍而子特生则其实特大,此其凡也。附子之形以蹲坐正节角少为上,有节气多鼠乳者不正而伤缺风皱者为下,附子之色,以花白为上,以丰实过握为胜,而漏蓝、侧子园人以乞役夫,不闽浙宜之,陕辅之贾才市其下者,闽浙之贾才市其中者,其上品则喜奇,故非得大者不厌,然土人有知药者云,小者固难用,要之半两以上皆良可此言近之。

  李濒湖曰:别有草乌头、白附子,故俗呼此为黑附子、川乌头以别之。

  卷第二 草之属

  川乌头

  辛,热,有毒。形如魁芋顶未圆正为别,制、忌同附子。

  乌头,其形似乌鸟之首,故以为名,两岐如乌开口者曰乌喙,亦取其似也,皆因象命名,生故收采当在八九春采为乌头,冬采为附子

  卷第二 草之属

  天雄

  辛,热,有大毒。形大而长少角刺而实,制忌亦如附子。

  卷第二 草之属

  草乌头

  辛,热,有大毒。形如乌头,即野生者。无酿造之法,外黑内白,皱而枯燥,或生或炮用,或以黑大豆蒌、贝母、白蔹、白

  卷第二 草之属

  白附子

  辛,大温,有毒。炮去皮脐用。

  白附子,所在有之,人不识用,或以白花双鸾菊当之,误矣!

  卷第二 草之属

  天南星

  辛,温,有毒,去皮脐,入器中汤浸五七日,日换三四遍,洗去涎,曝干用,或火用,或以皂荚、白矾、生姜水煮过用,蜀漆为使,恶莽草,畏附子、干姜、生姜,生能黄、丹砂、焰硝。

  造南星曲法,以姜汁矾汤和南星末作小饼子安篮内,楮叶包盖,待上黄衣,取晒收之。

  造胆星法,以南星末研末,腊月取黄牯牛胆汁,和纳入胆中,系悬风处干之。年久者弥佳,六七次,杀去毒堪用

  卷第二 草之属

  半夏

  辛,平,有毒。拣肥大而白者洗去皮垢,以水浸五日,每日换水,去帽KT 干,切片,姜汁拌焙入药。射干为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忌羊血、海造半夏曲法,以半夏洗净,汤泡去衣垢,研细,以姜汁、矾汤和作饼,楮叶包裹,待生黄衣汁、竹沥或荆沥和之,

  卷第二 草之属

  蚤休

  即金线重楼,苦,微寒,有毒。伏雄黄、丹砂、硼砂及盐。

  卷第二 草之属

  射干

  苦,平,有毒。采根,以米泔水浸一宿,漉出,以 竹叶煮之,日干用。

  卷第二 草之属

  菟丝子

  辛、甘,平。以温水淘去沙泥酒浸一二宿,蒸晒焙干,研末,得酒良,薯蓣、松枝恶菌。

  卷第二 草之属

  五味子

  酸、甘、辛、苦、咸,温。入补药蜜蒸熟,再以泔水浸,焙干用。入嗽药生用,连药。有南北之分,南者干枯,北者湿润。苁蓉为使,恶葳蕤,胜乌头。五味子以朝鲜国来者为胜。

  卷第二 草之属

  覆盆子

  甘、辛,微热。以水淘净,去皮蒂,酒浸一宿,蒸焙用。

  卷第二 草之属

  使君子

  甘,温。去壳取白仁用,油黑不堪。

  李中立曰:去壳取仁,然仁绝难得,今医家或兼用壳。

  卷第二 草之属

  木鳖子

  甘,温,有小毒。形扁 大,如围棋子,去壳取仁,或去油用,老者壳色苍黑,壳色黄,白仁皮绿,肉白者佳,多油及瘦薄者不堪用。

  卷第二 草之属

  马兜铃

  苦、微,辛,寒。去叶蔓劈开去革膜,取净子焙用。根为青木香。

  马兜铃,春生苗,作蔓叶,似萝 而涩,开黄紫花,结实如铃,作四五瓣,根微有香气,故为青木香,不复采马兜穗生,浅黄色,香酷烈如麝,今俗好生君子其有慎而辨之哉!

  卷第二 草之属

  牵牛子

  甘、苦、辛,热,有毒。水淘去浮者,晒干,碾取头末去皮麸不用,亦有半生半熟黑者名黑丑,白者名白丑,味 ,得青木香干姜良。

  卷第二 草之属

  紫葳

  即陵霄花。

  酸,微寒。花根俱入药,花不可近,鼻闻伤脑,花上露入目,令人昏 ,

  卷第二 草之属

  栝蒌实

  甘,微寒。去壳皮、革膜及油,亦有不去油微炒者。

  药铺栝蒌、王瓜子混而一之,用宜仔细辨,其壳中子似柿核者即栝蒌也,如螳螂头者王瓜也

  卷第二 草之属

  天花粉

  即栝蒌根,甘、苦,微寒。秋冬采根去皮,切片,水浸三日,逐日换水,捣如泥,绢澄粉,晒干用。枸杞为使,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卷第二 草之属

  干葛

  甘、辛,平。去皮用。

  干葛即葛根,非生根也,今俗取葛茎为干葛,误矣!

  卷第二 草之属

  葛花

  甘,平。七月采之。

  卷第二 草之属

  天门冬

  甘、微苦,平。去心,酒拌蒸用。忌食鲤鱼,误食中毒者以浮萍汁解之,垣衣、地贝母、为使,畏曾青。

  卷第二 草之属

  百部

  苦、甘,微温。去心,酒浸,焙用。

  卷第二 草之属

  何首乌

  甘、苦、涩,微温。用竹刀切,米泔浸一宿,木杵捣。一法用竹刀刮去黑皮,米泔日,切片,每赤白各一层,重重铺尽,砂苓为使,忌萝卜、葱、蒜、诸血。无今俗以KT 蒌当何首乌,非是。详载食物传信中。

  卷第二 草之属

  萆

  苦、甘,平。削去上皮,切片,盐水拌炒,酒润,烘。薏苡为使,忌牛肉,畏葵根、黄、柴胡、前胡、牡蛎。

  卷第二 草之属

  菝

  甘,平,温。削去上皮用。

  卷第二 草之属

  土茯苓

  甘、淡,平。色白者良,削去皮用。忌茶茗及牛、羊、鸡、鹅、鱼、肉、烧酒、面李濒湖曰:萆 、菝 、土伏苓三物,形虽不同而主治之功不相远,岂亦一类数种乎!

  卷第二 草之属

  白蔹

  甘、苦,平,微寒。代赭为使,反乌头。

  卷第二 草之属

  山豆根

  苦,寒。

  卷第二 草之属

  茜根

  苦,寒。入药炒用。忌铁器并铅。畏鼠姑汁、制雄黄。

  卷第二 草之属

  防己

  苦、辛,寒。汉防己是根外白内黄,破之有黑纹如车辐解者良。木防己是苗色黄腥,皱、上有丁足子,青白虚软不堪用,去皮锉,酒洗晒干用。殷孽为使,恶细辛,畏萆 、女菀、卤咸,

  卷第二 草之属

  海金沙

  甘,寒。其蔓引于竹木上,线茎细叶,可爱也。至于六七月,其叶弥细背多皱文,子状如蒲黄,收其有皱文叶晒干,以纸衬承,其沙落纸上及草皆可入药,勿令见火。

  卷第二 草之属

  木通

  甘、辛、淡,微寒。去粗皮,切片,细而白者佳。

  卷第二 草之属

  络石

  苦甘、微酸,寒。入药择附石者良,用粗布揩去毛子,以热甘草水浸透,切晒用。

  杜仲、牡丹皮为使,恶铁落,畏贝母、菖蒲,杀殷孽毒。络石其类颇多,叶似木莲而小,四月开白花,气甚芬芳者是也。

  卷第二 草之属

  木莲叶

  酸,平。

  木莲,今名一咀毗者是也。叶似木犀,实如无花果,夤缘树木,四时不凋,折之有白汁,世

  卷第二 草之属

  钩藤

  甘、苦,微寒。选紫色去梗,纯用嫩钩,其功十倍。

  卷第二 草之属

  忍冬

  甘,微寒。藤叶不拘时采,阴干。

  沈内翰曰:如无生者,只用干者,然力终不及生者效速。

  卷第二 草之属

  金银花

  即忍冬藤花,四月采之,阴干。

  卷第二 草之属

  丁公藤

  辛,温。采无时。

  丁公藤,在处多有之,蔓延木上,叶如杏叶而尖,七八月子热,则其壳分为三瓣,内子见,

  卷第二 草之属

  白前

  甘,微温。甘草水浸一伏时,去头须,焙干用。忌羊肉。

  卷第二 草之属

  石龙芮子

  苦,平。大戟为使,畏茱萸、蛇蜕皮。

  卷第二 草之属

  谷精草

  甘,平。

  产远江州者,花绝白茎,高至尺余,最胜他处。

  卷第二 草之属

  鳢肠草

  甘、酸,平。六月采,楝青嫩无泥土者,不用洗,摘去黄叶用。

  卷第二 草之属

  灯心草

  淡,平。蒸熟待干折其瓤,是谓熟草,可然灯,不蒸生剥为生草,可入药。灯心最以粳米粉浆染过,晒干研末,入水澄之,浮者是灯心也,晒干用。

  卷第二 草之属

  芦根

  甘,寒。取肥者去须并赤黄皮用其露出及浮水中者并不堪。

  卷第二 草之属

  泽泻

  甘、咸,微寒。色白,实重者佳,去毛,酒洗一宿曝干用。畏海蛤、文蛤。

  卷第二 草之属

  石菖蒲

  辛,温,山中生水石间,根须络石,略无少泥土者良。露根不可用。十二月采根,以铜刀刮去毛,微炒用。秦皮、秦艽为使,恶地胆麻黄,忌饴糖、羊肉,犯铁器,令人菖蒲有数种,生于池泽,蒲叶肥根高三四尺者泥蒲也,名白菖。又有花菖蒲类燕子花,娇艳可爱,自有数小者溪荪也,花成穗者石菖蒲也,惟以此种四五寸,叶如韭,甚则根长二三分,叶长寸伤,不可用也。又山中泉石间自有根苗纤细,一寸不啻九节或至然不必拘也,但当以深山穷谷水碛上生者为佳,人家栽于园亭者不

  卷第二 草之属

  蒲黄

  甘、淡,平。市者多以黄柏末假之,极害人。松黄、黄蒿与之相似,味粗损人,破血肿生用,补血止血炒用。

  卷第二 草之属

  水萍

  辛、酸,寒。拣紫背浮萍以竹筛摊晒,下置水一盆映之,即易干也。

  卷第二 草之属

  海藻

  咸,寒。洗净咸味,焙干。反甘草。

  卷第二 草之属

  海带

  咸,寒。形似纸条,薄而且长,黄白色、俱不堪。水洗用。

  卷第二 草之属

  昆布

  咸,寒,滑。洗净咸味,焙干。

  卷第二 草之属

  鹧鸪菜

  咸,甘。用之略洗过,不尽咸味为妙,茎叶如石松而小,色青。

  鹧鸪菜今俗谓之马窟犁此也,按漳州府志云:鹧鸪菜生海石上,散碎色微黑,小儿腹中有虫

  卷第二 草之属

  石斛

  甘、淡、微咸。宜入汤酒,不宜入丸。使者勿用木斛。石斛短而中实,木斛长而中虚,其味大苦,服之损人,去根头酒洗蒸用。陆英为使,恶凝水石、巴豆,畏雷丸、僵蚕。

  卷第二 草之属

  骨碎补

  苦温铜刀刮去黄黑毛焙用。

  卷第二 草之属

  石苇

  苦,平。去黄毛,微炙用。滑石、杏仁、射干为使,得菖蒲良,制丹砂、矾石。

  卷第二 草之属

  金星草

  苦,寒,类石苇而有金星。制三黄、砂、汞、矾石。

  卷第二 草之属

  石胡荽

  辛,温。生石缝及阴湿处,其气辛熏,夏开细花,黄色。汁制砒石、雄黄。

  卷第二 谷之属

  粳米

  甘,平。入药以极精者洗用。不可同马肉食,发痼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烧陈仓米灰和蜜浆服之,不尔即死也。

  汪颖曰:粳有早中晚三收,以晚白米为第一,各处所产种类甚多,气味不能无少异而亦不大生育之功,故非

  卷第二 谷之属

  糯米

  甘,温。以精凿米洗过入药。解芫青、斑蝥毒。

  卷第二 谷之属

  胡麻

  甘,平。有黑白赤三种。取黑者水淘去浮者,以酒拌蒸,晒干,炒用。

  卷第二 谷之属

  麻油

  甘,微寒。以白者为胜,生者性寒而治疾,炒者性热而发病,蒸者性温而补人。

  陶弘景曰:生榨者良,若蒸炒者只可供食及燃灯耳,不入药用。

  卷第二 谷之属

  麻仁

  甘,平,微寒。极难去壳,用绢包置沸汤中至冷,取出悬井中一夜,勿着水,晒干,瓦上 去壳,簸扬取仁。畏牡蛎、白薇、茯苓。

  卷第二 谷之属

  浮小麦

  甘、咸,寒。即小麦水淘净浮起无肉之麦壳也,焙用。

  卷第二 谷之属

  薏苡仁

  甘淡,微寒。淘晒,炒用,有二种,一种粘牙者,尖而壳薄,即薏苡也,其米白色米,一种圆而壳浓,坚硬者,即菩提子也,其米少,亦名为念珠。

  卷第二 谷之属

  罂粟壳

  酸、涩微寒。取壳水洗,润去蒂及筋膜,取外薄皮米醋炒或蜜炙用,得醋、乌梅、良。

  卷第二 谷之属

  阿片

  酸、涩,温,有小毒。一名***,罂粟花之***也。罂粟结青苞时,午后以大针刺外面青皮,勿损里面硬皮,或三五处,次早精出,以竹刀刮盛瓷器,阴干用之。

  卷第二 菽之属

  黑大豆

  甘,平。恶五参、龙胆。婴儿十岁以下者,炒豆与猪肉同食,壅气致死十有八九。

  凡服蓖麻子忌之,服浓朴者亦忌之,古方称此解百药毒,大不然,又加甘草,其验乃奇也。

  卷第二 菽之属

  赤小豆

  甘,平。不可同鱼 食成消渴,作酱同饭食成口疮。

  卷第二 菽之属

  绿豆

  甘,寒。连皮用。反榧子。壳害人,合鲤鱼 食,久则令人肝黄成渴病。

  卷第二 菽之属

  白扁豆

  甘,平。硬壳者温平,连皮炒熟入药,亦有水浸去皮及生用者。从本方。其软壳及者,微凉,但可供食,不堪入药。

  卷第二 菽之属

  葫芦巴

  苦,大温。淘净,以酒浸一宿,晒干,蒸熟或炒过用。

  卷第二 造酿之属

  淡豆豉

  苦、涩、甘,寒。豆豉有咸淡二种,惟淡者治病。

  造淡豉法,用黑豆一斗,六月间水浸一宿,沥干,蒸熟,摊芦席上,候微温蒿覆五六日,候晒七日。又以水拌入

  卷第二 造酿之属

  神曲

  甘、辛,温,炒黄用。

  造神曲法,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用白面百斤,青蒿自然汁三升,赤小豆末、杏仁泥各三升用汁和面、豆、杏仁久者良。一法用青蒿、苍耳、野蓼自然汁及赤白面搜和得所,作饼如上,生黄,晒收之尤

  卷第二 造酿之属

  红曲

  甘,温。

  造红曲法,白粳米一石五斗,水淘浸一宿,作饭,分作十五处,入曲母三斤,搓揉令匀,并作五堆,再一时合作盛新汲水,以竹萝盛曲作五六分蘸湿沉半浮,再依前法作一次,又蘸若尽浮则成矣。

  酒及 KT 中,鲜红可爱未过心者不甚佳,入药以

  卷第二 造酿之属

  麦芽

  咸、甘,温,即大麦水浸生芽者,去须,取其中米炒研面用,今惟炒用。豆蔻、缩砂乌梅、木瓜、芍药、五味子为使。

  卷第二 造酿之属

  饴糖

  甘,大温。惟以糯米作者入药,余但可食尔。

  卷第二 造酿之属

  苦酒

  即米醋,甘、酸、苦、温。服茯苓、丹参者不可食醋,米醋煮制四黄、丹砂、胆矾、常

  卷第二 造酿之属

  酒

  苦、甘、辛,大热。凡酒忌诸甜物,酒浆照人无影不可饮,祭酒自耗不可饮,酒合乳饮令人气结,同牛肉食令人生虫。畏枳 、葛花、赤豆花、绿豆粉。

  卷第二 造酿之属

  石蜜

  甘,温。即白砂糖。

  卷第二 蔬之属

  韭子

  辛、甘,温。爆干,簸去黑皮,炒黄用。韭叶不可与蜜及牛肉同食。

  卷第二 蔬之属

  葱茎白

  辛,平。同蜜食杀人,服地黄、常山忌食。

  卷第二 蔬之属

  大蒜

  辛,温、有毒。不可同蜜食,杀人。

  卷第二 蔬之属

  白芥子

  辛,热。微焙击碎,用生绢袋盛入煮,勿煎太过,则味苦辣。

  卷第二 蔬之属

  芸苔子

  即油菜,辛温。

  卷第二 蔬之属

  莱菔子

  辛,温,甘,平。

  卷第二 蔬之属

  生姜

  辛,温。去皮则热,留皮则冷。秦椒为使,杀半夏、莨菪毒,恶黄芩、黄连、天鼠粪缪仲醇曰:生姜不宜使熟,宜捣绞汁,待药煎成,倾方不失生字之义。如入药煎,乃熟姜非

  卷第二 蔬之属

  干姜

  苦、辛,大热。微炒用,若治产后血虚发热及止血俱炒黑,温中炮用,散寒邪理肺气呕生用。使恶杀同生姜。

  造干姜法,以母姜水浸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晒干,置瓷缸中酿三

  卷第二 蔬之属

  胡荽

  辛,温,有小毒。凡服一切补药,有白术、牡丹皮者咸忌之。伏石钟乳。

  卷第二 蔬之属

  山药

  即山薯。

  甘,平。恶甘遂。

  山薯形长者是也。一种形如手掌,名佛掌薯。又有番薯即红山药。其根如姜而大,皮薄而紫洗去土留皮,竹肆所卖者,大率系家园种者皆黑者不堪。

  卷第二 蔬之属

  百合

  甘,平。花白者入药。

  卷第二 蔬之属

  冬葵子

  甘,寒,滑。黄芩为使,伏硫黄。

  葵今处处有之,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苗高三四尺,茎叶似蜀葵而差,小花极微细相承,以钱葵当葵

  卷第二 蔬之属

  藜

  甘,平。有二种,凡使高二尺五六寸为妙,若长若短皆不中用也,生墙下树下者不可用

  卷第二 蔬之属

  紫苏

  辛,温。不可同鲤鱼食,生毒疮。

  卷第二 蔬之属

  苏子

  辛,温,炒香研用。

  卷第二 蔬之属

  荆芥

  辛、苦、温,去枝茎生用,治下焦血炒黑用与河豚、黄颡鱼、驴肉相反,若同日食之致丧命,不可不痛戒也。

  卷第二 蔬之属

  牛蒡子

  苦,辛。拣净以酒拌蒸,待有白霜以布拭去,焙干捣粉用。

  卷第二 蔬之属

  蒲公英

  苦、甘,寒,三四月采,阴干。

  卷第二 蔬之属

  地肤子

  甘,寒,拣净用。

  卷第二 果之属

  杏仁

  甘、苦。温。汤浸去皮尖,炒黄研细,风寒肺病药中连皮尖用,取其发散也,作汤如白

  卷第二 果之属

  乌梅

  酸、涩,温平。去核微炒,若过而齿 者,嚼胡桃肉解之。忌猪肉,取大青梅篮盛于上熏黑用。

  卷第二 果之属

  白梅

  酸、咸,平。取大青梅以盐汁渍之,日晒,夜渍十日成矣,久乃上霜。

  卷第二 果之属

  桃仁

  苦、辛、甘,温。行血,连皮尖生用。活血、润燥,汤浸去皮尖炒用。双仁有毒不用香附为使。

  卷第二 果之属

  大枣

  甘,温。六七月采,曝干,坚实肥大者佳,忌与葱、鱼同食,杀乌头、附子毒,入药去核。枣有大小数种,小者只可充果食,入药惟用大枣,形大而核小多膏、味甘美者为良。

  其虽大

  卷第二 果之属

  悉尼

  甘,寒。悉尼、绵梨、香水梨俱为上品,可以治病,余梨不去病。

  卷第二 果之属

  木瓜

  酸、涩温。形如小瓜而有鼻,皮薄色赤黄,香而甘酸不涩,去硬皮及子,臼中杵碎晒干李濒湖曰:木瓜可种可接,可以枝压,其叶光而浓,其实如小瓜而有鼻,津润味不木者为木木梨,即 楂及和木瓜木叶花实酷类 楂,俱是系一类,其实如瓜,但看花脱处有鼻者为木瓜,无者为楂

  卷第二 果之属

  山楂

  酸,微温。核有功力不可去也。

  卷第二 果之属

  柿饼

  甘,寒。其霜谓之柿霜,甘,冷。反杜鹃花,误并食,杀人。

  卷第二 果之属

  柿蒂

  涩苦,温,大者如碟,八棱而扁,其次如拳,以核少者为佳。

  卷第二 果之属

  柿

  今园圃种接者甚繁,惟方柿蒂宜入药。

  卷第二 果之属

  石榴皮

  酸涩,温。勿犯铁器,浆水浸一夜,取出用,其水如黑汁。

  卷第二 果之属

  橘皮

  苦、辛,温,水洗润透,刮去筋膜,晒干用。

  卷第二 果之属

  橘

  今俗谓白香子者、即此也。

  薛立斋曰:陈皮隔年者方可用。

  李濒湖曰:橘皮纹细色红而薄,内多筋脉,其味苦、辛,柑皮纹粗色黄而浓,内多白其味辛、甘。橘皮最浓矣。今天下多以广中来矣。

  卷第二 果之属

  橘核

  苦,温。炒去壳。

  卷第二 果之属

  青皮

  即橘之未熟而色青者。苦烈辛温,以汤浸,去瓤,切片,醋拌,瓦炒过用。

  李中立曰:头破裂者,俗呼四花青皮。凡用以此为胜,今人多以小柑、小柚、小橙伪为之,

  卷第二 果之属

  柑皮

  甘冷。要大而皮浓色红者入药,制同橘皮。

  柑与橘虽形体相类,而其种实有别,今人概收柑皮充橘皮,非矣!

  卷第二 果之属

  枇杷叶

  苦、甘、辛,平。湿叶重一两,干者三叶重一两者为气足,堪用。以粗布拭去毛,粟杆作刷炙用。

  卷第二 果之属

  胡桃

  甘,热。

  胡桃,俗呼唐胡桃者宜入药,其姬胡桃,食物本草所云,产荆襄者,正指此也。鬼胡桃即山

  卷第二 果之属

  橡斗子

  苦,温。去壳,水浸去涩味,蒸极熟,焙用,斗壳亦入药,宜捣细炒焦,或烧存性木皮、根皮去粗皮用。

  卷第二 果之属

  荔枝核

  甘温,涩。

  卷第二 果之属

  龙眼肉

  甘,温,平。

  卷第二 果之属

  橄榄

  涩甘、平。凡用截去两头,以其性热也。

  卷第二 果之属

  榧子

  涩甘,平,榧子皮,反绿豆,能杀人。

  卷第二 果之属

  松子

  甘,小温。今名为海松子,类枫子而小。

  海松子甲斐州山中多有之。

  卷第二 果之属

  槟榔

  苦辛、涩,微温。去空心者,刮去脐皮,见火无功。

  卷第二 果之属

  大腹皮

  辛,微温。其树多集鸩鸟,宜先以黑豆汁洗,后以水再洗过,晒干,火焙,切用。

  卷第二 果之属

  郁李仁

  辛、苦、酸,平,汤浸去皮尖及双仁者,研膏用。

  郁李即今尼歪撒窟剌也,条生作丛,高五

下载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