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藏>正文

034-神农本草经赞

时间:2024-10-28作者:关注古籍府免费领取阅读:26分类:医藏
代找各种书籍

声明:本资源由古籍府(www.gujifu.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关注公众号:古籍府,可以免费全部下载完整版。

2034-神农本草经赞

<篇名>神农本草经赞

书名:神农本草经赞

作者:

朝代:

年份:

<目录>

<篇名>序

内容:古书之以经称。而流传于今者。以神农本草经与大禹山海经为最。顾山海经旧传禹与益

同记

之。而有长沙。零陵。桂阳。诸暨。等郡县。识者疑之。因及神农本草。其出药物者。亦有

豫章。朱崖。赵国。常山。奉高。真定。临淄。冯翊等名。亦以为疑。然无可疑也。本草之

目。始见于汉书。平帝之诏。班氏艺文志。有神农黄帝食禁七卷。食禁乃食药之讹。周礼贾

疏引之正作食药。其即本草诸书明矣。隋书经籍志。神农本草八卷。又云梁有神农本草。五

。神农本草属物二卷。神农明堂图一卷。殆合之为八卷邪。然梁七录止云神农本草三卷。核

其书。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

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治病以应地者本下经。则作三卷者。其本经也。又合

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以应一日。以成一岁。本草之为经大矣。其有豫章等

郡县名。皆后人羼入之文本。大观本草。黑白字书。厘正最精。太平御览。所行经史。止云

生山谷生川泽者。尤为确据。阳湖孙观察星衍。及从子冯翼。相与辑之。实为神农功臣。亦

可无疑于是经矣。汉阳叶大中丞封翁东卿先生。就养于粤东节署。老而好学。考古不衰。因

取孙氏所编神农本草经。物物而为之赞。赞各四言四韵。音节之古。不可名言。又自为之注

。简而且明。使读本草者。浏览讽诵。不能释手。而其药之本性治用。了然于目。自有会心

。不尤为神农功臣乎。楚材以县职试用于粤者逾年。适与同寮校阅广郡试卷。而封翁寄示是

书。命为之序。展读三四。窃有请焉。昔郭景纯注山海经。而并为图赞。翁之为是赞也。其

亦有景纯之志乎。翁以为然。即以是言系诸简末云。

\x道光三十年庚戌夏五鄞王楚材谨序于广州郡斋\x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丹沙

内容: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

明。不老。能化为 。生山谷。

符陵上药。首纪丹巴。凝真调气。御魅驱邪。液孳金 。光灿朱霞。宜家寿考。廖井澄华。

名医曰。生符陵。魏志传注。嵇康采御上药。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李 碑。凝真

牝谷

。张 诗。饥渴惟调气。左传。以御魑魅。齐民要术。以驱百邪。管子。山上有丹沙。其

下有 金。南史传。刘 如天半朱霞。易林。寿考宜家。抱朴子。临沅廖氏。世世寿考。

其井水赤。掘之得丹沙数十斛。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云母

内容:味甘平。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

轻身延年。一名云珠。一名云华。一名云英。一名云液。一名云沙。一名 石。生山谷。

晓庆非云。养育如母。时维中春。升彼齐阜。五色相宣。四时更受。蕴地精收。全角不

朽。

齐雩祭歌。非云晓庆。广雅。母牧也。言育养子也。名医曰。生太山。齐卢山。及琅琊

北定

子。云母有五种。五色并具。多青者宜以春服之。多赤者宜以夏服之

多黑者宜以冬服之。但有青

黄二色者宜以季夏服之。晶晶纯白。可以四时常服之也。巴蜀异物志。云母一名云精。入地

万岁不朽。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玉泉

内容:味甘平。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

老神仙。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一名玉 。(初学记引云玉桃。太平御览引同。

疑当作桃)生山谷。

阳精孕璞。霏屑消坚。禁水胜火。辉山澄川。浓调榆酿。 倩葱湔。礼供斋食。白长官

延。

周礼注。玉是阳精之纯者。吴普曰。玉泉一名玉屑。抱朴子。服之一年以上。入水不沾。

火不灼。得于阗国白玉尤善。乌米酒及地榆酒化之为水。亦可以葱浆消之为粘。陆机赋。石

韫玉而山辉。唐书传。郑朗蔼若瑞玉。淡如澄川。周礼。王斋则供食玉。事类赋。白玉体如

白首翁。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石钟乳

内容: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脏。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御览一名

留公乳)生山谷。

由刚化柔。岩脉泄乳。蒸栗侔黄。寒冰积卤。鹅管排筒。蝉纱错缕。药石比言。仙茅安

数。

韩愈诗。泄***岩脉。吴普曰。黄白色空中相通。唐书传。高季辅数上书。言得失。辞

诚切

至。帝赐钟乳一剂曰。而进药石之言。朕以药石相报。续传信方。千斤钟乳。不若一斤仙茅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涅石

内容:(旧作矾石。据郭璞注。山海经引作涅石。)味酸寒。主寒热泄利。白沃阴蚀。恶创目

痛。坚筋骨齿。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增年。一名羽涅。生山谷。

羽涅羽泽。女床之阴。寒凝热炙。创巨痛深。染缁易色。炼饵调心。嗤彼 叶。窃附高

岑。

吴普曰。矾石一名羽泽。山海经。女床之山。其阴多涅石。淮南子。以涅染缁。黄庭坚

曰。

江南野中 花。土人采叶烧灰。染紫为黝。不借矾而成。因易名为山矾花。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硝石

内容:味苦寒。主五脏积热胃张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

身。(御览引云一名芒硝)生山谷。

京山元 。性工浣胃。作作生芒。 结味。相劝加餐。解醒既醉。养阳养阴。慧圣好

治。

山海经。京山其阴。有元 。 即消异文。刘基诗。浣胃涤肠。绝去病根。史记书。作

作有

芒。王褒赋。 而有味。古诗。上有加餐饭。诗。既醉以酒。礼。凡饮。养阳气也。凡食

。养阴气也。淮南子。黄色主胃。慧圣而好治。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朴硝

内容:味苦寒。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

。轻身神仙。生山谷。

如玉藏璞。盐液附生。青分晓岫。白表流晶。刚惟柔克。机与化争。七十二石。含虚太

清。

名医曰。生益州盐水之阳。色青白者佳。王勃诗。山长晓岫。青白行简。赋。流晶表异。

书。

高明柔克。白居易赞。但获天机。则与化争。 冠子。上及太清。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滑石

内容:味甘寒。主身热溲 。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久服轻身

耐饥长年。生山谷。

荡秽涤瑕。滑为滞导。上合三焦。两之九窍。可以乐饥。使我高蹈。白山卷山。鲜结皓

耀。

宋务先疏。涤瑕荡秽。黄庭经。上合三焦道饮浆。周礼。疾医两之以九窍。诗。可以乐

饥。

左传。使我高蹈。名医曰。生掖北白山。或卷山。水经注。粉水皓耀鲜洁。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石胆

内容:味酸寒。主明目。目痛金创。诸痫痉。女子阴蚀痛。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邪毒瓦斯。

令人有子。炼饵服之。不老。久服增寿神仙。能化铁为铜成金银。(御览引作合成)一名

毕石。生山谷。

质青喻胆。羌道磷磷。星中弧建。日纪庚辛。永令麋寿。宜尔麟振。仙人狡狯。变化金

御览。生羌道或句青山。礼。仲春之月。昏弧中。旦建星中。名医曰。二月庚子辛丑日

采。

诗。绥我眉寿。古作麋。又麟之趾。振振公子。神仙传。王方平曰。不喜复作如此狡狯变化

也。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空青

内容:味甘寒。主青盲耳聋。明目利九窍。通血脉。养精神。久服轻身延年不老。能化铜铁

铅锡作金。生山谷。

铜液熏空。三春浮聚。决牖益聪。披云快睹。常奉金仙。传言玉女。旷矣高怀。轩轩韶

举。

名医曰。铜精熏则生空青。其腹中空。三月中旬采。真诰。耳者体之牖。有决牖之术。

世说

。若披云雾而睹青天。岑参诗。常愿奉金仙。词曲。名传言玉女。世说。何其轩轩韶举。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曾青

内容:味酸小寒。主目痛。止泪出。风痹利关节。通九窍。破症坚积聚。久服轻身不老。能

化金铜。生山谷。

逾八百载。是生青曾。光回调吸。积破瘕症。珠连累累。金化层层。启关解节。妙合而

凝。

淮南子。青天八百岁生青曾。黄庭经注。常存日月于两目。使光与身合则通真矣。陶弘

景曰

。形累累如黄连相缀。费冠卿记。层层倚空。周子说。妙合而凝。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禹余粮

内容:味甘寒。主咳逆。寒热烦满。下痢赤白。血闭症瘕大热。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

生池泽及山岛中。

蛊为谷飞。粮亦羽化。等润川流。敷荣岩罅。赤散余霞。黄吹晚 。知白辨名。禹功休

讶。

左传。谷之飞亦为蛊。晋书传。好道者皆谓之羽化。陶弘景曰。有壳重叠。中有细末如

蒲黄

。又一种有节而色赤。范成大诗。早 与晚 。道德经。知其白。名医曰。一名白余粮。

按神农经。自非夏禹也。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太一余粮

内容:味甘平。主咳逆上气。症瘕血闭漏下。除邪气。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

里若神仙。一名石 。生山谷。

贵神食气。亦具干 。脑含雪化。甲脱云浮。行轻千里。采及九秋。丰饶遗滞。栖亩弗

收。

史记书。天神贵者太一。诗。干 以愆。庚辛玉册。石黄性热。有处其雪先消。吴普曰。

太山上。有甲。甲中有白。九月采取。诗。彼有遗秉。此有滞穗。左思赋。余粮栖亩而弗收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白石英

内容:味甘微温。主消渴。阴痿不足。咳逆。胸鬲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久服轻身长年

。生山谷。

谁削六棱。吹霜炼雪。摇影朝阳。搏华夕月。西华 。东封突兀。开凿登探。如指纷

结。

名医曰。生华阴山谷。及太山。如指长二三寸。六面如削。白澈有光。文心雕龙。吹霜

喷露

。二仪录。萧史造炼雪丹。御览。久服通日月光。李为赋。乍摇紫影。欧阳詹赋。搏华上浮

。沈 期诗。太史漏金探文。命泯开凿。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紫石英

内容:味甘温。主心腹咳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久服温中。

轻身延年。生山谷。

盘根夺紫。比象樗蒲。色兼 质。质亚 。腹池 解。心府春苏。十年乃字。门设桑

弧。(字本程氏伊芳川说易。作

字育之字。)

陶弘景曰。石色重澈。下有根。吴普曰。达头如樗蒲。寇宗 曰。色紫而不匀。郭璞曰。

石似玉。黄庭经。小

腹为玉池。淮南子。智者心之府也。易。十年乃字。礼。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

方。又设弧于门左。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青石赤石黄石白石黑石脂等

内容:味甘平。主黄胆泄利。肠癖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

痔。恶创。头疡疥搔。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生山

谷中。

名别五符。主治异道。 雁将雏。 盐 。粉渍肤凝。饴调面澡。曾说赤须。生不知

老。

吴普曰。一名五色符。色如 。雁雏方言。雁自关而东。谓之 。成公绥赋。似鸿

雁之

将雏。说文。 小 也。左传。晋文公梦楚子伏己而 其脑。诗。肤如凝脂。世说。杜宏治

面如凝脂。列仙传。赤须子好食石脂。易林。生不知老。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白青

内容:味甘平。主明目。利九窍。耳聋。心下邪气令人吐。杀诸毒三虫。久服通神明。轻身

延年不老。生山谷。

三十六水。鱼目萦中。挺英融铁。禀异吹铜。气宣管龠。毒制彭虫。静听熟视。条达均

通。

仙经。三十六水。方中时有。苏恭曰。形似鱼目。圆如铁珠。曹植赋。融铁挺英。刘禹

锡文

。禀异吹铜。傅子。心有管龠。宣室志。彭者三尸之姓。刘伶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

不见太山之形。阮籍论。阴阳调达均通。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扁青

内容:味甘平。主目痛明目。折跌痈肿。金创不瘳。破积聚。解毒瓦斯。利精神。久服轻身不

老。生山谷。

朱崖朱提。斯石有扁。质谢蓝成。品分葱浅。蹈刃夷瘳。攻坚濡 。时有中空。还同万

选。

名医曰。生朱崖朱提。诗。有扁斯石。北史传。青成蓝。蓝谢青。尔雅注。青葱浅青也。

恭曰。形扁作片而色浅。腹中亦时有空者。中庸。白刃可蹈也。诗。靡有夷瘳。魏志传注。

攻坚易于折枯。人物志。拟疑难则濡 而不尽。唐书传。张荐犹青铜钱。万选万中。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昌蒲

内容: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久服

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一名昌阳。生池泽。

一阳来复。昌本先萌。百阴感气。九节敷荣。飨宜菹醢。候纪催耕。灵台清畅。悦耳流

声。

吕氏春秋。冬至后。菖始生。百草之先生者。曲术。感百阴之气为菖蒲。名医曰。一寸

九节

者良。周礼注。昌本切之四寸为菹。庄子注。灵台者心也。清畅故忧患不能入。枚乘七发。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鞠华

内容:味苦平。主头风眩肿目痛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

年。一名节华。生川泽及田野。

女节女华。是生女几。采周四时。德包五美。自叶流根。抗茎敷蕊。饮杂芳醪。精调琼

靡。

崔实月令。女节女华菊花之名。山海经。女几之山。其草多菊 。名医曰。正月采根。

三月

采叶。五月采茎。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实。钟会赞。菊有五美。西京杂记。饮菊花酒令人长

寿。扬雄反骚。精琼靡与秋菊兮。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人参

内容: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

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摇光散采。涓涓蒙蒙。三丫颖擢。五叶阴浓。紫云团盖。明月当空。迎年佩结。求我婴

童。

春秋。运斗枢。摇光星散而为人参。卓异记。紫衣童子歌。山涓涓兮树 。明月愁兮

当夜

空。遂于古松下得参一本。高丽人赞。三丫五叶。背阳向阴。礼斗威仪。下有人参。上有紫

气。清异录。咸通后士风。正旦未明。佩紫赤囊。中盛人参。号迎年佩。易。童蒙求我。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天门冬

内容: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一名

颠勒。生山谷。

天门地门。异名分土。引蔓春朝。乘丝夜雨。重沐美鬈。更坚疾龋。玉垒星桥。墙蘼非

伍。

抱朴子。或名地门冬。书。分土为三。苏颂曰。春生藤蔓。大如钗股。其叶如丝杉而细

散。朱

子诗。西窗夜来雨。列仙传。赤松子服天门冬。齿落更生。细发复出。诗。其人美且鬈。说

。发好貌。陆游诗。龋齿虽小疾。梁简文帝启。逮自星桥见。珍玉垒。救荒本草。墙蘼乃营

实苗。尔雅。指为门冬。或古书错简也。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甘草

内容: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 解毒。久服轻身延

年。生川谷。

春仲秋仲。蠲吉除 。名符甘美。义致中和。草木芜秽。乳石偏颇。虽固必解。国老皤

皤。

名医曰。二月八月除日采。一名蜜甘。一名美草。中庸。致中和。甄权曰。治七十二种

乳石

毒。解一千二百种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汉书传。芜秽不治。书。无偏无颇。管子。虽固

必解名医曰。一名国老。班固诗。皤皤国老。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干地黄

内容: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

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泽。

药之膏油。莫如地髓。露咽甘滋。光存夜视。枥马驹生。颔丝儿喜。安用金芝。内热一

洗。

苏轼尺牍。药之膏油。莫如地黄。又诗。咽作瑞露珍。抱朴子。楚文子服地黄八年。夜

视有

光。又韩子治用地黄苗喂五十岁老马。生二驹。陆游诗。儿稚喜语翁。雪颔生黑丝。寄声山

中友。安用求金芝。苏轼诗。愿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术

内容: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

山蓟。生山谷。

子欲绝谷。当服山精。紫花标色。绿叶抽萌。朝烟夜火。悟拙激清。余香满室。空甑尘

生。

淮南子。术草者。山之精。服之令人长生绝谷。故神农药经曰。子欲长生。当服山精。

庾肩

吾启。绿叶抽条。紫花标色。梅尧臣诗。夜火煮石泉。朝烟遍岩窟。柳宗元诗。悟拙甘自足

。激清愧同波。邵宝诗。嚼罢不知香满室。范成大诗。摩挲莱芜甑。尘生不须拂。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菟丝子

内容:味辛平。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 。久服明目。轻身。延年。一

名菟芦。生川泽。

求系求援。施于松柏。金线垂黄。琼花间白。感气传形。辞根成魄。下有茯苓。千秋薮

泽。

国语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诗。施于松柏。诗疏。蔓连草上。生黄赤如金。

辛玉

册。有花白色微红。抱朴子。下有伏兔之根。无此在下。则丝不得生于上。然实不属也。淮

子。千秋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牛膝。味苦酸。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

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百倍。生川谷。

膝以形似。本赤茎方。枝枝相对。叶叶相当。四肢美畅。百倍坚强。功资注下。合散扶

伤。

陶弘景曰。有节似膝。故以为名。吴普曰。叶如夏蓝。本赤。李时珍曰。其苗方茎。苏

颂曰

。节叶两两相对。古诗。枝枝相覆盖。宋子侯诗。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易。美在其中

。而畅于四肢。史记传。蔡泽百体坚强。新论。从高注下。后汉书传。刘陶合散扶伤。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茺蔚子

内容:味辛微温。主明目益精。除水气。久服轻身。茎主瘾疹痒。可作浴汤。一名益母。

一名大札。生池泽。

诗 有 。施于中谷。植茂春融。枯摧夏燠。括目益明。澡身具浴。用利坤贞。载生载

育。

诗注。有 。 也。即今益母草。诗。施于中谷。李时珍曰。春初生苗。夏至后即枯。

其功宜于妇人。易注。坤贞之所利。诗。载生载育。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女萎

内容:味甘平。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 。好颜色润泽。轻

身不老。生山谷。

瑞昭礼备。象着威仪。柔筋释结。腴貌生姿。直标竹箭。垂比缨蕤。表青里白。荧曜春

熙。

瑞应图。葳蕤者。礼备至则生。嵇康论。染骨柔筋。人物志。能在释结。吴儆诗。腴貌

伟视

听。嵇康诗。顾盼生姿。

表青里

白。亦类黄精。名医曰。一名荧。立春后采。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防葵

内容:味辛寒。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久服坚骨髓益气

轻身。一名梨盖。生川谷。

若防若葵。审名辨类。瘕结石坚。腹逆水 。顿席清凉。遂澄朗慧。介祉除邪。时维濯

禊。

苏恭曰。根叶似葵。香味似防风。故名防葵。说文。 水不利也。黄庭经。飘飘三帝席

清凉

太清。神仙众经。要略其意。明澄朗慧。吴普曰。三月三日采根。风俗通。禊者。洁也。已

者。祉也。邪病已去。祈介祉也。刘孝绰诗。濯禊元已初。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茈胡

内容: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一名地熏。(苏恭曰。茈古柴字。)

求辞沮泽。美着华阳。怀新 白。耐老花黄。尾蟠鼠伏。香引鹤翔。陶蒸灵气。上达中

强。

战国策。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吕氏春秋。菜之美者。华阳之芸。陶

潜诗

。良苗亦怀新。苏颂曰。七月开黄花。根有赤毛如鼠尾。雷 论。茈胡生处。多有白鹤绿鹤

来翔。是香直上云间。柳宗元文。灵气陶蒸。周礼。矢人中强则扬。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麦门冬

内容:味甘平。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生

川谷。及堤阪。

佳隶阶除。凌冬丛碧。贯磊 珠。麸苞 麦。乌韭西秦。羊蓍东越。一枕清风。手煎灵

液。

范成大诗。门冬如佳隶。长年护阶除吴普曰。一名忍冬。一名忍凌。范成大诗。杳杳入

丛碧

。苏颂曰。有须在根。如连珠形。左思赋注。珠十贯为一 。陶弘景曰。根似 麦。玉篇。

麸麦壳。 大麦也。名医曰。秦名乌韭。越名羊蓍。苏轼诗。一枕清风直万钱。知是东坡手

自煎。郭璞诗。钟山出灵液。独活。味苦平。主风寒所击。金创止痛。贲豚痫 。女子疝瘕

。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护羌使者。生川谷。

面风独立。顾盼中摇。蚕头奋簇。鞭节垂梢。护关紫艳。缘栈黄娇。石擘壤沃。易叶同

条。

吴普曰。此药。有风花不动。无风自摇。刘禹锡诗。面风摇羽扇。易。君子以独立不惧。

灯会元。外寂中摇。易简方曰。用紫色有蚕头鞭节者。颜延之赋。垂梢植发。苏颂曰。陇西

者紫色。西蜀者黄色。叶黄者是夹石上所生。叶青者是土脉中所生。礼。贯四时而不改柯易

叶。汉书传。同条共贯。

车前子。味甘寒无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久服轻

身耐老。一名当道。生平泽。

当道轮旋。如匙薄有。穗结鼠拖。迹遗牛后。精化仙衣。春盈女手。作药天中。宜男相

反。

救荒本草。一名车轮菜。苏颂曰。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中抽数茎。长穗如鼠尾。

诗。

薄言有之。诗疏。喜在牛迹中生。名医曰。一名牛遗。神仙服食经。一名地衣。雷之精也。

一名羽化。白居易诗。 春来盈女手。张籍诗。开州午日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提要

录。五月五日午时为天中节。名医曰。强阴益精。令人有子。章 词。今朝斗草得宜男。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木香

内容:味辛。主邪气。辟毒疫。温鬼强志。主淋露。久服不梦寤魇寐。生山谷。

形符地数

。香达天垂。五叶五节。五根五枝。魇惊夜靖。瘴毒朝披。尝余挂齿。分割蜜脾。

易。地数五。三洞珠囊。青木香。一株五根。一根五枝。一枝五节。一节五叶。故名五

香。

烧之上彻九天也。隋书传。吐谷浑多瘴气。献青木香以御雾露。苏颂曰。形如枯骨。粘牙者

良。名医曰。一名蜜香。

薯蓣。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轻身

不饥延年。一名山芋。生山谷。

景山升山。紫藤蕃秀。云腻香酥。虹晴春透。白玉能延。黄金共寿。小 顷筐。鼎烹察

候。

山海经曰。景山其草多薯蓣。又升山其草多薯蓣。龚 歌。绿薜紫藤湘色子。种玉绵延

透髓。晴虹岁晚寒不起。四气调神。经夏三月。此谓蕃秀。张 词。云香酥腻老来便。广雅

。玉延薯蓣也。江淹颂。黄金共寿。朱子诗。小 顷筐可代耕。石鼎何妨手自烹。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薏苡仁

内容: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其根下三虫。一

名解蠡。生平泽及田野。

名称解蠡。掷米如珠。津液渴解。身健衰扶。玉匙流滑。金井秋初。奇才勿弃。后载盈

车。

神仙传。麻姑掷米皆成丹砂。苏颂曰。一名薏珠子。梅尧臣诗。偶病相如渴。为饮可扶

衰。

陆游诗。滑欲流匙香满屋。奇才从古弃草菅。高士谈诗。井边薏苡吐秋珠。后汉书传。

马援

大军还。以南方薏苡实载之一车。

泽泻。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

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一名水泻。一名芒芋。一名鹄泻。生池泽。采 彼汾。泻如泽水

。独植修茎。双分歧尾。光鉴留颜。腾波举趾。牛舌牛唇。分形具美。

诗。彼汾一曲。言采其 。李时珍曰。去水曰泻。如泽之泻水也。苏颂曰。独茎而长。

叶似

牛舌。陶弘景曰。尾间必有两歧为好。曹植赋。飞花鉴于天庭。谢庄诗。金丹玉液岂留颜。

左思赋。腾波沸涌。诗。四之日举趾。尔雅。 牛唇。南史传。柳恽可谓具美。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远志

内容:味苦温。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

力。久服轻身不老。叶名小草。一名棘菀。一名 绕。一名细草。生山谷。喻志决远。出处

何差。近洛玉粲。浮泗丹葩。根疑鹿食。苗杂龙沙。醒心月朗。倍力风加。

荀子。人主必有足使喻志决疑于远方者。然后可。世说。郝隆答桓公。处则为远志。出

则为

小草。苏颂曰。河洛陕西郡有之。开白花。泗州者花红。根如蒿根。苗如麻黄。书疏。惟洛

食近洛。而其兆得吉。刘桢赋。 玉粲以耀目。书。浮于泗。列仙传。颜 丹葩。诗。呦呦

鹿

鸣。食野之蒿。广雅。龙沙麻黄也。记事珠。远志为醒心杖。陆机诗。明月一何朗。法书要

录。风加而众草靡。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龙胆

内容:味苦涩。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

老。一名陵游。生山谷。

茹苦若饴。味宜尝胆。葵叶阳倾。竹枝露泫。银蒜菀垂。金铃孰撼。夏茂冬藏宿根勿剪。

陈造诗。茹苦耐煎熬。李 歌。尝胆不苦味若饴。马志曰。叶如龙葵。味苦如胆。故名。

颂曰。四月生叶如嫩蒜。细茎如竹枝。七月开花如牵牛。作铃铎状。冬后结子。苗便枯。曹

植表。葵藿之倾叶太阳。王勃诗。露泫竹潭枝。欧阳修诗。银蒜钩帘宛地垂。李商隐诗。

鹰掣撼金铃。诗。勿剪勿伐。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细辛

内容: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延年

。一名小辛。生山谷。

华阴五沃。小辛少辛。纤根独立双叶非伦。椒聊含馥。葵影交新。杜衡貌似。划伪核真。

名医曰。生华阴山谷。管子。五沃之土。群药生少辛。马融赋。蹉纤根。李当之曰。细

辛一

一叶相连。雷 论。双叶者。服之害人。晋书传。非卿伦也。梦溪笔谈。嚼之习习如椒。寇

宗曰。叶如葵。赤黑色。骆宾王序。披玉叶以交新。苏颂曰。今人多以杜衡为之。唐书传

赞。划伪以真。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石斛

内容: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浓肠胃。轻身延年。一

名林兰。生山谷。

幽谷熏风。敷芬布畅。整插金钗。攒丛翠障。林窃兰名。节如竹状。润说千年。神恬津

藏。

诗。出于幽谷。柳公权联句。熏风自南来。苏颂曰。五月生苗。张协赋。和风穆以布畅。

卉蔚而敷芬。刘绮诗。整插补余空。李时珍曰。蜀人呼为金钗花。江淹赋。攒丛石径。苏轼

诗。乱山横翠障。苏恭曰。石斛如竹节间生叶。李时珍曰。俗称为千年润。元 诗。神恬津

藏满。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巴戟天

内容:味辛微温。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生山谷。

森森戟列。巴峡蜀天。连珠的 。三蔓葱芊。秋风敛实。冬日扬鲜。山 着白。假紫夤

缘。

李白诗。列戟何森森。沈 期诗。西南出巴峡。杜甫诗。蜀天常夜雨。苏恭曰。根如连

珠。

俗名三蔓草。经冬不枯。司马相如传。的 江靡。颜延之诗。积翠亦葱芊。苏颂曰。至秋结

实。潘尼赋。收华敛实。顾恺之赋。含馨扬鲜。苏颂曰。山 根色白。土人以醋煮之色紫。

杂巴戟。唐书传。李泌着白者。山人也。唐书纪。假紫及绯。孟浩然诗。沙岸晓夤缘。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白英

内容:味甘寒。主寒热入疸。消渴补中益气。久服轻身延年。一名谷菜。生山谷。

白幕排风。五丫蔓绕。叶展春妍。茎繁夏懊。花粲秋高。根蟠冬杪。杂缀 珠。赤光目了。

陈藏器曰。一名白幕。李时珍曰。俗名排风子。言其功用。苏恭曰。蔓生叶长而五丫。

名医

曰。春采叶。夏采茎。秋采花。冬采实。裴澄诗。映林初展叶。白居易诗。春妍景丽草树光

张协赋。繁茎 密。谢灵运赋。夏凉寒燠。沈约诗。闲幌望高秋。蔡 诗。乃复见冬杪。郭

璞曰。子赤色如耳 珠。苏恭曰。一名鬼目草。韩驹诗。但存双目了。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白蒿

内容:味甘平。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县。少食常饥。久服

轻身。耳目聪明。不老。生山泽。

留青还白。匪莪伊芳蒿。秋 瑟瑟。寒水迢迢。蓼零露 。荐杂溪毛。吴酸调沦。清羡吾

饕。

苏恭曰。白蒿所在有之。粗于青蒿。至秋白于众蒿。武帝内传。还白留青。诗。匪莪伊芳

。颜延之诗。秋 冬未至。杨炯赋。风萧萧兮瑟瑟。沈约诗。开襟濯寒水。苏轼诗。迢迢涧

水随人急。诗。零露 兮。左传。涧溪沼 之毛。苹蘩蕴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大招注。

蒿蒌。吴人善调酸沦为齑。许有孚诗。或羡吾饕是清福。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赤箭

内容:味辛温。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一名离母。一

名鬼督邮。生川谷。

标异赤芝。秆如立箭。角 羊蕃。肤函龙见。豆粒还筒。芋魁铺练。风定自摇。应辞夏

扇。

谢灵运赋。既标异于前章甄权曰。一名赤箭芝。张耒诗。遗秆如立箭。梦溪笔谈。肉色

坚白

如羊角色。诗。其角 。刘商诗。塞马蕃羊临霜霰。柳宗元文。仁函于肤。孝经。援神契

。至于水泉。则黄龙见。苏颂曰。其皮黄白色名曰龙皮。结子如豆粒大。至夏不落。透入茎

中。潜生土内。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枚。周环之。李时珍曰。俗名还筒子。李损之诗。匝

地如铺练。陶弘景曰。有风不动。无风自摇。李益诗。凉轩辞夏扇。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子

内容:味苦微寒。主五脏瘀血。腹中水气胪张。留热风寒湿痹。身体诸痛。久服轻身延年

不老。生川谷。

凌冬落实。材取充 。菊疏叶薄。艾拾茎粗。毒辟荒虺。仙诧距 。宣通三气。心安故

庐。

名医曰。十月采实。左传。我落其实。而取其材。苏轼诗。郁葱佳气夜充 。李时珍曰。

似菊叶而薄。茎如艾茎而粗。皮日休诗。疏菊卧烟茎。骆宾王启。拾艾幽人。陶弘景曰。种

此辟蛇。沈 期诗。截荒虺。吴普曰。 食之神仙。黄帝内经曰。风寒食三气杂至。合

而为痹。范成大诗。即境心安是故庐。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析子

内容:味辛微温。主明目。目痛泪出。除痹。补五脏。益精光。久服轻身不老。一名蔑析

。一名大蕺。一名马辛。生川泽。及道旁。

川潦道周。萋然美盛。七叶乖和。五轮瞀病。积泻倾杯。明回借镜。续寿标灵。乐含腹

咏。

诗笺。葛覃叶。萋然。喻其容色美盛也。甄权曰。治肝家积聚。史记传。肝左三叶。右

四叶

。苏轼诗。吾于五轮间。庄子。适有瞀病。黄帝内经曰。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

新论。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欧阳修帖子。宝曲标灵日。万寿续天长。吴志传。胡

心歌腹咏。乐于归附。吴普曰。五月五日采。治腹胀。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实

内容:味苦平。主益气。充肌肤。明目。聪慧先知。久服不饥不老。轻身。生山谷。草之

寿。端植灵 。神圆龟守。奇表云垂。是名大慧。可以前知。青逾艾实。荣逮秋期。

埤雅。草之多寿者。故字从 。唐书传。冯定端凝若植。论衡。犹灵 神龟。易。 之

德圆

而神。史记传。 生满百茎者。下必有神龟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康子玉赋。覆青云以

表奇。杜甫赋。九天之云下垂。李鼎偶谈。是名大慧。中庸。可以前知。苏颂曰。秋后有花

。结实如艾实。诗。秋以为期。赤芝。味苦平。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慧智。不忘。

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丹芝。黑芝。味咸平。主癃利水道。益肾气。通九窍聪察。

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元芝。青芝。味酸平。主明目补肝气。安精魂仁恕。久食轻

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龙芝。白芝。味辛平。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志意。

悍安魄。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玉芝。黄芝。味甘平。主心腹五邪。益脾气安神。

忠信和乐。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金芝。紫芝。味甘温。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

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一名木芝。生山谷。

三秀六芝。慈仁上瑞。肪白珊红。金黄羽翠。漆抹 云。笋萌紫帔。大药可求。龟龙百

岁。

尔雅注。芝一岁三华。瑞草。宋书志。王者慈仁则生。抱朴子。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

肪。

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气和畅则生。玉茎紫笋。束晰诗。 重云。稽

神录。报盈以绣羽紫帔。苏轼诗。古来大药不可求。苏辙诗。龟龙百岁岂知道。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卷柏

内容:味辛温。生山谷。主五脏邪气。女子阴中寒热痛。症瘕血闭。绝子。久服轻身。和颜

色。一名万岁。生山谷石间。

含春时发。莳植无稽。白石凿凿。芳草萋萋。斑窥豹隐。拳屈鸡栖。长生万岁。名与柏

齐。

梁简文帝赋。草含春而色动。易。以时发也。唐书志。司苑掌园囿莳植。书。无稽之言

勿听

诗。白石凿凿。楚辞。芳草生兮萋萋。晋书传。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吴普曰。一名豹足。

苏颂曰。春生苗似柏叶而细。拳屈如鸡足。李时珍曰。俗名长生不死草。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蓝实

内容:味苦寒。主解诸毒。杀蛊 。注鬼螫毒。久服头不白。轻身。生平泽。

三刈 盈。芳滋悦染。角蕴青浓。蕤垂红浅。 毒冰消。蛊 雾敛。黑发春新。丹和九转。

李时珍曰。岁可三刈。五六月开花成穗。细小浅红色。结角长寸许。如小豆角。诗。不

盈一

。王季友诗。芳蓝滋疋帛。粱简文帝文。悦染笙歌。唐书传。瓦解冰消。王勃序。群疑雾

敛。王建诗。春来黑发新。洞冥记。和九转之丹服之。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芎

内容: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生川谷。

穿林间觅。横理春分。蛇床蕊碎。雀 纹纷。翠含清露。香绕黄云。调羹沦茗。御湿功

勤。

苏轼诗。穿林间觅野芎苗。李时珍曰。清明后。宿根生苗。分其枝而横理之。苏颂曰。

七八

月开碎白花如蛇床子。根黄黑色作雀脑状。苏轼诗。濯濯翠茎满。 清露涵。黄庭坚诗。

一穗黄云绕几。宋祁赞。可糁于羹。韩琦诗。时摘嫩苗烹赐茗。左传注。鞠 所以御湿。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蘼芜

内容:味辛温。主咳逆。定惊气。辟邪恶。除蛊毒鬼注。去三虫。久服通神。一名薇芜。生

川泽。

将寄所思。行吟泽畔。 秋风。霏霏清旦。翠掬衣沾。香通鼻观。松菊齐俦。椒兰并

粲。

张翥诗。拟折芳馨寄所思。史记传。屈原行吟泽畔。湛方生赋。 微扇。李贺诗。沙

上蘼

芜花。秋风已先发。孟郊诗。草色琼霏霏。曾肇诗。采采乘清旦。赵嘏诗。掬翠香盈袖。孟

迟诗。莫送香风入客衣。陈樵诗。此时鼻观通。苏籀诗。介特有如松。繁华匪惭菊。离骚。

览椒兰其若兹兮。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黄连

内容:味苦寒。主热气目痛。 伤泣出。明目。肠 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

不忘。一名王连。生川谷。

珠连九节。色以黄标鹰 欲脱。雉尾方翘。断凉涤暑。御孽辟妖。味能忘苦。导利中焦。

韩保升曰。节高若连珠。苏颂曰。宣城九节者为胜。根黄叶如小雉尾。李时珍曰。如鹰

鸡爪

形而坚实。王微赞。断凉涤暑。江淹颂。御孽辟妖。长灵久视。僧智舷诗。不是性味移。头

陀能忘苦。张元素曰。去中焦湿热。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络石

内容:味苦温。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久服轻身明

目。润泽好颜色。不老延年。一名石鲮。生川谷。

青蔓连延。龙鳞结络。灌植灵根。疏通幽龠。身镜华精。神庭灼烁。得此石交。烟霞向

托。

苏恭曰。此物冬夏常青。其茎蔓延绕树石侧。名医曰。一名石龙藤。吴普曰。一名鳞石。

璞赋。龙鳞结络。黄庭经。灌溉五华植灵根。注。舌本也。礼。疏通知远。沈约诗。歌幽

且。未调真诰。目者身之镜。面者神之庭。黄庭经。通利华精。注。目精也。蔡邕赋。荣华

灼烁。史记传。苏秦喜此而得石交。陆龟蒙诗。且向烟霞托。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蒺藜子

内容:味苦温。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一名旁通。一

名屈人。一名止行。一名豺羽。一名升推。生平泽或道旁。

屈人疾利。布地缘墙。据之破结。走且妨僵。林森豺羽。波 菱芒。象形铁铸。渠答

钢。

李时珍曰。其刺伤人甚疾利也。陶弘景曰。多生道旁及墙头。其叶布地。子有刺状如菱。

。据于蒺藜。苏轼碑。汗流籍 走且僵。李子卿赋。戈矛林森。白居易诗。镜动波 菱。尔

雅翼。 蒺藜起于隋。谓之渠答。李观文。 钢之利器。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黄

内容: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 。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

糁。生山谷。

通理三焦。甘先五变。赤白流同。短长形辨。细韧柔绵。缓抽修箭。苜蓿根坚。岂容托

援。

易。君子黄中通理。王好古曰。是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淮南子。味有五变。甘其主也。

华子曰。赤水 。白水 。功用并同。苏颂曰。今河东陕西州郡多有之。根长二三尺。木

短而理横。其皮折之如绵。李时珍曰。以坚实如箭竿者良。王好古曰。苜蓿根味苦。坚脆

宜审。卢仝诗。托***情重。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肉苁蓉

内容:味甘微温。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症

瘕。久服轻身。生山谷。

阴阳司命。福禄丛生。名假肉食。体遍鳞纹。妄言马沥。杂啖羊羹。苁蓉中道。补益功

成。

日华子曰。治男子绝阳。女子绝阴。吴普曰。一名黑司命。韩保升曰。出肃州福禄县沙

中。

左传。肉食者鄙。南史纪。齐高帝鳞纹遍其体。苏颂曰。旧说是野马遗沥所生。陶弘景曰。

以作羊羹补虚乏。李时珍曰。补而不峻。故有苁蓉之号。中庸。苁蓉中道。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防风

内容:味甘温无毒。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痛烦满。久

服轻身。一名铜芸。生川泽。

叉尾叉头。区分无隐。荽散香芬。萝攒房紧。美比珊瑚。坚同蚯蚓。三十六风消。神光

炯炯。

名医曰。叉尾者令人痼疾。叉头者令人发狂。论语。吾无隐乎尔。苏颂曰。五月开细白

花。

中心攒聚作大房。似莳萝花。实如胡荽子。李时珍曰。嫩苗辛甘而香。时人呼为珊瑚菜。陶

弘景曰。节坚如蚯蚓头者良。日华子曰。治三十六般风。陆游诗。炯炯神光夕照梁。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蒲黄

内容:味甘平。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生

池泽。

碧抽烟剑。极浦遥汀。梗端环抱。蕊粉飘零。盈握香绽。扬采金荧。下余白 。笋蔌含

馨。

陆龟蒙诗。旋抽烟剑碧参差。周针赋。傍极浦。依遥汀。苏颂曰。夏抽梗于丛叶中。花

抱梗

端。花中蕊屑。细若金粉。中心入地。白 。啖之甘脆。蒋防赋。带环抱之珥。谢惠连赋。

从风飘零。诗。其蔌维何。维笋及蒲。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香蒲

内容:味甘平。主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坚齿明目聪耳。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睢。生池

泽。

冒水茸茸。丛生春乍。肥茁红浮。脂凝白亚。菡 东西。蜻蜓高下。先攻心邪。神奇臭

花。

苏颂曰。春初生嫩叶。出水时红白茸茸然。谢 诗。闲厕秋菡萏。姚合诗。东西分艳影

相连

。薛蕙诗。蜻蜓高下逐。荀子。我先攻其邪心。庄子。化臭腐为神奇。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续断

内容:味苦微温。主伤寒。补不足。金创痈伤。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久服益气力。一名

龙豆。一名属折。生山谷。

断者可续。责实循名。四棱茎直。相对叶生。红参白腻。赤抱黄明。烟尘瘦折。露汁浮

罂。

礼疏。一成而不可变。断者不可复续也。淮南子。循名责实。苏颂曰。苗干四棱。叶两

两相

对而生。开花红白色。根赤黄色。张翰诗。素质参红。秦观词。轻红腻白。申时行赋。初抱

赤兮若倾。墨经。黄者曰黄明松品。李时珍曰。色赤而瘦。折之有烟尘者良。陶弘景曰。七

月八月采。根有汁。洞冥记。露汁如珠。沈与求诗。出没沙际如浮罂。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漏芦

内容:味苦咸寒。主皮肤热。恶创疽痔湿痹。下乳汁。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

。一名野兰。生山谷。

候纪白藏。称奇守黑。麻荚支分。角蒿盈尺。寒浸菊华。秋澄莲碧。突兀乔山。上清灵

宅。

尔雅。秋为白藏。李时珍曰。秋后即黑。异于众草。白居易赋。守其黑所以称奇。苏恭

曰。

七八月后皆黑。异于众草。叶似角蒿。生荚。长似细麻之荚。苏颂曰。秦州者花似单叶寒菊

。海州者花紫碧如单叶莲花。名医曰。生乔山。陶弘景曰。黄帝所葬处。云笈七签上清灵宅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营实

内容:味酸温。主痈疽恶创。结肉跌筋。败创热气。阴湿不瘳。利关节。一名蔷薇。一名蔷

麻。一名牛棘。生川谷。

异名牛棘。艳说鸡苗。青珠碎簇。红颗香饶。金樱怀核。赤杜分条。和酸捩齿。阴蚀潜

消。

花史。许司马后圃。蔷薇根下。如鸡五色。呼为玉鸡苗。李时珍曰。结子成簇。生青熟

红。

其核有毛。如金樱子核。方岳诗。真珠碎簇玉蝴蝶。苏 诗。香饶点便风。韩保升曰。子若

杜棠子。礼。其有核者。怀其核。新论。分条布叶。陆游诗。村醪捩齿酸。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天名精

内容:味甘寒。主瘀血血瘕欲死。下血止血。利小便。久服轻身耐老。一名麦句姜。一名

虾蟆蓝。一名豕首。生川泽。

豕首彘颅。义难研括。气厌狐臊。功称鹿活。面皱非吹。衣粘不脱。通化瘀痂。长嬴采

掇。

尔雅。 豕首。名医曰。一名彘颅。五月采。陶弘景序。研括烦省。李时珍曰。嫩苗

绿色

。似皱叶菘芥。微有狐气。一名皱面草。结实如蒿子。狐气最黏人衣。苏恭曰。即活鹿草也

。尔雅。夏为长嬴。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决明子

内容:味咸平。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轻身。生川泽。

龙门嘉种。香雾盈畦。金钱无数。翠羽初齐。青披细角。绿印簇蹄。黑甜一枕。明决昏

名医曰。生龙门。黄庭坚诗。后皇富嘉种。吴宽诗。畦间香雾正氤氲。杜甫诗。 叶满

枝翠

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李时珍曰。结角如初生豉豆。角中子数十粒。参差相连。状如马蹄

。青绿色。以明目之功而名。苏轼诗。一枕黑甜余。虞淳熙诗。午夜失昏 。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丹参

内容: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一名

蝉草。生山谷。

自抱丹心。方棱青叠。独干丛根。一枝五叶。肠罢辘轳。身轻蹀躞。红紫纷纷。飞蛾形

接。

吴融诗。皇恩自抱丹心报。苏颂曰。茎方有棱。青色。一苗数根。李时珍曰。一枝五叶。

花成穗如蛾形。红紫色。陆龟蒙诗。愁因辘轳转。苏轼诗。蹀躞身轻山上走。萧炳曰治风软

脚可逐奔马。故名奔马草。列子。形接为事。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茜根

内容:味苦寒。主寒湿风痹。黄胆。补中。生川谷。

茹芦在阪。蔓引山龙。刺含寸节。筋束方空。别尊染绛。分剂留红。用祈多积。千户侯

封。

尔雅注。茹芦芽搜今之茜也。诗疏。茹芦。徐州人谓之牛蔓。朱震亨曰。一名过山龙。

李时

珍曰。十二月生苗。蔓延数尺。方茎中空有筋。外有细刺。数寸一节。白虎通德论。可以染

绛。别尊卑也。晋书传。华佗心解分剂。埤雅。麈尾留红。韩保升曰。根紫赤色。礼。不祈

多积。史记传。千亩卮茜。其人与千户侯等。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飞廉

内容:味苦平。主骨节热。胫重酸疼。久服令人身轻。一名飞轻。生川泽。

取象神禽。飞走名伙。箭羽轻扬。绵茸旁裹。叶刻残棱。毛浮碎颗。顿洗清凉。百骸安

妥。

李时珍曰。飞廉神禽之名。能致风气。名医曰。一名飞雉。一名伏兔。一名伏猪。陶弘

景曰

。茎轻有皮似箭羽。叶多刻缺。梦溪笔谈。根如牛蒡而绵。头有白茸。韩保升曰。花紫色子

毛白。苏轼诗。清凉洗烦煎。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五味子

内容: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生山谷。

含春缔架。引蔓抽茎。莲华貌似。豌豆实成。味殊口爽。济自心平。品珍北产。白扑霜

轻。

梁简文帝赋。草含春而动色。卢鸿一歌。资人力之缔架。苏颂曰。春初生苗。引赤蔓于

高木

。三四月开花类莲华。七月成实如豌豆许大。道德经。五味令人口爽。左传。先王之济五味

。以平其心。李时珍曰。北产者良。雷 论。小伙皮皱。泡有白扑盐霜一重为真。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旋华

内容:味甘温。主益气。去面 黑色。媚好。其根味辛。主腹中寒热邪气。利小便。久服不

饥轻身。一名筋根华。一名金沸。生平泽。

截寸苗生。浃旬可数。疏细缠枝。虚圆旋鼓。筋力刚坚。容颜媚妩。被陇交塍。 锄刈

取。

寇宗 曰。其根寸截置土。灌溉涉旬。苗生田野间甚多。最难锄刈。治之又生。李时珍

曰。

千叶者色粉红。俗呼缠枝牡丹。其花不作瓣状。如军中所吹鼓子。故有旋华鼓子之名。名医

曰。根主续筋。南人呼为续筋根。管子。强力刚坚。元好问诗。意态工媚妩。庾信诗。被陇

文瓜熟。交塍香穗低。苏轼说。 锄 艾。相寻于上。诗笺。错薪我欲刈取之。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兰草

内容:味辛平。主利水道。杀蛊毒。辟不祥。久服益气轻身。不老通神明。一名水香。生池

泽。

沅湘纫 。溱洧湔裾。斜抛燕剪。初浴鸡苏。福祥云集。毒蛊风除。千金良是。九畹息

诬。

九歌。浩浩沅湘。离骚。纫秋兰以为 。诗疏。秉 即兰香草。梁简文帝诗。湔裾出乐

游。

马志曰。其叶有歧。俗呼燕尾香。李时珍曰。开花成穗。如鸡苏。花红白色。梁简文帝序。

云集雾会。唐书传赞。霆扫风除。方回说。古之兰草。即今之千金草。陆游诗。洛阳二顷言

良是。杨慎曰。世以如萱蒲者为兰。九畹之受诬久矣。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蛇床子

内容:味苦平。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除痹气。利关节。癫痫恶创。久服轻

身。一名蛇米。生川谷及田野。

湿 幽墟。饥蛇凝恋。芎叶槎丫。蒿枝峭茜。百结同窠。双粒合片。蘼弱芜繁。令人目

黄 诗。苍榛 幽墟。李时珍曰。蛇虺喜卧于下。食其子。苏轼诗。饥蛇不汝放。李邕

妻温

氏表。岁时凝恋。韩保升曰。下湿地皆有。叶似小叶芎 。苏颂曰。三月生苗。作丛似蒿枝

。每枝有花头百余结同一窠。李时珍曰。其子两片合成。淮南子。乱人者。蛇床之与蘼芜

。张名由诗。令人心目 。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地肤子

内容:味苦寒。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一名地葵。

生平泽及田野。

星精散采。宛转沿涯。千心春满。独帚风斜。舌扪鸭 。眠起蚕沙。商秋敛实。沐浴光

华。

苏颂曰。星之精也。一名独帚。一名鸭舌草。八月 干成可采。土宿指南。一名千心草。

愈诗。宛转沿涯到深处。日华子曰。子色青。似一眠初起蚕沙之状。潘尼赋。商秋授气。

收华敛实。甄权曰。去热风可作汤沐浴。黄庭经。体生光华气香兰。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景天

内容:味苦平。主大热。火创身热。烦邪恶气。华。主女人漏下赤白。轻身明目。一名戒火。

一名慎火。生川谷。

枝折经旬。柔茎苒苒。气自含凉。功施止焰。寓秀庭除。栖芬屋广。火母名奇。丹砂就

敛。

寇宗 曰。折枝置土中。浇溉旬日便生。王粲赋。挺柔茎之苒苒。傅咸赋。气泠泠以含

凉。

范筠诗。止焰或有施。卞敬宗赞。寓秀闲庭。谢灵运赋。夕栖芬而气敷。苏颂曰。南北皆有

之。种于中庭。或盆置屋上。名医曰。一名火母。日华子曰。可 朱砂。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茵陈

内容:味苦平。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久服轻身。益气耐老。生邱陵阪岸上。

生生不息。陈陈相因。冬藏根蛰。春度萌伸。叶觅八角。饼荐三晨。 蠲黄湿。耳食仙

易。生生之谓易。礼。流而不息。汉书志。陈陈相因。陈藏器曰。此虽蒿类。经冬不死。

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雷 论。凡使须用叶有八角者。李时珍曰。淮扬人二月三日采茵陈

苗和粉作饼食之。史记年表。此与以耳食无异。名医曰。白兔食之仙。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杜若

内容:味辛微温。主胸隔。下逆气。温中。风入脑户。头痛多涕泪出。久服益精。明目轻身

。一名杜衡。生川泽。

葵状蘼馨。烟霏露 。幽 崇冈。素英绿叶。香逐马蹄。形猜鸭 。悦茂兹荣。金芝邻

接。

山海经。天帝之山有草焉。状如葵。臭如蘼芜。名曰杜衡。杜甫诗。露 思藤架。烟霏

想柱

丛。嵇康序。仰眺崇冈。俯察幽 。刘圻父诗。素英绿叶纷可喜。尔雅疏。杜土卤形如马蹄

。俗呼马蹄香。雷 论。鸭蹀草根相似。味效不同。谢 赋。览兹荣之茂悦。厕金芝于芳丛

。名医曰。一名若芝。杜甫诗。邻接意如何。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沙参

内容:味苦微寒。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久服利人。一名知母。生川谷。

文希志取。美识参形。尖长排齿。紫白悬铃。乳流 液。肺沃神醒。孕金伏火。风扇泠泠。

名医曰。一名文希。一名志取。一名识美。陶弘景曰。与人参主疗颇同。故有参名。李

时珍

曰。叶尖长如枸杞叶而小。有细齿。开小紫花。状如铃铎。亦有白花者。根茎皆有白汁。俗

名羊婆奶。束晰赋。 液濡泽。李咸用歌。风摇两拂精神醒。牛宏歌。孕金成德。李颀诗。

心穷伏火阳精丹。葛洪诗。洞阳泠泠风佩清。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白兔藿

内容:味苦平。主蛇虺蜂虿 狗。菜肉蛊毒注。一名白葛。生山谷。

捣药山端。思防凌触。衙聚潮蜂。溪盘雾蝮。螈狗攫腓。蛊蚕入腹。饮汁涂创。喜莫予

毒。

古歌诗。采取神药山端。白兔捣虾蟆丸。易。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云笈七签。遇物凌

触。

埤雅。蜂有两衙应潮。淮南子。 蛇游雾而动。左传。国人逐螈狗。春秋后语。徐之狗。攫

公孙子之腓。吴志传。虫入其腹。李 曰。煮汁饮。捣末敷诸毒。阿含经。涂创不贪其味。

左传。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予毒也已。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徐长卿

内容:味辛温。主鬼物百精蛊毒。疫疾邪恶气温疟。久服强悍轻身。一名鬼督邮。生山谷

言名名物。以作尔庸。寄怀幽石。别访仙踪。桑苗纤绕。柳叶 茸。蠲疫驱疟。不若不

逢。

家语。高辛生而自言其名。周礼。辨其名物。诗。以作尔庸。吴普曰。一名石下长卿。

苏颂

曰。一名别仙踪。韩保升曰。苗似小桑。苏恭曰。叶似柳两叶相当。繁钦赋。微条纤绕。李

商隐诗。垂柳碧 茸。李华赋。养命蠲疫。杨万里诗。不须杜句能驱虐。左传。川泽山林。

不逢不若。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石龙刍

内容: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气。小便不利淋闭。风湿鬼注恶毒。久服补虚羸。轻身。耳目

聪明。延年。一名龙须。一名草续断。一名龙珠。生山谷。

刍束游龙。抽簪孰绾。直插凫茈。别清鼠莞。织席增凉。翦须补满。九节多珠。洮 恒

产。

诗。生刍一束。曹植赋。宛若游龙。王勃诗。随兴欲抽簪。李时珍曰。俗名西王母簪。

状如

凫茈。苗直上。尔雅。鼠莞龙刍之小者。功用相同。韩保升曰。生茎如 。可为席。陆云诗

。芳浒增凉。唐书传李绩疾。帝自剪须以和药。名医曰。补内不足。痞满以九节多珠者良。

水经注。自洮 三百里中。地草遍是龙须。孟子。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薇衔

内容:味苦平。主风湿痹。历节痛。惊痫吐舌。悸气贼风。鼠 痈肿。一名糜衔。生川泽。

丛如茺蔚。瘥验鹿衔。有无风动。大小条芟。心平惊悸。气导和 。撮量三指。后饭无

苏恭曰。此草丛生似茺蔚。一名鹿衔鹿。有疾衔此草即瘥。有大小二种。水经注。魏与

锡山多生此草。有风不偃。

无风独摇。岐伯曰。病名酒风。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李时珍曰。后饭者。先服

药也。礼。无 言。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云实

内容:味辛温。主泄利肠 。杀虫蛊毒。去邪恶结气。止痛除热。华。主见鬼精物。多食令人

狂走。久服轻身通神明。生川谷。

绿荚黄华。实蕃平泽。粘刺空中。高丛累尺。坚裹纹斑。醒含粒白。祝哽 根。声通

嗌。

李时珍曰。三月开黄花。荚长三寸许。有子五六粒。黄黑斑纹。浓壳白仁。极坚有腥气。

中空有刺。韩保升曰。所在平泽有之。苏恭曰。丛生高五六尺。后汉书纪。祝哽在前陈旅吟

。根蔫鲜玉生汗。方言。 嗌。噎也。李时珍曰。根治骨哽及喉痛。

<目录>卷一上经

<篇名>王不留行

内容:味苦平。主金创。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久服轻身耐老。增寿。生山谷

行不俟驾。速甚邮传。荠根黄并。麦地青连。花开金剪。子玩珠圆。贯通脉络。乳窦溅

溅。

论语。不俟驾而行。孟子。速于置邮而传命。苏颂曰。根黄色如荠根。李时珍曰。多生

麦地

中。子生白。熟黑。正圆如细珠。日华子曰。一名剪金花。朱子序。脉络贯通。温庭筠歌

。乳窦溅溅通石脉。

下载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