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佛藏>正文

决定藏论--

时间:2024-12-04作者:关注古籍府免费领取阅读:26分类:佛藏
代找各种书籍

声明:本资源由古籍府(www.gujifu.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关注公众号:古籍府,可以免费全部下载完整版。

2决定藏论--

决定藏论三卷

大乘论

决定藏论三卷

梁三藏法师真谛译

  

决定藏论卷上

心地品之一

  智慧靡不通  于净更无治

  济世论世尽  顶礼最胜尊

  法如所说者  静地道为道

  未解此三法  世转如轮转

  圣僧住于法  过缚过余众

  十分八分八  果道道果故

  若诸大士夫。欲造论益无知人倒见疑者。所言利益。从正智生。言正智者。出决定藏论曰。本已说。地今广分别解此地义。善答问难。五识地心地经言。阿罗耶识普为种本。云何知有。此是如来藏说。故解节经偈云。

  盛识普种本  深细流如溢

  不为凡人说  恐生我见故

  郁陀南(梁言持散)

  执持本分明  种本非是事

  身受无识定  亦非气绝者

  以此八种因缘知有阿罗耶识。若离此识根有执持。实无此理。执持有五。一者阿罗耶识持先世业。复从现因后诸识生。如佛阿毗昙说。因根尘心业诸识得生。二者善不善等六识得生。三者于六识中若有一无记识。而独是执所摄持者。无有是处。四者诸识各依根生随生一识根有执持。余根应无。五者诸根数执持。义则不然。以此五义。因阿罗耶识是故诸根名有。执持本者从初诸识不得俱生。亦无是处。若人问言。有阿罗耶识诸识俱生。答曰。如是。汝言无者则为过失。何以故。有实义故。如阿含故。二识俱生。何以知之。如有一人欲得见闻。乃至于知诸识各各自根尘。心欲无异根尘无异。一识得生余者何妨。此为实义。阿含后说分明者。诸识不俱取境不了。若以心识与眼识等为伴取境。是则分明。何以故。曾行诸尘。然后追思多不明了。识识不俱意独缘故。不如缘现则易明了。识识俱故。故知俱生种本者。若离阿罗耶识眼等六识互为本者。则无是处。云何知耶。善识灭时不善心生。不善识灭善心复生。善不善灭无记心生。下界心灭中界识生。中界心灭上识即生。上识亦灭下心还生。有漏识灭无漏心生。无漏心灭有漏还生。故知六识不互为本。如次第心灭。于无数劫还更得生。故知阿罗耶识以为种本非是事者。诸识不俱则无此事。何以故。此有四事。一者器事。二者捉身事。三者言是我事。四者于尘事。如此四事念念俱生。若言一识于一念中知四事者。无有是处。言身受者。若离阿罗耶识有身受者。则无此义。云何知耶。犹如有人若实心作不实心作。要先思惟。若定心不定心诸受于身种种多生诸受得生。故知有阿罗耶识有无识定亦无此义。何以知之。若入无想定入无识定者。六识皆灭。此人应死。如佛所说。入无心定而识不灭。言非气绝者。若离阿罗耶识有气绝者。无有是处。云何知耶。如善恶二人临命终时。善人足冷暖上至顶。顶若冷时人命即灭。恶人死时从顶冷至足暖气灭时此人命终。意识常在身。阿罗耶识持身故。阿罗耶识灭而身即冷。便不觉触。此冷暖二事不由意识故。知有阿罗耶识。

  郁陀南。

  境界相赖起  更互为因缘

  得共相应生  与烦恼俱灭

下载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1.羯磨-曹魏-昙谛2025-01-03

2.羯磨--2025-01-03

3.鞞婆沙论--2025-01-03

4.禅源诸诠集--2025-01-03

5.禅要诃欲经--2025-01-03

6.禅要经--2025-01-03

7.禅行法想经--2025-01-03

8.禅秘要法经--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