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资源由古籍府(www.gujifu.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关注公众号:古籍府,可以免费全部下载完整版。

旧典备征 清 朱彭寿
●自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自序
●卷一
◎圣寿迈古
历代帝王御宇至五十年者,史册即不多觏。羲农之后,帝临魁八十年,帝承 六十年,帝榆罔五十五年,黄帝轩辕氏一百年,少吴金天氏八十四年,颛顼高阳 氏七十八年,帝喾高辛氏七十年,唐尧七十二年,又命舜摄位二十八年而殂,虞 舜五十年,夏不降五十九年,桀五十三年,殷中宗太戊七十五年,高宗武丁五十 九年,周昭王五十一年,穆王五十五年,平王五十一年,赧王五十九年,汉武帝 五十四年(按此外惟周之宣王、敬王、显王,蜀汉之后主,粱之武帝,唐之玄宗, 宋之仁宗,明之世宗、神宗,在位为较久,然均止四十余年)。至我朝圣祖六十 一年,高宗六十年,又内禅四年,两圣享国之永,不特后世所无,即三代时亦仅 见矣。
此外分藩者惟西周时鲁公伯禽五十三年,鲁炀公六十年,鲁魏公五十年,齐 庄公六十四年,卫武公五十五年。东周时楚武王五十一年,许穆公五十七年,邾 文公五十二年,杞桓公七十年,齐景公五十八年。战国时楚惠王五十一年,齐宣 王五十一年,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割据者惟宋时西夏崇宗五十三年、仁宗五十四 年为最久云。
又按三代以后,历代传国世次多至二十余主,少或数主,其中仅有在位数年 及不足一年者。惟我朝太祖天命十一年,太宗天聪九年、崇德八年,世祖顺治十 八年,圣祖康熙六十一年,世宗雍正十三年,高宗乾隆六十年,仁宗嘉庆二十五 年,宣宗道光三十年,文宗咸丰十一年,穆宗同治十三年,德宗光绪三千四年, 列圣临驭万方,均逾十年以外,亦为历代所无。
◎亲郡王封号考(举始封者及由袭爵晋封者,其无封号者另载于後) 景祖位下皇长子武功郡王礼敦(崇德元年四月追封)。
显祖位下皇孙郑亲王济尔哈朗(按济尔哈朗为皇三子舒尔哈齐之子,崇德元 年四月封,顺治十二年卒,谥曰献。馀见简亲王条下。世袭。凡封爵屡经降黜而 其后卒复原封者,仍按始封年月书之,后仿此)。
显祖皇曾孙简亲王济度(按济度为郑献亲王二子,顺治十四年五月由袭爵改 封,十七年卒,谥曰纯。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其裔孙袭简亲王丰讷亨,仍追复郑 亲王始封原号)。敏郡王勒度(按勒度为郑献亲王三子,顺治八年闰二月封,十 二年卒,谥曰简)。
太祖位下皇二子礼亲王代善(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五年卒,谥曰烈。馀见 康亲王条下。世袭)。皇七子饶馀亲王阿巴泰(顺治元年四月封郡王,三年卒, 康熙元年三月追晋亲王,谥曰敏)。皇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顺治元年十月封, 八年十月以罪赐死)。皇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崇德七年四月封,顺治七年卒, 八年二月追削封爵,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追复原封,谥曰忠。世袭)。皇十五子豫 亲王多铎(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六年卒,九年三月追降郡王,谥曰通,乾隆四 十三年正月追复亲王原封。馀见信郡王条下。世袭)。
太祖皇曾孙衍禧郡王罗洛宏(按罗洛宏为克勤郡王子,顺治元年十月由袭爵 改封,三年卒,谥曰介)。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按勒克德浑为颖毅亲王子,顺治 五年九月封,九年卒,谥曰恭惠。世袭)。康亲王杰书(按杰书为巽简亲王子, 顺治十六年十二月由袭爵改封,康熙三十六年卒,谥曰良。乾隆四十三年正月, 其裔孙袭康亲王永恩,仍追复礼亲王始封原号)。僖郡王岳希(按岳希为安和亲 王三子,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封,三十九年十二月降镇国公)。勤郡王岳端(按岳 端为安和亲王四子,康熙二十三年正月封,二十九年二月降贝子)。
太祖皇玄孙平郡王罗可铎(按罗可铎为衍禧介郡王子,顺治八年二月由袭爵 改封,康熙二十一年卒,谥曰比。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其裔孙袭平郡王庆恒,仍 追复克勤郡王始封原号)。
太宗位下皇长子肃亲王豪格(崇德元年四月封,顺治五年三月坐事削,寻卒 于狱,八年正月追复原封,谥曰武。馀见显亲王条下。世袭)。皇五子承泽亲王 硕塞(顺治八年闰二月封,十一年卒,谥曰裕。馀见庄亲王条下)。皇十一子襄 亲王博穆博果尔(颇治十二年十二月封,十三年卒,谥曰昭)。
太宗皇孙显亲王富绶(按富绶为肃武亲王三子,顺治八年二月由袭爵改封, 康熙八年卒,谥曰懿。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其裔孙袭显亲王蕴著,仍追复肃亲王 始封原号)。温郡王猛峨(按猛峨为肃武亲王四子,顺治十四年正月封,康熙十 三年卒,谥曰良)。庄亲王博果铎(按博果铎为承泽裕亲王子,顺治十二年六月 由袭爵改封,雍正元年卒,谥曰靖。世袭)。惠郡王博翁果诺(按博翁果诺为承 泽裕亲王二子,康熙四年正月封,二十三年五月坐事削)。
世祖位下皇二子裕亲王福全(康熙六年正月封,四十二年卒,谥曰宪)。皇 四子荣亲王(早薨,未命名,追赠年月失考)。皇五子恭亲王常宁(康熙十年正 月封,四十二年卒)。皇七子纯亲王隆禧(康熙十三年正月封,十八年卒,谥曰 靖)。
圣祖位下皇长子直郡王允礻是(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封,四十七年十一月坐事 削,雍正十二年卒,赠贝子)。皇二子理亲王允礻是(原封皇太子,坐事废斥, 雍正二年卒,追封亲王,谥曰密)。皇三子诚亲王允祉(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 雍正八年五月坐事削,十年卒,赠郡王,谥曰隐)。皇四子雍亲王(康熙四十八 年十月封,是为世宗)。皇五子恒亲王允棋(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雍正十年卒, 谥曰温)。皇七子淳亲王允礻是(雍正元年四月封,八年卒,谥曰度)。皇八子 廉亲王允礻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封,雍正三年十二月坐事削)。皇十子敦郡 王允礻是(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雍正二年四月坐事削,乾隆六年卒,赠贝子)。 皇十二子履亲王允礻是(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封,乾隆二十八年卒,谥曰懿)。皇 十三子怡亲王允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封,雍正八年卒,谥曰贤。世袭)。皇 十四子恂郡王允礻是(乾隆十三年正月封,二十年卒,谥曰勤)。皇十五子愉郡 王允礻是(雍正八年二月封,九年卒,谥曰恪)。皇十七子果亲王允礼(雍正六 年二月封,乾隆三年卒,谥曰毅)。皇二十一子慎郡王允禧(雍正十三年十一月 封,乾隆二十三年卒,谥曰靖)。皇二十四子П亲王允秘(雍正十一年正月封, 乾隆三十八年卒,谥曰恪)。
世宗位下皇四子宝亲王(雍正十一年二月封,是为高宗)。皇五子和亲王弘 画(雍正十一年正月封,乾隆三十五年卒,谥曰恭)。
世宗皇孙和亲王永璧(按永璧为和恭亲王子,原封辅国公,乾隆三十五年十 月晋封,三十七年卒,谥曰勤)。
高宗位下皇长子定亲王永璜(乾隆十五年三月追封,谥曰安)。皇三子循郡 王永璋(乾隆二十五年七月追封)。皇四子履亲王永璜(按:永璜出嗣履懿亲王 后,原袭郡王,乾隆四十二年卒,谥曰端,嘉庆四年三月追晋亲王)。皇五子荣 亲王永琪(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三十一年卒,谥曰纯)。皇六子质亲王永璜 (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封,五十五年卒,谥曰庄)。皇七子哲亲王水琮(嘉庆四年 三月追封,谥曰悼愍)。皇八子仪亲王永璇(嘉庆四年正月封,道光十二年卒, 谥曰慎)。皇十一子成亲王永璜(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封,道光三年卒,谥曰哲)。 皇十五子嘉亲王(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封,是为仁宗)。皇十七子庆亲王永璜(嘉 庆二十五年三月封,寻卒,谥曰僖)。
高宗皇孙定亲王绵恩(按绵恩为定安亲王二子,原袭郡王,乾隆五十八年十 二月晋封,道光二年卒,谥曰恭)。荣郡王绵亿(按绵亿为荣纯亲王子,原袭贝 勒,嘉庆四年正月晋封,二十年卒,谥曰恪)。
高宗皇玄孙定亲王载铨(按:载铨为定端亲王子,原袭郡王,咸丰四年卒, 追晋亲王,谥曰敏)。
文宗位下皇二子悯郡王(早薨,未命名,咸丰十一年十二月追封)。
其封赠亲郡王而无封号者:
景祖位下皇二子郡王额尔衮(顺治十年五月追封,谥曰慧哲)。皇三子亲王 界堪(顺治十年五月追封,谥曰宣献)。
显祖位下皇三子亲王舒尔哈齐(顺治十年五月追封,谥曰庄)。皇四子郡王 雅尔哈齐(顺治十年五月追封,谥曰通达)。
太祖位下皇孙亲王劳亲(顺治六年十月封,八年坐事削)。 太祖皇曾孙郡王精济(按精济为礼烈亲王五子祜塞之子,顺治三年六月封, 六年卒,谥曰怀愍)。郡王塔尔纳(按塔尔纳为端重定亲王二子,顺治十四年正 月封,三月卒,谥敏思,十六年十月追削爵谥)。
圣祖位下皇二十三子郡王允祁(乾隆四十九年由贝勒加郡王品级,五十年卒, 谥曰诚)。
世宗位下皇长子亲王弘晖(雍正十三年十一月追封,谥曰端)。皇子亲王福 惠(雍正十三年十一月追封,谥曰怀)。
宣宗位下皇长子郡王奕纬(道光三十年正月追封,谥曰隐志)。
◎三公三孤
公孤之设,肇自成周,汉晋以来,建置靡定,唐以后则有官无职,专以加大 臣之位高望重者。
按本朝大臣加太师者:遏恪僖必隆(康熙七年)、鳌辅政拜。(同上)
赠太师者:佟忠列养正(雍正元年)、佟襄勤图赖(同上)、图文襄海(同 上)、顾文端八代(雍正十三年)、福文端敏(乾隆六十年由大傅赠)、奉文勤 宽(嘉庆二年)、杜文正受田(咸丰二年)。
加太保者:党相国崇雅(顺治十二年)、冯文敏铨(顺治十三年)、隆尚书 科多(雍正元年)、马文穆齐(同上)、年总督羹尧(同上)、张文和廷玉(乾 隆四年)、傅文忠恒(乾隆十三年)、董文恭诰(嘉庆十七年)、庆文恪桂(同 上)、宝文庄兴(道光二十八年。按:宣统三年十月大学士世续、徐世昌均授太 保,此以国家多难,特授此职以辅弼圣躬,与寻常加衔者不同,谨志于此)。
加少师者:车文端克(顺治十四年)、额文恪色赫(顺治十六年)、卫文清 周祚(顺治十七年)、胡相国世安(顺治十八年)。
赠少师者:吴顺恪六奇(康熙四年由少傅赠)、巴敏壮哈纳(康熙八年由少 傅赠)、张襄壮勇(康熙二十三年由少傅赠)。
加少傅者:田毅勇雄(顺治十二年)、巴敏壮哈纳(同上)、宁文毅完我 (顺治十三年)、刘勤僖昌(同上)、刘相国正宗(顺治十四年)、巴大臣哈 (同上)、成相国克巩(顺治十六年)、吴顺恪六奇(康熙三年)、吴额驸应熊 (康熙七年)、张襄壮勇(康熙十五年)、王文靖熙(康熙四十年)。
赠少傅者:石忠勇廷柱(顺治十八年由少保赠)、杨敏壮捷(康熙二十九年 由少保赠。或作太傅,误)、许提督贞(康熙三十四年)、徐文穆本(乾隆十二 年)。
◎状元宰相
本朝状元官大学士者:
顺治丙戌山东聊城傅以渐(武英殿)、丁亥江苏武进吕宫(弘文院)、己亥 江苏昆山徐元文(文华殿)。
乾隆丁巳江苏金坛于敏中(文华殿)、己未广东番禺庄有恭(协办)、戊辰 浙江会稽梁国治(东阁)、辛巳陕西韩城王杰(东阁)、戊戌江西大庾戴衢亨 (体仁阁)、癸丑江苏吴县潘世恩(武英殿)。
道光丁未直隶南皮张之万(东阁)。
同治壬戌江苏嘉定徐甫阝(协办)、甲戌江苏元和陆润庠(东阁)。
◎汉大学士人数
安徽五人:桐城张英(文华殿)、桐城张廷玉(保和殿)、歙县曹振镛(武 英殿)、合肥李鸿章(文华殿)、寿州孙家鼐(武英殿)。
江西五人:高安朱轼(文华殿)、南昌彭元瑞(协办)、大庾戴衢亨(体仁 阁)、大庾戴均元(文渊阁)、德化李鸿宾(协办)。
福建三人:南安洪承畴(武英殿)、安溪李光地(文渊阁)、漳浦蔡新(文 华殿)。
湖北五人:孝感熊赐履(东阁)、江夏吴正治(武英殿)、大冶余国柱(武 英殿)、汉阳叶名琛(体仁阁)、襄阳单懋谦(体仁阁)。
湖南六人:茶陵彭维新(协办)、祁阳陈大受(协办)、长沙刘权之(体仁 阁)、湘乡曾国藩(武英殿)、湘阴左宗棠(东阁)、善化瞿鸿礻几(协办)。
河南三人:商邱宋权(国史院)、永城李天馥(武英殿)、商城周祖培(体 仁阁)。
山东十五人:德州谢升(秘书院)、安邱刘正宗(文华殿)、掖县张端(国 史院)、聊城傅以渐(武英殿)、益都孙廷铨(秘书院)、益都冯溥(文华殿)、 武定李之芳(文华殿)、泰安赵国麟(文华殿)、诸城刘统勋(东阁)、诸城刘 墉(体仁阁)、济宁孙玉庭(体仁阁)、德州卢荫溥(体仁阁)、潍县陈官俊 (协办)、滨州杜受田(协办)、黄县贾桢(武英殿)。
陕西四人:宝鸡党崇雅(国史院)、韩城王杰(东阁)、蒲城王鼎(东阁)、 朝邑阎敬铭(东阁)。
四川三人:井研胡世安(秘书院)、遂宁张鹏翮(武英殿)、华阳卓秉恬 (武英殿)。
广东三人:番禺庄有恭(协办)、花县骆秉章(协办)、南海戴鸿慈(协办)。
广西一人:临桂陈宏谋(东阁)。
◎大将军
本朝开国之初,凡兴大师,辄授王公大臣为大将军,以任征伐。自乾隆以来, 此职始不轻授。殆以雍正一朝,如年羹尧、马尔赛辈,或功成骄恣,或贻误戎机, 朝廷鉴于用人之难,故不得不慎其选欤。今按曾任大将军者:
崇德三年八月,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贝勒岳托为扬威大将军(分道 伐明)。七年十月,贝勒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伐明,克兖州、顺德、河间三府 而还)。
康熙十二年十二月,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征吴三桂)。十三 年六月,贝勒尚善为安远靖寇大将军(赴岳州,十七年八月卒于军)。康亲王杰 书为奉命大将军(讨耿精忠)。贝勒洞鄂为定西大将军(赴四川)。九月,简亲 王喇布为扬威大将军(赴江宁)。安亲王岳乐为定远平寇大将军(赴江西)。十 四年正月,平南王尚之孝为乎南大将军(征潮州叛将刘进忠)。三月,信郡王鄂 札为抚远大将军(征察哈尔)。十五年二月,大学士图海为抚远大将军(征陕西)。 十七年八月,贝勒察尼为安远靖寇大将军(代尚善镇岳州)。九月,平南王尚之 信为奋武大将军(由永兴进定广西)。十八年十一月,贝子彰泰为定远平寇大将 军(代岳乐由湖南征贵州)。十九年九月,都统赖塔为征南大将军(由广西南宁 进定云贵)。二十九年七月,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 军(裕王出古北口,恭王出喜峰口,会征噶尔丹)。三十四年十一月,领侍卫内 大臣费扬古为抚远大将军(征噶尔丹)。三十五年五月,领侍卫内大臣马思喀为 平北大将军(追剿噶尔丹)。五十七年十月,皇十四子允礻题为抚远大将军(征 西藏)。六十一年十一月,辅国公延信署抚远大将军(代允礻题)。
雍正元年十月,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征青海)。七年三月,领侍 卫内大臣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川陕总督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傅出北路,岳出 西路,会征准噶尔)。九年七月,大学士马尔赛为抚远大将军(往归化城办理喀 尔喀防守事宜)。十一月,康亲王崇安署抚远大将军(代马尔赛)。顺承亲王锡 保为靖边大将军(代傅尔丹)。十年七月,署陕西总督查郎阿署宁远大将军(代 岳钟琪)。十一年七月,平郡王福彭为定边大将军(征噶尔丹策零)。十三年十 一月,领侍卫内大臣一等公庆复为定边大将军(代福彭)。
乾隆五十七年三月,协办大学士、两广总督福康安为大将军(征廓尔喀。原 授将军,征文则加大字)。
咸丰三年九月,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办理京师团防)。
其有以将军出征而不称大者:
顺治四年十一月,礼部侍郎陈泰为靖南将军(征福建)。五年四月,都统刘 之源、都统佟图赖,俱为定南将军(驻防宝庆)。都统李国翰为定西将军(驻防 汉中)。九年九月,扩军统领阿尔津为定南将军(征广东未定州县,十月改安西 将军,镇汉中。十二月又改定南将军,征湖南辰、常逆贼)。十一月,都统卓罗 为靖南将军(征广东未定州县)。十年五月,副都统喀喀木为靖南将军(代卓罗)。 十一年五月,都统杨麒祥为平南将军(驻防杭州)。六月,都统珠玛喇为靖南将 军(代喀喀木)。十三年五月,都统石廷柱为镇海将军(驻防京口)。十二月, 都统赵国祚为平南将军(驻防杭州)。十四年十二月,都统卓布泰为征南将军 (由广西进取贵州)。十五年十二月,都统明安达哩为安南将军(驻防贵州)。 十六年七月,内大臣达素为安南将军(赴江宁征郑成功)。十七年七月,都统罗 托为安南将军(代达素)。八月,领侍卫内大臣爱星阿为定西将军(征李定国)。 十八年□月,前两广总督王国光为镇海将军(驻防潮州)。十月,都统济席哈为 靖东将军(征山东土贼于七)。
康熙二年八月,都统穆里玛为靖西将军,都统图海为定西将军(会剿郧、襄 流贼)。九月,都统噶褚哈为镇西将军(镇西安)。三年七月,福建水师提督施 琅为靖海将军(征台湾)。十二年十二月,都统叶赫为安西将军(征四川)。十 三年正月,都统尼雅翰为安南将军(镇安庆)。都统锡卜臣为镇西将军(镇西安)。 三月,内大臣华善为安南将军(防守镇江)。内大臣希尔根为定南将军(赴江西 讨逆藩耿精忠)。四月,都统拉哈达为扬威将军(驻防兖州,六月调赴杭州)。 领侍卫内大臣阿密达为扬威将军(驻守江宁)。都统赍塔为平寇将军(赴浙江剿 御耿逆)。副都统根特为平寇将军(赴广东会剿孙延龄,八月卒于军)。六月, 护军统领察哈泰为镇东将军(代拉哈达)。贝子傅喇塔为宁海将军(征浙江台州)。 八月,尚书哈尔哈齐为平寇将军(代根特)。九月,内大臣坤巴图鲁为振武将军 (驻防汝宁)。十四年二月,副都统鄂泰为建威将军(驻太原,防守汾州)。前 锋统领穆占为安西将军(征秦州平凉)。三月,西安将军佛尼埒为振武将军(援 汉中)。都统毕力克图为平逆将军(驻大同)。甘肃提督张勇为靖逆将军(讨王 辅臣)。四月,内大臣佟国纲为安北将军(镇宣化)。五月,贝勒察尼为靖寇将 军(援谷城)。副都统乌丹为建威将军(镇大原)。七月,都统噶尔汉为镇安将 军(驻守河南)。十月,吏部侍郎舒恕为镇南将军(援广东)。十五年二月,都 统毕力克图再为平逆将军(镇宁夏)。四月,内大臣华善为平寇将军(统辖江南 满蒙诸兵)。九月,都统穆占为征南将军(征湖南)。十六年二月,都统鄂纳为 讨逆将军(赴岳州)。三月,署副都统莽依图为镇南将军(由江西进征广东,十 九年八月卒于军)。六月,侍郎舒恕为安南将军(驻守南安)。七月,广西巡抚 傅弘烈为抚蛮灭寇将军(定广西)。十七年三月,内大臣华善为定南将军(驻守 茶陵)。八月,贝子彰泰为抚远将军(驻守岳州)。十八年十二月,湖广总督蔡 毓荣为绥远将军(总统绿旗兵,由辰沅进征云贵)。十九年八月,都统贝勒为镇 南将军(代莽依图)。十一月,署西安将军佛尼埒为建威将军(会剿永宁贼匪)。 二十年三月,都统吉哈礼为宣威将军(会剿建昌贼匪)。二十七年六月,都统瓦 岱为振武将军(征湖广叛兵夏逢龙)。三十年正月,都统瓦岱为定北将军(驻张 家口)。三十二年正月,领侍卫内大臣郎坦为昭武将军(驻甘州)。五月,领侍 卫内大臣费扬古为安北将军(驻归化城)。三十六年正月,领侍卫内大臣马斯喀 为昭武将军(驻守宁夏)。五十六年三月,吏部尚书富宁安为靖边将军领侍卫内 大臣傅尔丹为振武将军(富由巴尔库尔,傅由阿尔台,会剿准噶尔)。□月,都 统祁里德为征西将军(会剿准噶尔)。五十九年正月,都统延信为平逆将军(征 西藏)。二月,扩军统领噶尔弼为定西将军(自拉里会征西藏)。
雍正二年正月,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奋威将军(与年羹尧会征青海)。四年六 月,都统巴赛为振武将军(赴阿尔台军营)。十年五月,侍郎武格为扬武将军 (统辖巴尔库尔满兵)。十三年五月,贵州提督哈元生为扬威将军(剿古州苗匪)。
乾隆十九年十二月,领侍卫内大臣班第为定北将军,陕甘总督永常为定西将 军(班出北路,永出西路,会征准噶尔)。二十年九月,都统衔参赞大臣策楞为 定西将军(剿捕阿睦尔撤纳,旋以参赞大臣扎拉丰阿代之,十一月策楞复任)。 二十一年十一月,定边右副将军达尔党阿为定西将军(代策楞)。二十二年正月, 喀尔喀亲王成衮扎布为定边将军(办理巴里坤军务)。十二月,户部尚书兆惠为 定边将军(征逆回霍集占)。二十三年二月,兵部尚书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征 回部)。七月,工部尚书纳穆扎尔为靖逆将军(代雅尔哈善)。三十七年十一月, 大学士温福为定边将军(征金川)。三十八年八月,礼部尚书阿桂为定西将军 (征金川)。
道光六年七月,大学士长龄为扬威将军(征逆回张格尔)。二十一年正月, 领侍卫内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办理广东军务)。九月,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奕 经为扬威将军(办理浙江军务)。二十七年八月,陕甘总督布彦泰为定西将军 (办理喀什噶尔军务)。
◎经略
顺治十年五月,洪承畴以大学士经略湖广、两广、云贵军务。
康熙十三年二月,莫洛以大学士经略陕西军务。
雍正十年七月,鄂尔泰以大学士经略陕甘军务。十三年十月,张广泗以湖广 总督经略苗疆军务。
嘉庆四年正月,勒保以四川总督经略川陕楚三省军务,七月,明亮以都统代 勒保经略三省军务,八月,额勒登保以都统(寻擢领侍卫内大臣)。代明亮经略 三省军务。
◎提督加将军封号
康熙一朝,于直省提督之战绩茂著或治军有方者,往往特授将军封号,以示 优异。如陕西提督王进宝(十五年八月加奋威将军。按十四年三月,甘肃提督张 勇曾加靖逆将军,此为讨伐王辅臣时所授职衔,非封号也。已见前将军条内)、 福建提督杨捷(十七年□月加昭武将军)、宁夏提督赵良栋(十八年十月加勇略 将军)、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二十二年九月,加靖海将军。按施琅先于康熙三年 以靖海将军征台湾,至是复加为封号)、甘肃提督孙思克(三十一年十一月加振 武将军)、湖广提督徐治都(三十三年六月加镇平将军)、贵州提督李芳述(四 十五年四月加镇远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英(四十六年五月加威略将军)、陕 西提督潘育龙(四十八年八月加镇绥将军),皆一时异数云。(按通礼,凡提督 加将军封号者,遇朝祭大典,与将军、总督列第一班,其寻常提督则仅列第二班 巡抚、副都统之次云。)
◎提镇改授督抚
由提镇改任封疆者(举实任者,其暂署者不录):
顺治二年七月,土国宝以江南总兵授江宁巡抚。五年四月,李国英以四川成 都镇总兵授四川巡抚(后擢四川总督)。九年七月,祖泽润以江南提督授湖广、 四川总督。
康熙十九年正月,赵良栋以宁夏提督授云贵总督。四十五年五月,梁鼐以福 建提督授闽浙总督。四十五年十二月,赵弘灿以广东提督授两广总督(后擢兵部 尚书)。四十八年七月,音泰(音一作殷)以甘肃提督授川陕总督。五十二年四 月,额梭特以湖广提督授湖广总督。五十三年十二月,杨琳以福建提督授广东巡 抚(后擢两广总督)。五十五年九月,李树德以山东登州镇总兵授山东巡抚(后 擢福州将军)。
乾隆九年二月,黄廷桂以四川提督授四川总督(后官至大学士)。四十三年 二月,桂林以四川提督授两广总督。
嘉庆二年九月,鄂辉以湖广提督授云贵总督。九年十二月,长龄以古北口提 督授安徽巡抚(后官至大学士)。
道光四年八月,武隆阿以直隶提督授江西巡抚(后调山东)。八年正月,杨 遇春以固原提督授陕甘总督。
同治三年五月,杨岳斌以福建提督授陕甘总督。
光绪十年九月,刘铭传以开缺直隶提督授福建巡抚。十一年五月,张曜以广 东提督授广西巡抚(后调山东)。
(按:由提督擢宰辅及尚书者:雍正三年七月,高其位以江南提督授大学士。 六年十月,路振杨以固原提督授兵部尚书。乾隆十三年十一月,瑚宝以固原提督 授兵部尚书。附记于此。)
●卷二
◎封爵考
(举立爵者及由袭爵晋封者,止载封爵年月,其因事削黜不复详注。爵有升 降,则于最高及所终之等互载之。)
本朝异姓封王者:吴三桂(顺治元年五月,平西,康熙元年晋封亲王)、孔 有德(顺治六年五月,定南)、耿仲明(顺治六年五月,靖南)、尚可喜(顺治 六年五月,平南,康熙十四年正月晋封亲王)、孙可望(顺治十四年十二月,义)。
赠王者:扬古利(崇德二年正月由超品公赠)、黄芳度(一等海澄公黄梧子, 康熙十五年三月由袭爵赠)、傅恒(嘉庆元年五月由一等忠勇公追赠)、福康安 (嘉庆元年五月由嘉勇忠锐贝子赠)。
封超品公者:扬古利(天聪八年五月,后赠王。崇德中子塔瞻降袭一等公, 英诚)。
封一等公者:图赖(顺治三年五月,雄勇)、谭泰(顺治八年闰二月)、遏 必隆(二等公图尔格弟,顺治九年正月由袭爵晋封。康熙六年七月复于原封一等 公外加封)、衮布(三等公和硕图孙,顺治九年正月由袭爵晋封。康熙中从子增 寿仍袭三等)、额尔克戴青(三等子恩格德尔子,顺治九年七月由袭爵晋封,后 降二等)、索尼(康熙六年闰四月于原封一等伯外加封)、黄梧(康熙六年五月, 海澄)、鳌拜(康熙六年七月于原封二等公外加封,超武)、噶布喇(康熙十三 年十二月,承恩)、佟国维(康熙二十八年七月,承恩)、费扬古(三等伯鄂硕 子,康熙三十六年七月由袭爵以军功晋封。后其子陈泰降袭一等侯,昭武)、臼 启(雍正元年二月,承恩)、年遐龄、年羹尧(均雍正二年三月)、五格(雍正 十三年十月,承恩)、凌柱(雍正十三年十一月,承恩)、讷亲(二等公图尔格 从孙,雍正十三年十二月由袭爵晋封)、富文(乾隆十三年五月,承恩)、傅恒 (乾隆十四年正月,忠勇,后追封郡王)、班第(乾隆二十年五月,诚勇)、萨 喇尔(乾隆二十年五月,超勇。寻削,后封二等伯)、策楞(乾隆二十一年二月, 旋撤)、兆惠(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武毅谋勇)、明瑞(一等承恩公富文子, 乾隆二十四年三月由袭爵以军功加号毅勇,三十三年正月加号诚嘉)、阿里衮 (二等果毅公图尔格从孙,乾隆二十四年三月由袭爵以军功晋封)、丰伸额(一 等果毅公阿里衮子,乾隆四十一年正月由袭爵以军功加号继勇)、阿桂(乾隆四 十一年正月,诚谋英勇)、福康安(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嘉勇。五十八年五月 加号忠锐。六十年十月晋封贝子,后赠郡王)、孙士毅(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 谋勇。寻削,后封三等男,赠公)、海兰察(乾隆五十七年九月,超勇)、勒保 (嘉庆三年八月。寻削,后封一等伯,赠侯)、和┞(嘉庆三年八月,忠襄)、 长龄(道光十七年十一月,威勇)、德懋(同治元年三月,承恩)。
赠一等公者:费英东(顺治十六年正月由三等子追封三等公,乾隆四十三年 追晋,信勇)、佟图赖(康熙十六年八月由三等子赠,承恩)、西哈(康熙三十 六年)、图海(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由三等公追晋,忠达)、佟养正(雍正元年 四月,承恩)、额布根、额参、魏武(均雍正元年二月,承恩)、费扬古(雍正 元年三月,承恩)、赍塔(雍正五年十月由赠一等男追晋,褒绩)、透讷、巴图 鲁布克查(均雍正十三年十月,承恩)、额宜腾、吴禄(均雍正十三年十一月, 承恩)、音德(二等公图尔格弟子,乾隆元年由袭爵赠)、李荣保(乾隆二年十 二月,承恩)、哈什屯、米思翰(均乾隆十三年五月,承恩)、讷尔布(乾隆十 五年八月,承恩)、和琳(嘉庆元年九月由一等宣勇伯赠)、恭保(嘉庆六年四 月,承恩)、庆祥(赠三等义烈公纳穆扎尔孙,道光六年九月由袭爵赠)。
封二等公者:英俄尔岱(一作英古尔代,顺治四年六月)、鳌拜(顺治九年 二月,后于原封外加封一等公)、额尔克戴青(顺治十一年由一等公降)、罗璧 (一等伯程尼叔父,顺治十二年七月以世职兼袭爵并封)。
赠二等公者:图尔格(顺治九年正月由三等公赠,果毅)。
封三等公者:和硕图(三等子何和哩子,天聪二年由袭爵以军功晋封,勇勤)、 武纳格(一作吴讷黑,天聪八年五月)、图尔格(崇德八年十月,后追晋二等)、 阿山(顺治二年三月,后降一等子)、宗室拜音图(顺治三年五月)、图海(康 熙十五年八月,后追晋一等)、岳钟琪(雍正二年三月封,十年削,乾隆十四年 三月复封,威信)、玛木特(乾隆二十年五月,信勇)、花沙布、盛住(均嘉庆 四年四月,承恩)、额勒登保(嘉庆十年八月,威勇)、德楞泰(嘉庆十四年正 月,继勇)、恭阿拉(嘉庆十七年十二月,承恩)、广科、照祥(均咸丰十一年 十二月,承恩)、崇绮(同治十三年六月,承恩)、桂祥(光绪十四年十月,承 恩)。
赠三等公者:何和哩(天聪中由三等子赠)、多尼库鲁格(崇德七年由一等 子赠,建烈)、陈福(康熙十四年十二月由三等男赠。一作赠三等子者,误。子 世琳袭三等子)、恩格德尔(雍正七年正月由三等子赠,奉义。乾隆九年其裔孙 降袭一等侯)、纳穆扎尔(乾隆二十四年四月由一等伯赠,义烈)、清泰(乾隆 六十年十二月,承恩)、和尔经额(嘉庆元年二月,承恩)、嗣兴武士宜(均嘉 庆四年四月,承恩)、爱星阿、常安(均嘉庆四年五月,承恩)、布彦达赍(道 光元年九月,承恩)、富泰(道光三十年十一月,承恩)、兴德、昆山、花良阿 (均咸丰□年□月,承恩)、颐龄(咸丰□年□月,承恩)、明山、祺昌、策普 坦、福克精阿、穆扬阿、吉朗阿、景瑞、惠徵(均同治元年八月,承恩)。
封公不言等者:额亦都(崇德元年由一等子赠)、沈志祥(崇德四年十月, 续顺)、郑成功(顺治十年五月,海澄)、白文选(康熙元年十一月,承恩)、 孙徵灏(义王孙可望予,康熙十一年七月降袭,慕义)、郑克爽(郑成功子,康 熙二十二年十二月仍授公衔)、孙士毅(嘉庆元年七月由三等男赠,孙均袭封伯)。
封一等侯者:伊尔德(顺治十四年九月。雍正初其裔孙降袭二等伯,宣义)、 张勇(康熙十五年八月,靖逆)、田象坤(二等侯田雄弟子,康熙二十五年七月 由袭爵以军功晋封)、朱之琏(雍正二年十二月,延恩)、富宁安(雍正五年正 月)、讷苏肯(乾隆十五年八月,承恩)、富德(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成勇靖 远)、福长安(嘉庆三年八月)、杨芳(道光十三年九月,果勇。后降二等)、 杨遇春(道光十五年五月,昭勇)、恩德(咸丰□年□月,承恩)、曾国藩(同 治三年六月,毅勇)、袁世凯(宣统三年十二月。未受封)。
赠一等侯者:马得功(康熙四年由三等侯赠,顺勤)、明安(雍正七年二月 由二等伯赠,恭诚)、勒保(嘉庆二十四年八月由一等威勤伯赠)、李鸿章(光 绪二十七年九月由一等肃毅伯赠)。
封二等侯者:田雄(顺治十八年三月,顺义)、杨芳(道光十四年十二月由 一等降,果勇)、左宗棠(光绪四年二月,恪靖)。
封三等侯者:武拜(一作吴拜,顺治八年正月。寻削,后封一等子)、李国 翰(三等男李继学子,顺治十年闰六月由袭爵以军功晋封。雍正七年其裔孙降袭 三等伯,懋烈)、马得功(顺治十八年三月。后赠一等)、施琅(康熙二十二年 九月,靖海)、和隆武(赠一等伯和起子,乾隆四十一年正月由袭一等予以军功 晋封,果勇)、明亮(嘉庆二十四年十一月,襄勇)。
赠三等侯者:巴世泰(顺治九年四月由一等伯赠)。
封侯不言等者:唐通(顺治元年十一月,定西。后改一等子)、吴惟华(顺 治二年五月,恭顺)、郑芝龙(顺治十年五月,同安)、谭宏(顺治十六年四月, 慕义)、谭诣(顺治十六年四月,向化)、郑鸣骏(康熙二年八月,遵义)、林 兴珠(康熙十七年闰三月,建义)。
封一等伯者:冷僧机(顺治七年)、索尼(顺治九年正月,翊烈。后于原封 外加封一等公)、巴世泰(三等子图鲁锡子,顺治九年正月由袭爵晋封。后赠三 等侯)、莽古尔代(顺治九年正月)、伊理布(三等伯阿济格尼堪子,顺治九年 正月由袭爵晋封)、穆赫林(一等子冷格里孙。同上)、程尼(三等子劳萨子。 同上)、班肫(一等子布尔哈都子。同上)、巴颜(一作霸彦。三等子李永芳子。 同上,昭信)、石廷柱(顺治九年正月,后降三等)、车尔布(一等子叶臣子, 顺治十四年九月由袭爵以军功晋封。后降三等)、鄂尔泰(雍正十年二月。后降 三等男,复封至三等伯)、傅良(二等伯马齐子,乾隆十三年七月以世职兼袭爵 并封)、纳穆扎尔(乾隆二十一年十二月,勤襄。后赠三等公)、柴大纪(乾隆 五十二年十一月,义勇)、和琳(乾隆六十年十月,宣勇。后赠一等公)、勒保 (嘉庆七年十二月,威勤。后赠一等侯)、官文(同治三年六月,果威)、曾国 荃(同治三年六月,威毅)、李鸿章(同治三年六月,肃毅。后赠一等侯)。
赠一等伯者:傅清(乾隆十五年十一月。子明仁袭一等子)、拉布敦(乾隆 十五年十一月。子根敦袭一等子)、和起(乾隆二十二年六月。子和隆武袭一等 子)、温福(乾隆三十八年六月。旋撤)、赵良栋(乾隆四十七年由一等子追晋)、 伊勒图(乾隆五十年七月)。
封二等伯者:伊尔登(顺治九年正月)、明安(顺治九年正月,后追晋一等 侯)、都赖(一作都雷,顺治九年正月)、纳海(二等子哈山予,顺治十二年十 一月以世职兼袭爵并封)、郑缵绪(康熙二年八月。寻改封慕恩伯)、卓罗(赠 三等男巴都里子,康熙二年十二月由袭爵以军功晋封,昭毅)、马齐(康熙六十 一年十二月,敦惠)、永庆(二等伯卓罗裔孙,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由降袭三等 伯以军功晋封)、萨喇尔(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超勇)。
封三等伯者:阿济格尼堪(顺治七年正月,襄宁)、马思文(一等子马光远 弟子,顺治九年正月由袭爵晋封)、六十(二等子佟养性子,顺治九年正月由袭 爵晋封)、噶尔玛僧额(二等子索诺穆子,顺治九年正月由袭爵晋封)、阿喇密 (一等子准塔弟,顺治九年正月由袭爵晋封)、线国安(顺治十一年九月)、鄂 硕(顺治十四年二月)、石廷柱(顺治十四年八月由一等降)、周全斌(康熙三 年四月。寻改封承恩伯)、车尔布(康熙三年闰六月由一等降,威靖)、王之鼎 (二等子王世选子,康熙九年二月由袭爵以军功晋封,诚武)、公图(一作龚图, 一等子爱音塔穆子,康熙三十六年七月由袭爵以军功晋封)、鄂尔泰(乾隆二年 十二月,襄勤)、张廷玉(乾隆二年十二月,勤宣)、黄廷桂(乾隆二十三年十 二月,忠勤)、鄂尔奇达(乾隆二十七年五月,敬勤)、景安(嘉庆二年二月)。
赠三等伯者:觉罗莫洛浑(赠一等子顾纳岱予,康熙二年二月由袭爵赠)、 巴都里(康熙初由赠三等男追晋)、阿喇纳(一等子哈岱孙,雍正二年二月由袭 爵赠,诚毅)、许世亨(乾隆五十四年四月由一等子赠,壮烈)、李长庚(嘉庆 十三年正月,壮烈)。
封伯不言等者:郑鸿逵(顺治十年五月,奉化)、陈豹(康熙二年二月,慕 化)、郑缵绪(康熙二年十月,慕恩)、陈辉(康熙三年正月,慕仁)、周全斌 (康熙三年五月,承恩)、黄廷(康熙三年六月,慕义)、马承荫(康熙十八年 八月)、刘国轩、冯锡范(均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王得禄(道光二十二年三 月由二等子赠)。
赠一等子者:绰和诺(天聪五年)、代音布(天聪八年)、准塔(顺治五年 六月由三等子赠)、觉罗顾纳岱(顺治七年五月由二等子赠)、王进宝(乾隆四 十七年由三等子追晋)、佛住(赠三等子三泰子,嘉庆二年正月由袭爵赠)。
赠二等子者:博波图(顺治中)。
封三等子者:康果礼(天命前)、费英东(天命四年。后追晋一等公)、何 和哩(天命中。后追晋三等公)、扈尔汉巴拜、李永芳(均天命中)、恩格德尔 (天聪九年。后追晋三等公)、噶尔玛叶尔登、色棱布笃马、毕喇希(均崇德元 年)、吴巴海(崇德二年)、夏成德(顺治元年二月)、多尔济(顺治二年二月)、 齐墨克图(三等公武纳格子。顺治二年由降袭一等男兼世职并封)、刘泽清(顺 治二年九月)、准塔(顺治三年四月。后赠一等)、固鲁格(顺治四年七月)、 李本深(顺治五年八月)、何洛会(顺治六年)、祖可法(顺治七年三月)、张 天禄(顺治八年五月)、任珍(顺治八年)、佟图赖(顺治九年正月。后赠一等 公)、觉善马喇希、张大猷、曹恭诚、吴应熊(均顺治九年正月)、固鲁(三等 男图尔奇业尔登子,顺治九年正月由袭爵晋封)、克什图(一等男恩格图兄子。 同上)、孙有光(三等男孙得功子。同上)、希福(顺治九年四月)、刘之源 (顺治九年十一月)、全节(顺治十一年九月)、丹代(一等男阿哈尼堪子,顺 治十二年三月以世职兼袭爵并封)、珠玛喇(顺治十三年闰五月)、隆古(一等 男绰尔门子,顺治十三年闰五月由袭爵以军功晋封)、吕应学(二等男吕国宝子。 顺治十四年八月由袭爵晋封)、班惕思希布(一等男色棱子,顺治十四年九月由 袭爵以军功晋封)、傅夸禅(康熙四年二月)、绰尔济(康熙六年正月)、王辅 臣(康熙十三年二月)、王进宝(康熙十九年十二月。后追晋一等)、托克塔哈 尔(一等男图美子,康熙三十六年七月由袭爵以军功晋封)、布纳海(赠一等男 路什子。同上)、明宝(一等男硕詹曾孙,雍正二年十二月由袭爵以军功晋封)、 额森特(乾隆四十六年六月)、那彦成(嘉庆十八年十二月)、绪光(二等轻车 都尉加赠一等轻车都尉瑞昌予,同治□年以袭爵并封)。
赠三等子者:图鲁锡(天聪八年十一月由三等男赠)、霸奇兰尔(天聪十年 二月由一等男赠)、劳萨(崇德七年八月由二等男赠)、巴赖都尔莽鼐(崇德八 年八月由一等男赠)、白尔赫图(康熙十年三月由一等男赠)、三泰(乾隆二十 四年四月)、王文雄(嘉庆五年八月)。
封一等男者:黑东格(天命中)、博尔晋(天聪元年)、霸奇兰尔(天聪九 年。后赠三等子)、巴赖都尔莽鼐(崇德元年。后赠三等子)、绰尔门、集雅汉 瞻、色棱、李尚友(均崇德元年)、巴特玛(顺治四年二月)、刘忠、张天福、 刘进忠(均顺治五年八月)、恩格图(顺治七年三月)、博思希(三等男达尔汉 和硕奇孙,顺治七年三月由袭爵晋封)、桑格(二等男席特库子。同上)、金维 廷(赠二等男金玉和子。同上)、哈什屯(顺治九年正月。后追赠一等公)、觉 罗瓦尔玛、多诺、阿禄哈、阿哈尼堪、雅赖、珠玛喇、硕詹、王国光、鄂莫格图、 席特库、拉什哈布绰拜、邓长春、李思忠、张仲第、金砺、杨正泰(均顺治九年 正月)、诺孟达赖(三等男巴尔巴图里尔子,顺治九年正月由袭爵晋封)、庄机 达(三等男高赫德弟。同上)、格巴库(三等男布尔杭俄子。同上)、诺木奇 (赠三等男奇格特魏徵孙。同上)、和尔浑(三等男布当子。同上)、贾柱(三 等男介桑贾尔呼齐尔子。同上)、图霸(二等男吴巴什叔父。同上)、图美(二 等男俄尔介图叔父。同上)、巴尔赛(二等男甘笃弟。同上)、佟一鹏(三等男 佟镇国子。同上)、俄齐尔(三等男昂洪子。同上。后降二等)、索尔和(三等 男德尔格勒子。同上。后降二等)、色尔格(顺治九年正月。后降三等,终二等)、 根图(二等男雍舜子,顺治九年十一月以世职兼袭爵并封)、绰世禧(顺治十一 年正月)、额黑里(顺治十二年八月。后降三等)、班际盛(赠二等男班秩福子, 顺治十四年由袭爵晋封)、李率泰(顺治十四年五月)、吴喇禅、根特(均顺治 十四年九月)、孟尚志、周文盛、石玺、刘武、王月、张承召、杨惺先、程万里 (均顺治十五年十月)、陶岱(二等男努山子,顺治十六年二月以世职兼袭爵并 封)、苏拜(顺治十六年三月)、果尔沁(顺治十七年)、希尔根、张化奇(均 顺治中)、穆里玛(康熙二年)、白尔赫图(康熙三年二月。后追晋三等子)、 逊塔(康熙三年二月)、阿哈泰(康熙四年三月)、佗泮(二等男巴朗弟。康熙 二十五年二月由袭爵以军功晋封)、巴汉(康熙二十五年七月)、舒恕(二等男 巴山子,康熙二十五年七月由袭爵以军功晋封)、喇布介(二等男霸兰子。同上)、 班岱(二等男俄莫克图子。同上)、巴锡(二等男索尔和从孙,康熙三十一年三 月以世职兼袭爵并封)、扎什(三等男额参侯亨从曾孙,康熙三十五年八月以世 职兼袭爵并封)、龚额(二等男阿慕古朗从子,康熙三十六年七月由袭爵以军功 晋封)、达尔占(一等男庄机达子,康熙五十二年十二月由降袭三等男以军功晋 封)、年羹尧(雍正二年十一月于一等公兼一等子外加封)、奎林(乾隆四十一 年正月于所袭一等公外加封)、叶名琛(道光二十九年四月)、萧孚泗(同治三 年六月)、双全(骑都尉赠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多隆阿子,同治三年以袭职 并封)、刘铭传(同治七年七月)、张荫清(三等轻车都尉赠骑都尉兼一云骑尉 又加赠三等轻车都尉张国梁子,同治□年以袭职并封)、刘锦棠(光绪二十年正 月)。
赠一等男者:慕克谭(天聪八年五月由三等男赠)、翁阿代(三等男达珠瑚 子,崇德六年由袭爵赠)、徐勇(顺治十一年十一月由二等男赠)、拜赛(顺治 十八年由二等男赠)、路什(康熙二十五年四月由二等男赠)、色靖寇(康熙二 十五年闰四月由二等男赠)、赍塔(康熙二十五年五月。后晋赠一等公)、孙思 克(康熙三十九年八月)、望吉尔(赠二等男衮出克古英六世刊、,乾隆二十四 年由袭爵赠)、扎拉丰阿(乾隆三十三年三月)、书麟(嘉庆六年三月)、桂斌 (赠二等男惠龄子,道光六年九月由袭爵赠)、刘坤一(光绪二十八年九月)、 荣禄(光绪二十九年三月)。
封二等男者:徐元勋、吕国宝(均崇德元年)、萨穆什喀(崇德三年)、劳 萨(崇德四年。后赠三等子)、席特库(三等男舒赛孙,顺治三年四月由袭爵以 军功晋封)、张国柱(顺治五年八月)、谭拜、星讷、吴什巴、甘笃(均顺治七 年三月)、褚禄(三等男俄奇尔桑子,顺治七年三月由袭爵晋封)、俄尔介图 (三等男鄂本兑从孙。同上)、陈奇谟(三等男陈邦选孙,同上)、绰尔吉(三 等男昂昆杜梭子。同上。后降三等)、阿拉密(三等男纳穆泰子。同上。后降三 等)、武赖(一作吴赖)、努山、韩机、孙达哩、雍舜、霸兰、蓝拜、阿玉玺、 阿赖、阿慕古朗、刘泽洪、张所养、吴国正(均顺治九年正月)、瑚沙、谭布 (均顺治九年正月。后均降三等)、徐勇(顺治九年十月。后赠一等)、索尔和 (顺治九年由一等降)、俄齐尔(顺治十一年正月。由一等降)、费扬古、巴山、 噶达洪(均顺治十年三月)、俄莫克图(顺治十一年八月)、马雄(顺治十一年 九月)、巴朗(顺治十三年闰五月)、拜赛(顺治十三年八月。后赠一等)、曹 仁先(三等男曹绍宗子,顺治十四年八月由袭爵晋封)、徐大贵(顺治十四年九 月)、色靖寇(三等男绰尔奇子,顺治十七年五月由袭爵晋封。后赠一等)、路 什(顺治十七年七月。后赠一等)、特锦(顺治十七年八月)、胡宏先(顺治十 七年十月)、觉罗勒德浑、兆布泰、喀凯、萨弼图、荆古尔达(均顺治中)、色 尔格(康熙三年四月)、梁鼎(三等男梁化凤子,康熙十二年四月由袭爵以军功 晋封)、额色(康熙十七年四月)、吴云龙(三等男吴士俊孙,康熙二十五年由 袭爵以军功晋封)、觉罗塞克森(康熙三十二年十一月)、黑色(三等男巴本从 子,康熙三十六年七月由袭爵以军功晋封)、英素(三等男额黑里子。同上)、 毛奇塔(三等男布延从子。同上)、逊札齐(赠三等男扩尔坤子,雍正元年由世 职兼袭爵并封)、成德(三等男昂昆杜棱四世孙,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以世职兼 袭爵并封)、普尔普(乾隆四十一年正月)、赛冲阿(嘉庆十九年二月)、霍顺 武(二等轻车都尉赠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和春子,咸丰十年以袭爵并封)、杨玉科 (光绪元年以世职兼袭职并封)、黄万鹏(光绪二十三年六月以世职兼袭爵并封)、 余虎恩(光绪二十三年八月以世职兼袭职晋封)、冯国璋(宣统三年十月)。
赠二等男者:金玉和(顺治二年二月)、衮楚克古英(顺治八年正月由三等 男赠)、班秩福(顺治十四年八月由三等男赠)、李国英(康熙七年六月)、察 珲(康熙十三年由三等男赠)、达礼善(康熙二十五年由三等男赠)、毕理格图 (康熙二十五年四月由三等男赠)、爱音查(赠三等男胡申布鲁子,康熙二十五 年四月由袭赠)、巴拜(三等男吴尔哲子,康熙二十五年七月由袭爵赠)、宜廷 辅(赠二等男宜永贵孙,康熙二十五年七月由袭爵赠)、穆克登布(嘉庆八年三 月)、惠龄(嘉庆九年六月)。
封三等男者:巴尔巴图里尔、德尔格勒、昂洪(一作昂洪达尔汉和硕奇)、 布尔杭俄、图尔奇业布尔登、达珠瑚(一作达诸护)、介桑贾尔呼齐尔、佟镇国、 李继学(均天命中)、穆克谭(天命中。后赠一等)、雅布禅(天命六年)、石 天柱(天命七年)、鄂本兑(一作俄本代。天聪四年)、石国柱(天聪六年)、 图鲁锡(天聪八年。后赠三等子)、昂昆杜梭、布当、舒赛、孙得功(均天聪八 年)、纳穆泰(天聪九年)、曹绍中、姜民望、陈邦选(均崇德元年)、阿什达 尔汉(崇德二年)、达尔汉和硕奇(崇德三年)、诺木奇(崇德七年)、高赫德、 俄奇尔桑(均顺治二年二月)、衮楚克古英(顺治三年四月。后赠二等)、阿桑、 孟一茂、胡琏、许天宠(均顺治四年二月)、刚林(顺治五年)、布延(一作布 颜他不能。顺治五年七月)、刘麟图、赵之龙、郑嘉栋、李朝云、许得功、韩文 (均顺治五年八月)、喀喀木(顺治七年三月)、卢崇峻(顺治八年)、觉罗科 尔昆、绰尔吉、阿喇密、济席哈、绰尔奇、吴尔哲、雅尔纳、艾图、绰克图、苏 鲁迈、舒赫、伊拜(一作宜拜)、巴本新泰、科尔科、苏班岱、额对、拆尔门、 邬布格德、苏朗、额参侯亨、博尔合兑、马光辉、代都、金声遥、线应琦、吴士 俊、鲍敬、王元忠、孟乔芳(均顺治九年正月)、班秩福(顺治九年十月。后赠 二等)、毕理格图(顺治十三年闰五月。后赠二等)、雅喇、满韬(均顺治十三 年闰五月)、郑国(顺治十五年十月)、达礼善(顺治十七年。后赠二等)、吴 学礼(顺治十七年七月)、额黑里(顺治十七年十月由一等降)、夏景梅(顺治 十七年十月)、阿什岱(顺治十七年十二月)、宗室布祜、觉罗朗图(均顺治十 八年)、梁化凤(顺治十八年七月)、郭义、蔡禄(均顺治十八年九月)、萨赛、 额尔格图、齐尔格申、真柱恳、舒里浑、赖达哈、色楞、马光先、全建勋、路有 良(均顺治中)、瑚沙、谭布(均顺治中由二等降)、费雅思哈(康熙元年)、 杨学皋(康熙元年十一月)、觉罗诺尔逊(康熙二年三月)、察珲(二等轻车都 尉喀兰图子,康熙十二年由袭职并封。后赠二等)、方格(康熙十四年八月)、 陈福(康熙十四年八月。后赠三等公)、孙思克(康熙十六年四月。后削,复追 赠一等)、多尔吉(康熙十六年十二月)、达都虎(康熙十九年八月)、伊三 (康熙二十五年三月)、杜喀(康熙三十六年七月)、高其倬(雍正八年九月)、 阿兰泰(骑都尉克什图子,乾隆二十年六月由袭职以军功晋封)、玉保(乾隆二 十一年二月)、舒明(乾隆二十一年三月)、孙士毅(嘉庆元年四月。后赠公)、 鄂辉(嘉庆元年十二月)、扎克塔尔(嘉庆八年闰二月)、邱良功(嘉庆十四年 九月)、百龄(嘉庆二十年九月)、西凌阿(咸丰五年四月)、黄翼升(同治七 年以世职并封)、胡子勋(骑都尉赠一等轻车都尉胡林翼子,同治八年十二月以 袭职并封)、李光久(骑都尉赠二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李续宾子,同治□年以 袭职并封)、程建勋(骑都尉兼一云骑尉赠三等轻车都尉程学启子,同治□年以 袭职并封)、胡秀挺(一等轻车都尉赠骑都尉彭毓橘子。同治□年以袭职并封)、 岑春荣(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岑毓英子,光绪十□年以袭职并封)、张端本 (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张曜子,光绪二十三年以袭职并封)。
赠三等男者:觉罗拜三(天聪八年五月)、巴都里(天聪八年十一月。后晋 赠三等伯)、孟应春(崇德二年八月)、奇格特魏徵(崇德三年)、罗理(崇德 七年八月)、安达理(崇理八年九月)、宜尔格德、喀尔塔喇、俄格绰特巴(均 顺治十二年六月)、充固(顺治十七年七月)、胡申布鲁(顺治十八年正月)、 阿哈旦(康熙二年)、阿纳海(康熙三年六月)、宜永贵(康熙十年十一月)、 罗布西(康熙十五年)、噶尔都(康熙十七年)、诺罗布、扩尔坤(均康熙二十 五年)、巴雅尔(康熙三十年九月)、杰士(康熙中)、定寿(雍正九年)、素 图(雍正九年)、宋庆(光绪二十八年正月)。
按乾隆五十年以前封爵诸人,备载《皇朝文献通考・封建考》内,惟原书于 叛逆削爵者例皆删除,其名不复记录,然亦有见于国史大臣传中,因事罢斥而未 经载入者,又如武拜曾封侯,而止载二等伯,苏拜曾封子,而止载一等男之类, 亦与《东华录》所载及武拜等本传不符,兹并一一订补考定录入。又按封赠各爵, 雍正八年二月于封公者皆锡以嘉名,乾隆十四年六月于封侯伯者亦加以美号。凡 诸名号篇中均已分别注明,其有未注者,则原封后经削黜,或其子孙已降改子男 矣,并记于此。
◎冠服异数
本朝冠眼制度,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入八分公,均戴红宝石帽顶。又 亲王补服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郡王则绣五爪行龙四团。康熙 以来,凡大臣中之著有大勋者,亦特加赏赐,以示优异。
按赐四团龙补服者:孙思克(康熙三十五年)、施世骠(康熙六十年)、隆 科多、年羹尧(均雍正二年)、高其位(雍正二年)、李卫(乾隆二年)。
赐红宝石顶者:孙土毅(乾隆五十三年)。
赐红宝石顶及四团龙补服者:傅恒(乾隆十四年)、班第、萨喇尔(均乾隆 二十年)、策楞(乾隆二十一年)、兆惠(乾隆二十三年)、黄廷桂(乾隆二十 三年)、明瑞(乾隆三十三年)、阿桂(乾隆四十年及四十一年)、福康安、海 兰察(均乾隆五十二年)、长龄(道光八年)。
又定例,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及固伦额驸准戴三眼花翎。乾隆以来,大 臣中亦有特赏者,然勋戚如傅文忠,当时尚不敢戴用,是以受赐者尤稀。按二百 年来膺是赏者,惟傅恒(乾隆三十四年)、福康安(乾隆六十年)、和琳(嘉庆 元年)、长龄(道光八年)、禧恩(道光十二年)、李鸿章(光绪二十年)、徐 桐(光绪二十五年)等七人。
◎配享太庙
大臣中配享者:超等英诚公赠王爵扬武勋古利、一等大臣赠一等信勇公费直 义英东、一等大臣赠公爵额宏毅亦都、内大臣二等果毅公图忠义尔格、正黄旗满 洲都统一等雄勇公图昭勋赖、太子太傅中和殿大学士追封一等忠达公追赠太师图 文襄海、太傅、保和殿大学士、三等襄勤伯鄂文端尔泰、太保、保和殿大学士、 三等勤宣伯张文和廷玉、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一等武毅谋勇公, 赠太保兆文襄惠,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一等忠勇公、追赠郡王傅文忠恒,太子 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一等诚谋英勇公赠太保阿文成桂,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 士、闽浙总督、忠锐嘉勇贝子、赠郡王福文襄康安,凡十二人(按大子大保、四 川总督、一等宣勇伯、赠一等公和琳,先于嘉庆元年十一月配享,至四年正月撤 出)。
◎入祀贤良祠
京师贤良祠之设,始于雍正八年。其应入祀之员,特命阁部公同详议,至十 年十月开单奏定,合以明谕所指者,共得四十余人。嗣是续祀诸臣,则皆于恩旨 饰终时随时颁示矣(然亦有追加者)。兹将祠祀人员自国初以迄近今备记职名于 左:
◎从祀文庙
本朝理学名儒从祀文庙者:直隶容城孙奇逢(道光八年)、浙江余姚黄宗羲 (光绪三十四年)、江苏太仓陆世仪(光绪元年)、浙江桐乡张履祥(同治十年)、 江苏昆山顾炎武(光绪三十四年)、湖南衡阳王夫之(同上)、河南睢州汤斌 (道光三年)、浙江平湖陆陇其(雍正二年)、河南仪封张伯行(光绪四年), 凡九人。
◎历代从祀功臣
●卷三
◎古今得谥文正诸人
本朝定例,凡大臣应否予谥,由礼部先行奏请,俟得旨允准后,行知内阁撰 拟谥号四字,恭候钦定,由翰林授职之员(及官至大学士者)。上一字坐谥文, 死事之臣上一字坐谥忠,惟文正则不敢拟,悉出特旨,自非品学德业无愧完人者 未足当此。兹记本朝得谥之臣,因并考前代诸人如左:
金:翰林侍讲学士赠中书令,特进濮国公虞仲文、太子太傅、礼部尚书、翰 林学士承旨,赠银青荣禄大夫张行简。
元:中书令、赠太师、广宁王耶律楚材,太保、参领中书省事、累赠太师、 常山王刘秉忠,中书平章政事、累赠太师、恒阳五廉希宪,昭文馆大学士、赠太 师、魏国公窦默,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赠司徒、魏国公许衡,河南行尚书省 平章政事、赠太傅、梁国公何伟,同佥书枢密院事、赠太保、韩国公赵良弼,翰 林学士、赠临川郡公吴澄,昭文馆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耶律有尚,集贤大学士赠平 章政事、上柱国、蓟国公王寿。
明:少师、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李东阳,少傅、礼部尚书兼武 英殿大学士、赠太傅谢迁,户部尚书、赠少保、吏部尚书倪元璐,右谕德、赠詹 事刘理顺(按刘理顺本朝改谥文烈)。
◎以忠武为谥
◎谥法不拘定例
◎浙省人得谥者
梁ぇ林中丞《归田琐记》,于闽人之得谥者笔录之,以瞻省运。爰仿其例, 记浙中得谥诸人:
嘉兴九人:四川道监察御史、追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平湖陆陇其谥清献 (按陆公卒于康熙三十一年,至乾隆元年追谥),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嘉善钱以 垲谥恭恪(雍正十年),太子太傅、尚书衔刑部侍郎、赠太傅嘉兴钱陈群谥文端 (乾隆三十九年),户部尚书平湖沈初谥文恪(嘉庆四年),詹事府中允、广西 学政、赠内阁学士海盐沈炳垣谥文节(咸丰七年),吏部侍郎嘉兴许景澄谥文肃, 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海盐徐用仪谥忠愍(按许公、徐公均于光绪二十六年遇害, 至宣统元年追谥),工部尚书嘉兴钱应溥谥恭勤(按钱公卒于光绪二十七年,至 宣统三年追谥),两广总督、赠太子少保秀水陶模谥勤肃(光绪二十八年)。
湖州四人:福建水师提督、赠太子少保归安叶相德谥壮果(乾隆三十四年), 礼部尚书归安姚文田谥文僖(道光七年),江苏巡抚、赠右都御史乌程徐有壬谥 庄愍(咸丰十年),福建粮道、赠巡抚归安赵景贤谥忠节(同治二年)。
宁波一人:广东提督鄞县沈ピ谥勤毅(道光二年)。
台州二人:福建水师提督黄岩罗凤山谥勤勇(道光元年),浙江定海镇总兵 黄岩周士法谥壮勇(咸丰七年)。
衢州一人:刑部尚书、赠太子太保开化戴敦元谥简恪(道光十四年)。
严州一人:太常寺卿桐庐袁昶谥忠节(按袁公于光绪二十六年遇害,至宣统 元年追谥)。
处州一人:署浙江抚标参将□□沈荣海谥壮愍(按沈公于咸丰十年殉难,至 同治□年追谥)。
◎一家人中得谥者
叔侄得谥:满洲富察氏额色赫(保和殿大学士,文恪)、从子福敏(武英殿 大学士,文端)。戴佳氏海青(副都统,果毅)、弟子那苏图(直隶总督,悫勤)。 伊尔根觉罗氏苏昌(闽浙总督,悫勤)、从子海宁(浙江巡抚,勤毅)。瓜尔佳 氏额勒登保(领侍卫内大臣,忠毅)、从子哈琅阿(都统,刚恪)。张佳氏善庆 (福州将军,勤敏)、兄子绰哈布(成都将军,武勤)。汉人四川重庆韩良卿 (甘肃提督,勤毅)、兄子勋(贵州提督,果壮)。福建漳浦蔡世远(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