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子藏>正文

忍经-元-吴亮

时间:2024-11-20作者:关注古籍府免费领取阅读:71分类:子藏
代找各种书籍

声明:本资源由古籍府(www.gujifu.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关注公众号:古籍府,可以免费全部下载完整版。

2忍经-元-吴亮

忍经

原序

忍乃胸中博闳之器局,为仁者事也,惟宽恕二字能行之。颜子云“犯而不校”,《书》云“有容德乃大”,皆忍之谓也。韩信忍于胯下,卒受登坛之拜;张良忍于取履,终有封侯之荣。忍之为义,大矣。惟其能忍则有涵养定力,触来无竞,事过而化,一以宽恕行之。当官以暴怒为戒,居家以谦和自持。暴慢不萌其心,是非不形于人。好善忘势,方便存心,行之纯熟,可日践于无过之地,去圣贤又何远哉!苟或不然,任喜怒,分爱憎,捃拾人非,动峻乱色。干以非意者,未必能以理遣;遇于仓卒者,未必不入气胜。不失之偏浅,则失之躁急,自处不暇,何暇治事?将恐众怨丛身,咎莫大焉!其视吕蒙正之不问姓名,张公艺九世同居,宁不愧耶?愚因暇类集经史语句,名曰《忍经》。凡我同志一寓目间,有能由宽恕而充此忍,由而至于仁,岂小补哉!

大德十年丙午闰月朔古杭蟾心吴亮序

正文

《易损卦》云:“君子以惩忿窒欲。”

《书》周公戒周王曰:“小人怨汝罟汝,则皇自敬德。”又曰:“不啻不敢含怒。”又曰:“宽绰其心。”

成王告君陈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也。”

哀公二十七年:知伯入南里门,谓赵孟入之。对曰:‘主在此。’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左传》:“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乎?”

《论语》:“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又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

又曰:“君子无所争。”

又曰:“君子矜而不争。”

曾子犯而不校。

戒子路曰:“齿刚则折,舌柔则存。柔必胜刚,弱必胜强。好斗必伤,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为上。”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又曰:“大直若屈,大智若拙,大辩若讷。”

又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又曰:“天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荀子曰:“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蔺相如曰:“两虎共斗,势不俱生。”

又曰:“非意相干,可以理谴,终身无喜悒之色。”

△细过掩匿

曹参为国相,舍后园近吏舍。日夜饮呼,吏患人,引参游园,幸国相召,按之。乃反,独帐坐饮,亦歌呼相应。见人细过,则掩匿盖覆。

△醉饱之过,不过吐呕

丙吉为相,驭史频罪,西曹曹罪之。吉曰:“以醉饱之过斥人,欲令安归乎?不过吐呕丞相东茵。”西曹第忍之。

△圯上取履

张良亡匿,尝从容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坠其履圯上。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强忍,下取履,因跪进。父以足受之,曰:“孺子可教矣。”

△出胯下

韩信好带长剑,市中有一少年辱之,曰:“君带长剑,能杀人乎?若能杀人,可杀我也;若不能杀人,从我胯下过”。韩信遂屈身,从胯下过。汉高祖在为大将军,信召市中少年,语之曰:“汝昔年欺我,今日可欺我乎?”少年乞命,信免其罪,与其一校官也。

△尿寒灰

韩安国为梁内史,坐法在狱中,被狱吏田甲辱之。安国曰:“寒灰亦有燃否?”田甲曰:“寒灰倘然,我即尿其上。”于后,安国得释放,任梁州刺史,田甲惊走。安国曰:“若走,九族诛之;若不走,赦其罪。”田甲遂见安国,安国曰:“寒灰今日燃,汝何不尿其上?”田甲惶惧,安国赦其罪,又与田甲亭尉之官。

△诬金

直不疑为郎同舍,有告归者,误持同舍郎金去,金主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舍,偿之。后告归者至,而归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

△诬裤

陈重同舍郎有告归宁者,误持邻舍郎裤去,主疑重所取,重不自申说,市裤以还。

△羹污朝衣

刘宽仁恕,虽仓卒未尝疾言剧色。夫人欲试之,趁朝装毕,使婢捧内羹翻污朝衣。宽神色不变,徐曰婢曰:“羹烂汝手耶?”

△认马

卓茂,性宽仁恭,爱乡里故旧,虽行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尝出,有人认其马。茂心知其谬,嘿解与之。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送马,谢之。茂性不好争如此。

△鸡肋不足以当尊拳

刘伶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曰:“鸡肋不足以当尊拳。”其人笑而止。

△唾面自干

娄师德深沉有度量,其弟除代州刺史,将行,师德曰:“吾辅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嫉也,将何求以自免?”弟长跪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师德愀然曰:“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五世同居

张全翁言,潞州有一农夫,五世同居。太宗讨并州,过其舍,召其长,讯之曰:“若何道而至此?”对曰:“臣无他,唯能忍尔。”太宗以为然。

△九世同居

张公艺九世同居。唐高宗临幸其家。问本末,书“忍”字以对。天子流涕,遂赐缣帛。

△置怨结欢

李泌、窦参器李吉甫为才,厚遇之。陆贽疑有党,出为明州刺史。贽之贬忠州,宰相欲害之,起吉甫为忠州刺史,使甘心焉。既至,置怨与结欢,人器重其量。

△鞍环不加罪

裴行俭尝赐马及珍鞍,令吏私驰马。马蹶鞍坏,惧而逃,行俭招还,云:“不加罪。”

△万事之中,忍字为上

唐光禄卿王守和,未尝与人有争。尝于案几间大书忍字,至于帏幌之属,以绣画为之。明皇知其姓字非时,引对曰:“卿名守和,已知不争。好书忍字,尤见用心。”奏曰:“臣闻坚而必断,刚则必折,万事之中,忍字为上”。帝曰:“善。”赐帛以旌之。

△盘碎,色不少吝

裴行俭初不都支遮匐,获镶环宝,不赀。番酋将士观焉。行俭因奢,遍出示坐者。有玛瑙盘二尺,文采粲然。军吏趋跌,盘碎,惶惧,叩头流血。行俭笑曰:“尔非故也。”色不少吝。

△不忍按

许围师为相州刺史,以宽治部,有受贿者,围师不忍按,其人自愧,后修饬,更为廉士。

△逊以自免

唐娄师德,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不能剧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所留。”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

△盛德所容

狄仁杰未辅政,娄师德荐之。后曰:“联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吾知吾不逮远矣。”

△含垢匿瑕

晋陈骞,沉厚有智谋,少有度量,含垢匿瑕,所在存绩。

△未尝见喜怒

唐贾耿,自朝归第,接对宾客,终日无倦。家人近习,未尝见其喜怒之色,古之淳德君子,何以加焉?

△语侵不恨

杜衍曰:“今之在位者,多是责人小节,是诚不恕也。”衍历知州,提转安抚,未尝坏一官员。其不职者,委之以事,使不暇惰;不谨者,谕以祸福,不必绳之以法也。范仲淹尝与衍论事异同,至以语侵杜衍,衍不为恨。

△释盗遗布

下载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