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佛藏>正文

显识论--

时间:2024-12-22作者:关注古籍府免费领取阅读:7分类:佛藏
代找各种书籍

声明:本资源由古籍府(www.gujifu.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关注公众号:古籍府,可以免费全部下载完整版。

2显识论--

显识论一卷

大乘论

显识论一卷

陈天竺三藏法师真谛译

  

显识论(从无相论出)

显识品

  一切三界但唯有识。何者是耶。三界有二种识。一者显识。二者分别识。显识者。即是本识。此本识转作五尘四大等。何者分别识。即是意识。于显识中分别作人天长短大小男女树藤诸物等。分别一切法。此识聚分别法尘。名分别识。譬如依镜色影色得起。如是缘显识。分别识得起。是分别若起。安立熏习力于阿梨耶识。由此熏力本识未来得生。缘此未来显识。未来分别识得起。以此因义。是故生死无有前后。为显此义。佛于解节经中。说偈言。

  显识起分别  分别起熏习

  熏习起显识  故生死轮转

  所言熏习者。一执着分别性。二观习真实性。以此二义故名熏习。第一熏习者。增长阿梨耶识。阿梨耶识被增长。具足诸能。能生六道受生诸识。以是义故生死圆满。第二熏习者。名观习真实性。此熏习能除执着分别性。是第一熏习被损坏故。阿梨耶识亦被损。阿梨耶识既被损。受生识亦被损。以阿梨耶识能生三界。由被损故得三界转。依此转依义具五种。如灭差别相中解说。显识者有九种。一身识。二尘识。三用识。四世识。五器识。六数识。七四种言说识。八自他异识。九善恶生死识。其次分别识有二种。一有身者识。二受者识前九识中。

  第一身识者。谓转作似身。是故识名身识。所言似者。如所执身相貌似身而非真实故名似身。此识能作相似身。名为身识。即是五根。余尘等八种识亦如是。即是唯识义也。所言身识者有五种。即眼根界等。是名身识通是五根。

  第二尘识有六种。***等乃至识尘。通名应受识。

  第三用识者。六种眼识界等即是六识。大论名为正受识。

  第四世识者有三种即三世。过去未来现在也。又生死相续不断故名世。

  第五器识者。大论名处识也略即器世界。谓外四大五尘。广即十方三界等。

  第六数识者。算计量度。

  第七四种言说识者。谓见闻觉知四种。一切言说不出此四。若不说见即说闻。觉知亦尔。

  第八自他异识者。谓依处各异六趣不同。依处者身也。六趣身谓自他异识。

  第九善恶趣生死识者。一切生死不离两道。善者人天。恶者四趣。此善恶道不离生死。即生即灭无停住故。

  又有身者。识者我见所覆。此识为我见贪爱所覆故受六趣生。此识为生死身。若有此识即有身识。此识若尽则生死身尽。我见生一切肉惑。贪爱生一切皮惑。故有生死身。若离爱我见即无皮肉烦恼。若无皮肉烦恼即无三界身故。身识受生死也。二受者识。意界名受者。识即三种意识。一谓阿梨耶识。是细品意识。恒受果报。不通善恶但是无覆无记。二陀那识。是中品意识。但受凡夫身果报。三者谓常所明意识。是粗品意识。通受善恶无记三性果。

  五识亦尔。此三品意识。通能受用果报。但今据兴废为言故。呼梨耶识为受者识。又梨耶识是凡夫所计我处。由陀那执梨耶识作我境。能执正是陀那故。七识是我见体故。分别识有二种。一有身识。二身者识。合名意根。大本染污根即陀那识。二次第缘意根体。即缘本识作我境。自出彼缘相彰。显识有九种。如上显识唯是梨耶。若是分别识则是陀那及意识。陀那分别我。意识分别万法。意识有三种分别。五识但有自性分别。熏习有四种方便。一忍二名三相四世第一法。一忍有二。一广二略。一切众生皆迷真实性。今修习先作广观次作略观。得入真实。所言广者即观四谛。苦集即是凡夫俗谛。灭道即圣人真谛。各有九种。观苦九分。即三界各有三世成九。又欲界一有。***四有。无***四有。故为九种。集谛九分。即是九结分者。灭此九结为九灭谛。道谛九分者。九次第三摩提即九次第定。次略观先观苦谛为八种者。观四大四名四大。即色阴四名即四阴。以为八种苦集有八者。即八邪乖八圣道。灭谛八种者。灭八邪即名八种灭。道谛八者。修八圣道以为道谛。次复略观苦为七。六趣及中阴。集七者。即是七使。七使者贪嗔痴慢疑见欲界。欲名欲使。色无***名为有使。合为七种使。灭七使名七种灭。道谛七者。即七觉分。次略观苦为六种。谓六种内入。集六种。谓六种贪爱即六尘生六种贪。灭六贪为六灭。道六者。六种出离界。一出离杀。他嗔修慈界。二出离逼恼嗔修悲界。三出离嫉妒嗔修喜界。四出离贪欲修舍界。五出离觉观熏修念出入息界。六出离无明惑修无我界。修此六种名出离界。

下载阅读全文

上一篇:078-药征续编

下一篇:显识论-陈-真谛

相关文章:

1.羯磨-曹魏-昙谛2025-01-03

2.羯磨--2025-01-03

3.鞞婆沙论--2025-01-03

4.禅源诸诠集--2025-01-03

5.禅要诃欲经--2025-01-03

6.禅要经--2025-01-03

7.禅行法想经--2025-01-03

8.禅秘要法经--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