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佛藏>正文

起信论注--

时间:2024-12-09作者:关注古籍府免费领取阅读:8分类:佛藏
代找各种书籍

声明:本资源由古籍府(www.gujifu.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关注公众号:古籍府,可以免费全部下载完整版。

2起信论注--

起信论注

  

  起信论注

  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 述曰。次下第二明正宗分。于中有二。初举益许说。后正解所说。此初也。言论曰者。简论异经辨能诠教。有法等者。举所诠法显有胜益(□简论异经辨能诠教者。答。论自别经自别。论则贱。论只是教 经则甚深理。所以此论各自别。所以言者简论异经。辨能诠教论只能诠教有法等者。举所诠法。论则能诠教。有法等者所诠道理。则名能诠所诠。此教则能诠理。已能诠教。教则能诠理。故云能诠所诠。有法能起摩诃衍是故应说。答。摩诃衍者。问。是众生大乘心。答。有众生于大乘能起信心。则是显能有大胜益事。是故□□者显能诠教。应头说也)。

  □能诠教有此所诠。一心二门三大等法。能起众生大乘信根。此能诠教决定应说。大乘信者。即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答。则信己性□。则信自许身中心真如□共佛一种则知心□□动无前境界。□中则能猛利永不转)此信决定能持能长自及余善故名信根(问。何名能持能长。答。若有众生信则能增长一切善行故名自及余善。犹如养一个小树。若养得根拔苗自成就故名能持能长)故名信根。

  论说有五分 述曰。次下第二正陈所说。于中有三。初举数总标。次依数列名。后依名辨相。此初也。

  论云何为五。至劝修利益分(最下文是也。为钝根举益劝修行也)述曰。此依数列名也 言不自起制必有由。名为因缘。彰别余段故称为分(问。有何由。答。夫事有因。是发起。因事发事□有一个人语。无事不语。皆有因缘。是发语)彰别余段故称为分者(一段一段义也。亦名一段□别义者个义则□个义则别)故名彰别余段故称为分 由致既兴略标纲要。令物生信(答。纲者大纲。望是一个要事故名纲要)名立义分。宗要既略。次宜广释令其生解。名解释分。依释生解。次宜起行。令起行故名修行信心分(修行信心下所谓四五行。信谓信根。本行谓五行及至观等是也)虽是行仪钝根懈慢举益劝修。名劝修利益分。

  论初说因缘分 述曰。次下第三依名辨相。别释五分即分为五。初因缘中复分为二。初标举分名。后别显其义。此初也。言因缘者。是所以义。所为义。发起义。是因缘义。

  论问有何因缘而造此论答曰是因缘有八种云何为八 述曰。下答有三。初举数总答。次依数辨义。后结答所问。此初也。

  论云何为八一者因缘总想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述曰。次下第二依数辨义。别辨八因即分为八。于中初一是总相因。其后七种是别相因。言总相者。有其三义 一通诸论而作所以(答。通诸论而作所者。次一段义通一切十二部经。总言谓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二通诸根而作所为。非唯彼不定聚故 三通诸分而作发起。非唯正作立义因故 解释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二者对治邪执。三者分别发趣道相。显示正义者。正释所立大乘法义。所显非邪故名正义。以教辨明故名显示正理。既陈情惑斯遣(答。若见道理情惑则除。答。情惑者则是妄相也。妄相情有理无故名情惑斯遣)第二对治邪执。二见妄著故名邪执(答。何名为邪执。一者人我执。二者法我执)以教令除名曰对治(答。对者可破坏故。可对治故。皆不可坏。问。何者是对治。答。我见人见皆妄执。妄执皆妄相。不可坏故。故名可破坏故)邪执既除依阶趣正故有第三发趣道相。本觉虚通目之为道(问。何者是本觉 答。本觉者根本真如。在凡时则是本觉。若知后成佛则名始觉。因之为道者。答。目亦名心眼。亦名定惠道者。则无分别平等一如)起行向之名为发趣(问。起行向之向何处去。答。只取无上菩提。过去佛亦行此道德成正觉。未来佛亦行此道德成正觉)趣之状名之为相。似教宣示名为分别。

下载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1.羯磨-曹魏-昙谛2025-01-03

2.羯磨--2025-01-03

3.鞞婆沙论--2025-01-03

4.禅源诸诠集--2025-01-03

5.禅要诃欲经--2025-01-03

6.禅要经--2025-01-03

7.禅行法想经--2025-01-03

8.禅秘要法经--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