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史藏>正文

己酉避乱录-宋-胡舜申

时间:2024-12-01作者:关注古籍府免费领取阅读:10分类:史藏
代找各种书籍

声明:本资源由古籍府(www.gujifu.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关注公众号:古籍府,可以免费全部下载完整版。

2己酉避乱录-宋-胡舜申

己酉避乱录 宋 胡舜申

建炎己酉,先兄待制讳舜陟,字汝明,帅建康,与右丞杜充不相能。充时领兵驻建康,充自遣将来夺取经制司钱物。待制闻于朝,充往往亦知而后奏。

朝廷知二公不合,十月移待制两浙宣司参谋。时周望自枢府出为宣抚。望老缪,本由八行举,与论军事率不合。先有旨令坚守严江,所措置初无可守之计,待制有奇谋,皆不用。虏人自广德县安吉往钱塘渡江,破明越北还假道平江,所措置初无守御者,皆知必败矣。待制谓望,本司金帛既尽为虏人所得,曷若为携往昆山而北庶可存也?望既遣金帛来吾家,始以船附鲁珏辎重中舣平江齐门。翌日到昆山依李阎、罗贵(一作崔赏),泊于梅里,寻移许浦。

既至焦山,船中隘不可居。入寺中占其方丈,老幼悉安堵,但日游戏于焦山而已。时虏已破镇江,日见虏骑驰逐于江岸,坐见其焚甘露寺,但留双铁塔。世忠以江船凿沈于闸口,拒虏人之出,虏船实不可出,以闸口沈船纵横也。世忠军皆海船,阵于江中,中军船最大,处于中,馀四军皆分列以簇之,甚可观。辎重船皆列于山后,予日登焦山顶观之,山前但其作院等船耳。工人为兵器于寺前,又有镇江见任官及寺中之船皆泊于寺前,太守李汝为亦在焉。汝为亦韩军中人,世忠命为太守者也。三月十七日晚,东北风作,至夜益甚,江中飘水皆成冰。子尝夜独宿船中守行李,时吾家复有一小船同泊,以行李载不尽故也。是晚,予上船遣人提空笼相随,欲入船搬移衣物,又移钱百千人大船。已昏黑,风大船荡,不可卧。梢工姓朱,通州人。夜将半,叫问朱梢船如何?朱曰:“风大甚,夜益深。”但闻朱梢焚香于神前,有祷祈护卫者。复问朱云如何,朱臼:“风大了不得也。”问吾小船安在,曰:“不见久矣。随风以去也。”

是日昼,予观大船之碇索其外似已旧烂,其中一截斩新。予尝语朱:“此船藉此索为命,何不倒索而用之?卷其旧者于里,出其新者于外,庶可恃以牢乎?”朱曰:“此当然。”予曰:“明日潮来水满,可令近岸倒其索。”朱许之。至是风作之甚,又思其索旧且朽,愈不遑安。是时虏兵在南岸,碇索若断,必随北风至彼,当碎身与船于虏手矣。船为风震,不得睡,思之惶恐无限。及晓,幸吾船无恙,但不能举头,以恶心故也。朱梢寻以面汤来,亦不能用。及伸首船外视焦山之前,唯吾一船而已,馀皆不知所在。遥视赵都监者,步履于山上,如神仙中人点心。时待制以予在船中,遣小舟来,因得登焦山之岸,其去死亡一发耳。

予寻跻山顶望世忠军,极目江中无一船之存,辎重在山后者,亦略不见其一。又一二日,山前之船稍集。先是世忠既塞闸口之河,虏人乃别开一河出江。焦山初不知之,至是早食,时有虏船两只出在江,但望见其船上黑且光耳,必是其人衣铁甲也。此间船皆起碇以走。

是日世忠家私忌。予入方丈,见诸方为佛事。未几,诸僧皆在船中。盖凡在山之人皆已登舟,府官之属亦然。予家亦皆登舟,随例起碇以下,至垂山,风适顺,乃令朱梢张帆顺流而下。

待制尝语望云:“枢密必欲守平江,莫若移军吴江,据太湖天险,吾辈以中军扼其前,使诸将以小舟自太湖旁击之,可必胜。”望不主其议,但令召诸将议之。及诸将毕集,望命待制语方略,诸将不从,盖诸将如郭仲威辈皆贼魁,喜乱,志在为贼而已。思恭兵最少,居下闻此谋,跃而前曰:“待制之言甚善,思恭愿为先锋。”自馀不从竟已。及虏过吴江,思恭不白望,自以兵出太湖横击其尾。乃中原系虏之民闻兵至,皆为内应,纵火焚舟,几获四太子者。思恭虽胜,望怒其不白。然竟与迁官所沉虏舟,凡半年许,尚在河中。

始虏在镇江不可出江,即陆往建康,尝聚吾宋士大夫,令筹所以破世忠军,皆云:“海船如遇风不可当,船大而止且使风可。四面卒难制,如风使舟耳,卒难摇动。”虏然之。选舟载兵,舟橹七八乘。天晓,风未动,急摇近世忠军,以火箭射之,船人救火不暇,又无风,船不可动,遂大败。陷前军十数舟,自馀得遁。盖世忠初知虏人往建康,亦溯江以舟师与对垒。时议者固已非之,曰:“兵法勿迎于水内,半济而击之利。今乃迎之于水内,安有利也?”

初,予在焦山见世忠陈兵江中,而镇江江口山上有兀立不动下视吾军者。世忠船特大,早晚诸将来禀议,络绎不绝,皆用小舟,明知大者为世忠,自馀五军船历历可数。吾尝自念,吾军中事,虏人莫不目见耳闻,而虏人贼中事,吾军略不知之,亦可虑矣。终抵于败,何智术之疏耶!于是虏人安然渡江北归,然世忠进官加恩犹自若也。

声明:本资源由古籍府(www.gujifu.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关注公众号:古籍府,可以免费全部下载完整版。

己酉避乱录 宋 胡舜申

建炎己酉,先兄待制讳舜陟,字汝明,帅建康,与右丞杜充不相能。充时领兵驻建康,充自遣将来夺取经制司钱物。待制闻于朝,充往往亦知而后奏。

朝廷知二公不合,十月移待制两浙宣司参谋。时周望自枢府出为宣抚。望老缪,本由八行举,与论军事率不合。先有旨令坚守严江,所措置初无可守之计,待制有奇谋,皆不用。虏人自广德县安吉往钱塘渡江,破明越北还假道平江,所措置初无守御者,皆知必败矣。待制谓望,本司金帛既尽为虏人所得,曷若为携往昆山而北庶可存也?望既遣金帛来吾家,始以船附鲁珏辎重中舣平江齐门。翌日到昆山依李阎、罗贵(一作崔赏),泊于梅里,寻移许浦。

既至焦山,船中隘不可居。入寺中占其方丈,老幼悉安堵,但日游戏于焦山而已。时虏已破镇江,日见虏骑驰逐于江岸,坐见其焚甘露寺,但留双铁塔。世忠以江船凿沈于闸口,拒虏人之出,虏船实不可出,以闸口沈船纵横也。世忠军皆海船,阵于江中,中军船最大,处于中,馀四军皆分列以簇之,甚可观。辎重船皆列于山后,予日登焦山顶观之,山前但其作院等船耳。工人为兵器于寺前,又有镇江见任官及寺中之船皆泊于寺前,太守李汝为亦在焉。汝为亦韩军中人,世忠命为太守者也。三月十七日晚,东北风作,至夜益甚,江中飘水皆成冰。子尝夜独宿船中守行李,时吾家复有一小船同泊,以行李载不尽故也。是晚,予上船遣人提空笼相随,欲入船搬移衣物,又移钱百千人大船。已昏黑,风大船荡,不可卧。梢工姓朱,通州人。夜将半,叫问朱梢船如何?朱曰:“风大甚,夜益深。”但闻朱梢焚香于神前,有祷祈护卫者。复问朱云如何,朱臼:“风大了不得也。”问吾小船安在,曰:“不见久矣。随风以去也。”

是日昼,予观大船之碇索其外似已旧烂,其中一截斩新。予尝语朱:“此船藉此索为命,何不倒索而用之?卷其旧者于里,出其新者于外,庶可恃以牢乎?”朱曰:“此当然。”予曰:“明日潮来水满,可令近岸倒其索。”朱许之。至是风作之甚,又思其索旧且朽,愈不遑安。是时虏兵在南岸,碇索若断,必随北风至彼,当碎身与船于虏手矣。船为风震,不得睡,思之惶恐无限。及晓,幸吾船无恙,但不能举头,以恶心故也。朱梢寻以面汤来,亦不能用。及伸首船外视焦山之前,唯吾一船而已,馀皆不知所在。遥视赵都监者,步履于山上,如神仙中人点心。时待制以予在船中,遣小舟来,因得登焦山之岸,其去死亡一发耳。

予寻跻山顶望世忠军,极目江中无一船之存,辎重在山后者,亦略不见其一。又一二日,山前之船稍集。先是世忠既塞闸口之河,虏人乃别开一河出江。焦山初不知之,至是早食,时有虏船两只出在江,但望见其船上黑且光耳,必是其人衣铁甲也。此间船皆起碇以走。

是日世忠家私忌。予入方丈,见诸方为佛事。未几,诸僧皆在船中。盖凡在山之人皆已登舟,府官之属亦然。予家亦皆登舟,随例起碇以下,至垂山,风适顺,乃令朱梢张帆顺流而下。

待制尝语望云:“枢密必欲守平江,莫若移军吴江,据太湖天险,吾辈以中军扼其前,使诸将以小舟自太湖旁击之,可必胜。”望不主其议,但令召诸将议之。及诸将毕集,望命待制语方略,诸将不从,盖诸将如郭仲威辈皆贼魁,喜乱,志在为贼而已。思恭兵最少,居下闻此谋,跃而前曰:“待制之言甚善,思恭愿为先锋。”自馀不从竟已。及虏过吴江,思恭不白望,自以兵出太湖横击其尾。乃中原系虏之民闻兵至,皆为内应,纵火焚舟,几获四太子者。思恭虽胜,望怒其不白。然竟与迁官所沉虏舟,凡半年许,尚在河中。

始虏在镇江不可出江,即陆往建康,尝聚吾宋士大夫,令筹所以破世忠军,皆云:“海船如遇风不可当,船大而止且使风可。四面卒难制,如风使舟耳,卒难摇动。”虏然之。选舟载兵,舟橹七八乘。天晓,风未动,急摇近世忠军,以火箭射之,船人救火不暇,又无风,船不可动,遂大败。陷前军十数舟,自馀得遁。盖世忠初知虏人往建康,亦溯江以舟师与对垒。时议者固已非之,曰:“兵法勿迎于水内,半济而击之利。今乃迎之于水内,安有利也?”

初,予在焦山见世忠陈兵江中,而镇江江口山上有兀立不动下视吾军者。世忠船特大,早晚诸将来禀议,络绎不绝,皆用小舟,明知大者为世忠,自馀五军船历历可数。吾尝自念,吾军中事,虏人莫不目见耳闻,而虏人贼中事,吾军略不知之,亦可虑矣。终抵于败,何智术之疏耶!于是虏人安然渡江北归,然世忠进官加恩犹自若也。

下载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