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资源由古籍府(www.gujifu.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关注公众号:古籍府,可以免费全部下载完整版。

太清中黄真经
释题
中黄真经者,
(中黄者,中天之君也。真者,得无为之身也。经者,为大道之径也。)
九仙君撰
(九仙者,天之真也。其位最崇,下管八天,上极真位,显两仪之成形。然大道之人,苞裹万景,含养天地,以慈爱为百行之源,以众善为资身之本;廓然洞达,存不舍之根;总察万行,无弃绝之智。是以出五明殿,入中和宫,放无极光,洞无极景。及与黄人论无极之义,显分圣教,须知无中不无,欲悟玄元,先了义趣。得之者同其生,失之者共其死。哀体内之莫测,病生灵之不悟。元气分散,随彼行之所生;体节分离,掩太阴之泉户。依余大教,必归云路。)
中黄真人注,
(中黄者,九天之尊。余始自人间,登于圣路,保养和气,深藏其精。虑中行未成,切厉精诚,然后用其慈愍,剪其痴怒,去舍万端,百灵潜护,永绝爱欲,阴神私助,然可服灵气,固真一,知神仙可学也。)
亦号曰《胎藏论》。
夫《胎藏论》者,盖以人类受形于圣路,保和于气母。阴阳交配,随行所成。骨肉以精血为根,灵识以元气为本。故有浅深、愚智、祸福不同。此经辨人伦之有形,明腹内之修养。穷本见末,寻苗识根。端明五脏,然可修身。用之以人,受之以法,守之以功。若亏是行,徒擅其能,亦不可学也。)
《胎藏论》者,盖九仙君兼真人之所集也。真人常观察元气,浩然凝结成质。育之以五脏,法五行以相应;明之以七窍,象七曜以昭晰。
(夫人腹内有五行之正气,顺之即无疾,逆之即为害。头应于天,足应于地。天欲得高,高即日月明;七窍欲得大,七窍大者道易成。为心气大,骨气大,和气大,节气大,此为神宅,修道易成,亦主有寿。)
其识潜萌,其神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