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子藏>正文

小泉八云-怪谈 王新禧译

时间:2024-11-28作者:关注古籍府免费领取阅读:22分类:子藏
代找各种书籍

声明:本资源由古籍府(www.gujifu.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关注公众号:古籍府,可以免费全部下载完整版。

2小泉八云-怪谈 王新禧译

本文下载来源于派派论坛 http://www.paipaitxt.com/?a=hrs0805

更多精彩来源于派派论坛 http://www.paipaitxt.com/?a=hrs0805

本文由hrs0805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怪谈(短片合集) 作者:小泉八云

  百合的故事

  士佐国有个名叫权右卫门的富翁,他有个女儿叫百合,十七岁时嫁给一个叫山本的年轻人。百合非常爱她的丈夫,爱到令当地人都认为她很会吃醋。但是,山本是个老实人,婚后不曾做过任何令妻子不满的事情,两人相敬如宾,十分融洽。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百合的身体十分纤弱。结婚不到两年,就染上当时流行的传染病。不久病情急速恶化,连当地的名医都束手无策。

  任何人一染上此疾,就会不吃不喝,昏睡不醒,身体日渐衰弱,而在昏睡中时有梦魇。百合病倒后,家人都不眠不休地照顾她,可是她的病情却无起色。最后,连她自己也认为无望,不久于人世,就把丈夫叫来床前,对他说:

  “自从我得了这种无药可求的病后,多亏你悉心的照顾,我心中对你的感激是不可言喻的。像你这样的好人,是怎么也找不到了。就凭此点,我实在是不愿离开你!

  ……你想,我尚未满二十五岁,而且又嫁个好丈夫,无论如何我都不该死的。唉!这只不过是自我安慰的话,连医生都觉得我没有希望了。我实在还想多活些时候,哪怕是短短的两、三个月也好。可是今天早晨,我照过镜子之后就知道……今天,就是今天,我知道我的大限已到。所以,现在我要请求你答应我一件事情。……你是否希望我在阴间过得很好呢?”

  山本又说:

  “先别提这个,什么事你说!只要能使你高兴,我一定尽力达成你的愿望。”

  “可是,这件事情或许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容易。”百合回答:“这要求对你来说是过分了些。但这个愿望对我来说却如鲠在喉,若我死前不说出来,我是死也不会瞑目的。

  ……我想,我死后,你家人迟早都会要你再娶一房媳妇,不过,求求你答应我绝不再娶。……请你答应我这个要求……”

  山本回答道:

  “只是这件事……你的愿望就是这个?如果只是这样,我答应你就是!而且我想你的地位是无人可取代的。”

  百合边说边撑起身子说道:

  “太好了,能听见你这么说,我实在太高兴了!”

  百合尽力说完这句话就断气了。

  自百合死后,山本的身体似乎就衰弱起来。起先,大家见到他气色不好,都认为是他悲伤过度的缘故,村人也议论纷纷:

  “总而言之,他一定是被他的妻子给迷住了!”

  然而,日复一日,山本却日形苍白,形销骨立。村人对这年轻人突然的转变,都悲叹不已,时日一久,也不免纷纷猜疑他得病的原因。

  山本的家人为他延医诊治,医生们只知道他得的不是普通病症,却又无法了解病因,虽说好像是劳心过度所致,却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山本的双亲非常着急,也很关心地向儿子探询。

  山本对父母说,他并没有什么特别悲伤的事隐瞒着他们。父母便劝说山本再娶一房媳妇,病情可能会好转,山本断然拒绝道:“若是如此做,不但对不起死去的妻子,也破坏了我对她的誓言。”

  医生和家人都认为照此情形下去,病情不可能会好转,均不再抱以希望。从此,山本更是日渐衰弱。但是,山本的母亲了解儿子的心中一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以至于拖垮了身体。一日,她终于按捺不住,流着泪坐在儿子的床边,苦口婆心地劝儿子把心中的话说出来,好让大家想办法替他治病。山本实在不忍拒绝母亲苦苦哀求,终于吐露出原因,他说:

  “母亲,这种事无论是对您或是其他任何人都是难以说明的。而我所说的全是事实。……实际上,百合死后至今尚未成佛,不论我们在阳间为她做再多的佛事,都无法使她超渡升天。她大概也希望我去极乐世界,不愿我成佛吧!

  自从葬礼举行后,百合每晚都回来睡在我身旁。我有的时候也会有那种很奇怪的感觉,怀疑百合是否真的死了。总而言之,她的脸,她的样子,一切都是那么活生生地出现在我眼前……只是她说话的声音比较小。她央求我不要把她回来的事情告诉别人,也许她是希望我死吧!我也觉得她死了以后只剩我一个人,一个人过活也是索然无味,倒不如死去。但是,我又想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非常不孝。因此,我据实将事情禀告母亲,也是想略尽孝道……嗯!百合每天晚上一定会来,都是在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来的,一直到天亮听见寺院的钟声才离去。”

  山本的母亲听完儿子的话,非常惊恐。急急忙忙前往檀那寺找到住持的和尚,把山本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他,并请求他无论如何一定要设法救她的儿子。

  这位年高德劭的住持听完这段话,一点也不感到惊讶,沉思片刻才开口道:

  “此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我想我能帮助贵公子。依贫僧所见,贵公子已面泛死气,现在已是非常危险的关头。我想,这与百合回来有很大的关系,若她今晚再回来,公子绝活不过明天,要想救他的命就不能再迟延!不过!请您千万不能让公子知道此事。

  此外,麻烦您回去通知贵府的亲戚,请他们立刻到此地来,为了公子的性命,我必须要开百合的墓。”

  在住持的指示下,几个人挖起了墓碑,掘开坟墓,抬出了百合的棺木。

  棺木的盖子被打开后,大家都失声叫了起来,因为百合的尸首和未患病以前一样美丽,而且还面带微笑地端坐在棺木内,她的脸上和身子甚至看不出任何死人的迹象。

  住持这时又命人把百合抬出棺外,此刻众人不但惊愕更觉得恐怖非常。因为百合的尸体虽在土中埋了很长的时间,非但没有腐烂,被抬出来时,每个人都觉得他们的手触摸到的是具温热有弹性的躯体,而不是冰冷、僵硬的死人。

  百合被奉命抬到祠堂的正殿去。住持取来毛笔,挽起袖子,然后在她的额头及四肢写下驱魔的梵字,然后为她的阴魂举行“施饿鬼”(注)的仪式,再命人把尸首放回棺内,重新埋入土里。

  从此,百合再也没有出现过。山本的身体也逐渐好转,恢复了先前的健康强壮。然而,此事发生后,山本是否仍坚守他与百合之间的誓言呢?

  

  注:“施饿鬼”是为沦落为饿鬼的孤魂所做的祭拜与供奉。

  狸精

  传说这附近常常会出现狸精,遇到这种事情,至少要生场大病。

  近些年来,最后一个看到狸精的人,是住在京桥一个年纪很老的商人。那个人是在三十年前碰到的,以下便是那个故事。

  “喂!姑娘!”商人这样称呼她。“为什么在这里哭呢?……可否说出来。你有什么困难?若是我能帮忙,我一定答应你。”

  商人是个善良又热心的人。但是女子没有回答,还是不断地哭泣。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她连头也不转一下,只是自顾自地在哭。

  商人再度轻声的问:

  “姑娘,我刚才说的话,你有没有听见?像你这样的年轻女子,晚上最好不要待在这里。唉!为什么要如此伤心呢?无论如何,我会帮助你的,你不妨说来听听看。”

  女子这时仍然不出声的站着,然后背对着商人,慢慢挨近他。商人把手放在女子的肩头,阻止她靠近,说:

  “姑娘!姑娘!请你说话!……喂!姑娘……姑娘!”

  就在商人如此说的时候,女子慢慢转过头来,用手朝自己脸上一抹。商人顺着这由上往下的一抹看过去,女子的脸上并没有眼睛、鼻子及嘴巴,商人大吃一惊,抽身便逃。

  “怎么回事?是不是有武士在试刀斩人?”老板慢条斯理地问。

  “不、不是!”商人略微喘过一口气,“那里有……呀……呀……”

  “什么?到底是怎么了!”老板也急急忙忙地问:“有强盗吗?”

  “喔!不是强盗……不是抢东西!”

  商人还是结结巴巴地说:“那个……那个女人,站在沟旁的那个女人……那个女人就这么一抹……然后什么都没有了!”

  “哦,原来是这样!你看到的那个女人,是不是这样?”

  那个老板一说完话,便也朝自己脸上一抹。紧接着,他的脸便像蛋壳一般滑溜溜的,什么都没有。不用说,商人便猛然昏死过去了。

  青柳

  友忠个性良善,善于应对进退,修养十分好,朋友们对他十分敬爱。

  友忠二十岁时,受了一道秘令,到京都一名大诸侯――也就是主君掉山义统的亲戚细川政元――处出使。途中会经过越前,友忠获准回家看看守寡的母亲。

  出发时,天气十分寒冷,山野皆覆上一层白雪,友忠的坐骑是匹健壮的牝马,脚程很快,不会耽误一点时间。奔了一程来到山区时,路上已没有半户人家,前后村相距很远。

  这是旅程第二天发生之事。友忠骑了一整天的马,天色渐渐暗了,连一个旅宿的影子也没出现,心中感到十分焦急。

  友忠仔细四下找寻,可是一点着落也没有。凛冽的冷风迎面吹来,似乎暴风雪就要来临,而且马已经露出疲乏的样子。在这进退维谷的时刻,友忠发现不远处的小山麓下有间木造的房屋。这时候,也顾不了那么多,赶紧策马驰向那户人家门口,正在此时,这家的窗户打开一点,一个老太太露出了脸,看到是个容貌英俊的赶路武士,便说:

  “年轻人,在这暴风雪中还赶路。唉,请快进来!”

  友忠将马牵入屋子后面的贮藏室,再跨进那屋子中。屋内坐着一位老先生,一个少女正把木柴往火炉中丢。老人及少女见友忠进来,便邀他到火炉边暖暖身子。

  不久,老夫妇两人把酒热好了,也为赶路的客人准备好食物,便问些友忠路上的事。

  这时候,那年轻女子隐在屏风后面。少女的穿著十分粗陋,头发也没有束起来,散乱地披在肩上,不过脸孔却长得像天仙一般美丽,友忠第一眼看到她,便被吸引住了。友忠心中独自纳闷,这么漂亮的女孩,怎会住在这儿,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事。

  老先生对友忠说:

  “武士先生,从这里要到前村,实在很难走。像这种大风雪,会把人吹起来的,路况也很不好。不如这样吧!暂时待在这里,等雪停了再走。这间破房子,非常简陋,也没什么好东西招待你。不过可以暂避一下风雪,你的马我会好好照顾的。”

  友忠对这老人直爽、亲切的态度感到十分高兴。

  老实说,友忠的心底,确是想再多看看那容貌姣美的少女,舍不得马上离开。

  不久,虽说是粗陋,但也算十分丰盛的食物放到友忠的面前,少女也前来斟酒,躲在屏风后面的身形,终于又显现在眼前。少女穿着手织的布衣,很简单的打扮,长长的头发束在脑后,露出一口珍珠般的玉齿。

  喝酒时,少女挨在友忠旁边坐下,举止显得十分高雅。友忠偷偷看了一下,心想,还是生平第一次看到这般美女,不由的目不转睛地看着她。此时,老婆婆就说起了旁边的少女。

  “武士先生,这丫头叫青柳,自幼生长在山区,也不懂什么规矩,对于礼仪是一概不知,还请阁下多多包涵。”

  友忠听了这些,更是一直盯着青柳不放,而女孩不禁羞得低下头来。老太太隔着桌上食物,对友忠说:

  “武士先生,在外面受了这么久的寒风,想必身子还有点冷,请多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吧!”

  友忠收敛一下失态,向两老举了杯,就开始喝酒,接着也吃了不少饭菜。席间友忠说了许多话,都是些英雄事迹,静坐的少女在聆听之际,不时地抛来钦慕眼神,令友忠心神荡漾。

  在酒酣耳热之下,友忠开始以另一种语调和青柳交谈,而她的声音亦如同她的面容一样可人。

  他们说这少女是在山区长大的,也许事实上并非如此!若真是如他们所说,她的双亲一定有相当来头,想必是有地位的人,否则这少女如此高雅的举止,是从何处学来?友忠心中如此猜测,不由得高兴起来,于是唱了几句和歌来探询那少女的心意:

  四处追寻的花儿,在何处绽放?

  是那些不起眼的红铃兰吗?

  

  此时,那少女也不假思索,非常自然地接下去唱:

  

  朝阳在我的袖上,投下隐隐晕光,

  明日人儿是否依然眼前?

  

  友忠这歌词早已有暗示。而少女接着的那句歌词,真令他欣喜不已。自己想出来的巧妙歌词,她已有所反应,而且回答的文句中含着明显的情意。

  友忠从小至大,还没见过比这山区少女长得更漂亮的。况且,由这少女回答的歌词可以判断出,她大概很希望和我有进一步的情愫!

  友忠正在沉醉之际,忽然耳边有蚊鸣的细小声音传来:

  “这是天赐的良缘啊!”

  于是,友忠趁着酒意对老夫妇说:

  “两老的千金,可允嫁给在下?”

  友忠接着道出自己的出生、姓名、家族血统,及现在任职能登侯之家臣,掌管何职。友忠此情此景,情意涵涌,已容不下一丁点事物。

  老夫妇听了沉默半晌,略为移动了身子,抬起头来,一齐望着友忠。老先生顿了顿说:

  “友忠先生,您的身分太高了。在这个社会,出身是很重要的,我们没有什么背景,似乎不太相配!我们的身世实在不好,没什么可提的。我俩本意是要将女儿许配给住在山里的普通人。我们并没有教她什么学问,无论怎么说,嫁给武士先生实在是不适合。

  然而,你这么诚意,像她这般连行礼作仪都不太懂,实在只配充当侍候你的婢妾。若是这样,我俩心中也于愿足矣!”

  于是友忠就和青柳睡入一房,一夜的恩爱,说不出的缠绵,直到天明前,暴风雨还是持续着。初升的太阳突破重云,透出少许光芒,把东方的天空照出美丽的晨晖。青柳的袖子,遮住了朝阳而露出缤纷的彩霞,此刻依恋着她的友忠必须上路,离开这间破旧的茅屋了。但是,他实在无法向她挥别。在快要出发之时,友忠决定向已是岳父的老先生说:

  “丈人恩惠,铭记在心,只望下次来时,好好报答。青柳现在已是我的妻子,若要我现在与她分别,实在是不舍。不知青柳是否能跟我一齐走,还盼望两老能成全。虽然路途并不近,但我一定不会让她吃一点苦,岳父母大人,请多注意自己的身体,不用过分担心。这儿有一些金子,数量并不多,只是略表心意,尚请务必笑纳。”

友忠说着便拿出一锭金子放在两老面前,大约也有十两重。老先生抬起一直低着的头,轻轻拿起那锭金子说:

  “你实在是亲切热情之人。在这深山之中,我留金子何用?你还要赶那么远的路,如今天气酷寒,这金子还是你留在身上当盘缠。这偏僻山区,想买什么都买不到,即使想用,也用不着这么多。青柳之事,就让你费神了,再怎么说,她已经是你的人了。不过你自己最好再多多考虑一下,路上带着女人是否方便,青柳只宜当作婢妾,望你好好待她。女儿就这样和我俩分离,实在是舍不得,你能好好照顾她,便算了结我们的心愿。只要你们两人真心相爱,好好过一辈子,这比一锭金子来得重要。我们两人年纪大了,活不长久,就此把女儿交付给你。”

  友忠再次要把金子交给老夫妇两人,他们却坚持不肯收。由此看来,这对夫妇很有气节,并不看重金钱。

  当日友忠扶着青柳乘上坐骑,再三向两老行礼,以为告别。

  “友忠,不要再行礼,请务必回来看看我们。记住要好好对待青柳。”老先生说。

  青柳向两老挥泪告别,就与友忠乘着马离去了。

  然而,在那时代,武士若是没有回去向主君复命,未事先得到主君的准许,是不能擅自结婚的。友忠也是如此,但是在密使任务尚未达成之时,无论如何都不会得到准许。事到如今,也不能把青柳这令人怜爱的娇妻置之不顾。

  两人到了京都,友忠尽可能不让人知道青柳的身世,一直隐藏着实情。可是有一日,细川侯的一名家臣看到青柳的美丽身影,发现了友忠与这女子之间的关系,于是细川侯也就耳闻到了。

  当时,细川侯年纪尚轻,有喜好女色的毛病。所以听到这件事后,便立刻唤人把青柳召到宅邸中。青柳束手无策,只有跟着来人到了门禁森严的宅邸。

  友忠为此一筹莫展,只有连声叹息,焦虑不已。他只是远国诸侯的使者,力量微不足道。而且,在此刻本身还要靠着比主君声势更大的细川侯保护,在这个人的眼目下,什么事都无可争辩。

  数日以来,青柳音讯毫无,友忠茶饭不思,觉得自己真是愚蠢之人。武士的阶级禁忌中,全是一种内属关系,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自己招致如此不幸命运。友忠明了了这一层层的缘因和种种阶级上的禁忌后,产生了一线新希望,那便是叫青柳溜出宅邸,和自己一齐逃离这里。

  友中左思右想,经过一番仔细计划,决定托人传给青柳一张纸条。纸条上只要不多写什么,就不致招来凶险,就算不幸传到细川侯手上,也不致出什么差错。私传纸条是件犯上之事,不过,友忠已经下定决心,即使有了凶险也顾不得了。

  友忠在纸条上以中国汉诗的方式写下心声,青柳一看就能明白。诗一共只有二十八个字,然而这二十八个字当中,便包括了友忠自己日思夜想的情意,以及青柳怅然的痛苦: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这首诗写好之次日傍晚,友忠便被叫到细川侯官邸。友忠入了前厅,暗自想着,可能秘密已被揭穿,如果那一张纸条被细川侯发现,不知有何严重后果,最起码也会命令自己切腹自尽!可是,这么一来,青柳便永入侯门深处,就算她能保住性命,也是绿珠泪滴罗巾。若是真要切腹,也要先把细川侯那家伙的首级割取下来才甘心。一想到此,友忠便紧握胸前双刀,静候召唤。

  谒见的时候,细川侯身旁坐满文武重臣,个个如雕像般端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友忠行了臣礼,走进来后,略为看了看四周,便寻一个侧位盘坐下来,心中什么想法都消失了,大气也不敢透一口。

  那时,细川侯突然站了起来,若有所思地从上面走下来,抓起友忠的双手,遽然将“公子王孙逐后尘”这张纸条还给友忠。友忠瞬时脸色发青,细川侯两眼紧盯着友忠说:

  “友忠!这些人都是专程来祝福你的,现在仪式马上就要展开。客人已经到齐了,东西也都准备好了!”

  细川侯发出讯号,那时,离开大厅还有一段距离的房间内,也顿时打开了门。在那房间中,已挤满了来祝福的臣子家眷。被包围在中间的青柳,穿戴着新娘衣服,等着自己心中的友忠。友忠一眼便看到了青柳,才晓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友忠激动地走向前去,牵起了青柳的玉手,在一片祝福中,隆盛的婚礼展开了。细川侯的家臣们,拿出各式各样的名贵礼物,送给这两个新人。

  一转眼,友忠夫妇已恩爱地生活了五个年头。然而,一天早上,青柳正在做着琐碎的家务,一面和友忠谈话。突然,青柳露出痛苦的声音,脸色发青,全身僵硬。然后,青柳发出一股像似临死之人的声音,对友忠说:

  “唉!我现在已不能说太多话了,请你原谅。今天我便要和你分别了。你和我之所以成为夫妻,是前世姻缘。如今,这段缘分已经结束,我再也无法和你在一起。拜托你多念佛事,我现在要死了。”

  “这是为什么?青柳!你快说!”

  友忠惊骇地大叫。又说:

  “不要胡言乱语,只是些小毛病,你稍微躺下休息一会儿,过一会儿就没事了!”

  青柳幽幽地回答。

  “你不了解!这和病没有关系,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事实上我并不是人,我的灵魂是树灵,心也是树精的心,我只是一棵柳树变的。现在有人正在砍我的树干,我要死了。不用哭泣,再难过也没有用,这是命中注定的。请早一点、快一点念佛经,啊……我……”

  紧接着,青柳又发出很痛苦的一声,她美丽的身影颤抖个不停,用袖子把脸遮住。此时,青柳的身体变成了一股淡淡的影子,然后逐渐往下缩,一直缩到只有半尺多高。

  友忠过去想把她抱住,但是怎么抱也抱不到。榻榻米上只堆着美人刚刚穿的衣服和头上的金钗,而青柳的影子已经消失。

  友忠伤心极了,心灰意冷看破红尘,于是剃发为僧,成为四处云游的行僧。友忠到各地飘泊,每到一个庙宇,必定为青柳的亡魂祈福念经。

  一天,行经越前国,友忠顺道去青柳双亲住的地方拜访。可是,那座山附近,只有一片荒凉,并没看到什么人家。以前屋子座落的地方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不过,倒有三棵被砍了的柳树,其中两棵比较老,另一棵还很年轻。每一棵都有被拦腰斩断的痕迹。

  色情鬼

  从前在日本各地就流传着有关“轳辘首”(注)的传说,但是从未有人亲眼见过。根据一永的传说记载,轳辘首皆为女性,然而,在宫城县桑田村一带所流传的轳辘首,却是一个名叫作助的男人。

  这个叫作助的男子已有妻室,但他仍然慕恋着邻村的一位姑娘。

  在偶然的一个机会里,桑田村举行的一次盛大祭典中,作助遇到了那位姑娘,于是作助借机向她求爱,表明心意,但是那位姑娘却置之不理,躲开了他的纠缠。

  作助求爱虽被拒绝,但思慕之情却与日俱增。不久,他听说这位姑娘嫁给了附近滕田村的村长次郎太夫,更是妒心大发,茶饭不思,工作不做,心里总是觉得很不甘心,就恹恹生起病来。

  且说次郎太夫与邻村的第一美人结婚后,两人如胶似漆,恩爱异常。

  一个闷热的夏夜,次郎太夫与妻子开着窗睡觉。到了半夜,次郎太夫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窗外有什么东西在动。他决心看个究竟,就在蚊帐内借着月光朝外打量,看见一张男人的脸在窗外向屋内东张西望,不过这张脸却很奇怪,颈子下面好像没有身体一般,只有一条又细又长的管子连到墙外,那颗头似乎是在空中飘浮着,又好像在飞转……

  次郎太夫又觉得这张面孔似曾相识。就在这怪头伸入窗内时,次郎太夫已轻手轻脚地爬出蚊帐,顺手抓了桌上一个铜制的烟灰筒,猛地砸向怪头:

  “什么人?”

  可是慌忙中烟灰筒并没有击中怪头,却碰到墙壁,发出了很大的响声,怪头立刻退出窗外,一溜烟地不见了。

  次郎太夫气愤地转回蚊帐里,却见妻子好像受了惊吓,脸色苍白地坐在那里,次郎太夫安慰她道:

  “没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是个无聊男子想偷看!”

  然而,妻子打着哆嗦,张惶失措地说:

  “不!我认得这个人,还没结婚的时候,有一次在村中的大祭典,我和家人走散了,就是这个叫作助的男人前来向我搭讪,但是我没理他。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刚刚又梦见他了,他的头和身体以一条细小长长的脖子连接着,太可怕了。这……这难道是什么不祥的预兆?”

  次郎太夫看见妻子茫然不知所措地坐在那里,又听她这么说,想必她时常看到作助。于是他决定守夜等待作助再次出现。可是他连守了四、五个晚上,却什么也没发现。

  然而同时在滕田村却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许多怪事。许多妇女在家中被人偷窥,尤其是在夫妻缠绵时,被骚扰个不停。而且妇女的内衣、首饰也常被人偷走,可是大家都找不出有人潜入屋内偷东西的迹象,到处侦察,也查不出一点蛛丝马迹。

  是日,次郎太夫去外地办事,一直忙到深夜才急急忙忙赶回家,路过桑田村的时候,半路上,借着月光,他就发现前方有个细长的脖子怪物正慢慢地朝前走去,那颗头在空中东窜西窜地转个不停,他心想,一定就是那作助的头!

  次郎太夫悄悄地尾随于后,接着,他看见作助的头被一条细长的东西拉进了附近一家民房。

  次郎太夫发现了作助的行踪后,翌日清晨立刻聚集了四、五个村中有名望的人和一些年轻力壮的青年,一同讨论如何除去这“轳辘首”。

  到了相约的那夜,大家将一些女人的首饰和衣物聚放在一处,再分散开来躲在附近,等待轳辘首的出现。

  午夜过后不久,果然远远见到了轳辘首慢慢荡了过来,它丝毫未察觉四周的埋伏,自顾自地从一大堆东西中衔出次郎太夫妻子的内衣,用鼻子嗅了一阵子,就准备离去。

  瞬间,四周埋伏的人一齐跳了出来,轳辘首大吃一惊,左闪右躲地想逃出重围,忽然――“咻!”的一声。

  不知何人发了一箭,射中轳辘首的一只眼睛,轳辘首立即凄厉地叫了一声,然后落荒而逃,在地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血迹。

  第二天,桑田村传来消息说,作助已于昨夜死亡,因此,次郎太夫就领着一些人前往作助家中,欲寻出村人遗失的物品。

  作助的妻子见众人来势汹汹,知道东窗事发,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他们一到来,她就先发制人的叫道:

  “作助一定是你们杀的!你们竟然对一个手无兵刃的老实人下手……”

  “不错,你丈夫的确是我们杀的,你说他老实,实在值得商榷。”

  作助的妻子不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恶狠狠地提起手中的锄头,咬牙切齿地恨声叫道:

  “不报杀夫之仇,誓不为人!”

  次郎太夫见这女人如疯子一般,只得逃回滕田村,再多聚集一些村人,写下各人遗失的物品,又前去作助家中,以此清单与作助的妻子理论:

  “这张单子上全是失物,一定是被这轳辘首偷走的,我们要好好地搜查一番!”

  大伙人蜂拥而入,推开了作助的妻子,就各处翻箱倒柜,果然找出了与单子上相符的一些失物,只有次郎太夫妻子的失物遍寻不着。在一旁看热闹的桑田村村民都发出惊叹之声,旋即又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作助的妻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自觉无地自容,愧愤之余,奔往屋后,投井自尽了。

  事发后不到一个月,次郎太夫的妻子就病死了,临死之前她告诉太夫说:“作助在阴间诬告我用箭射死他,所以我的病是好不了了。现在我被召到阴间去作证,我要揭穿他的诡计,不过这样一来,他又可以在阴间见到我了,这个人真是连做鬼也不肯放过我……”说完她就死了。

  

  注:“轳辘首”是一种长脖子的妖怪。

  食人鬼

  此为一则有关梦窗法师的典故:

  当梦窗法师单独到美浓国化缘时,曾在一座不见人烟的山上迷了路,他想尽方法走出此山,却仍在一处打转,当时已过了黄昏,他只得留在山中过夜,待翌日再寻出路。

  突然,他在夕阳的余晖中看见山头上有座小小的庵庙,远望过去,似乎已荒废多日,梦窗趁天色未暗,就急急赶了过去。

  小小破庵中意外地住了一个老迈的和尚,梦窗就请求老和尚让他借住一晚,可是老和尚却毫不留情断然拒绝了梦窗,告诉他山旁的溪谷下有个村落,在那里可找到吃住的地方,同时指点他去路。

  梦窗无可奈何地遵从老和尚的指示,过了许久才走到老和尚所说的村子。他发现那里只不过住着十二、三户的人家,说不上是小村落。村人很客气地带领梦窗到村长的家,他一进门就见到客厅围坐着大约十多个男人,心中有些纳闷,旋即被人领到隔壁一个小房间,里面已备好了寝具和食物。梦窗因为走了不少路,胃口极佳,又非常地疲倦,吃饱后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快到半夜时,隔壁的房间传出一阵哭声,把梦窗惊醒过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年轻人提着灯笼,轻轻拉开客厅与梦窗客房的纸门走了进来,诚惶诚恐地站在梦窗面前,深深地行了个礼,说:

  “大师,此刻前来打扰,实在罪过,但是非说不可。在下现在已由长子的身分变为一家之主了。您特意前来投宿,而且如此的劳累,在下实在很难启口……

  “事情是这样的,家父已于二、三个小时前过世了,刚才隔壁房内皆是村上的邻人,今夜是为家父守灵而来的。

  “在下待会就要与这些人离开,到一里外的另一村去。我所要告诉您的是,本村有一个习俗,就是每当村内一有人去世,那晚村内所有的人都要离去,不得留下一人。祭拜之后,只留下死者的遗体,每个人都得离开。

  “任何留有死者遗骸的家里,当晚都会有奇怪的事发生。为了大师着想,请您也与我们一同到邻村去吧,在那儿也有很好的宿处。当然,大师既是个出家人,也许根本就不信什么妖魔鬼怪。倘若您不介意一个人与家父遗骸度过此夜,这间屋子虽然说不上讲究、舒适,但也可将就着歇息。不过我要先声明,今晚除了您,是不会有人想要留下来的。”

  梦窗听了这话就回答:

  “您的盛情厚意,贫僧心领。出家人至府上打扰,承蒙告知令尊去世的消息。贫僧虽然疲惫,然而诵经乃是分内之事,不能不做。起初听你一言,本以为您是要贫僧在离去之前为令尊诵经的。

  “既然有如上原因,贫僧待您离去后再念了!我会在令尊身边守候至天明。停留在贵府的这段时间,贫僧对您所说有鬼怪的事并不惧怕,这点请您安心。”

  年轻人听梦窗这么一说,欣喜地向梦窗大师叩头致谢。不多时,家人和邻居知道梦窗愿意留下的消息,均纷纷前来致谢。之后,主人又说:

  “要将大师您一人置此而不顾,心里实在过意不去,然而,现在不得不向您告辞。因为本村规定,时过夜半,家中不得留下亲属,所以我们必须马上离开,就请您多费神了。今夜若有什么变化,明晨等我们回来再向您请教!”

  村人离去后,梦窗独自走进了停尸房,尸首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供品,旁边还点着一盏供神佛的小明灯。梦窗在尸首的旁边唱诵“引导之喝”(注),完事后,就在一旁开始坐禅。梦窗定神入禅后,无人的村落内更是听不见一丝声音。

  夜越深,越是静得让人发毛。突然――有个模模糊糊、看不清形状的“阴影”不声不响地飘进房来。

  梦窗感觉到四肢像被人压住般不能动弹,喉咙也发不出声音,只是呆呆地坐在原处,瞪大了眼睛呆望着。只见那模糊的影子伸出两只巨爪抱起尸首啃吃起来。从尸首的头开始,头发、骨头、手脚被吃得“卡啦卡啦”响,转眼间,整具尸首被吃了个精光,甚至连寿衣也消失不见。

  这妖怪吃完人后,又转向摆在前面的供物,狼吞虎咽迅速地一扫而空,然后盯望了梦窗一眼,旋即又像来时一样不声不响地飘离。

  这时候,梦窗才感觉一阵恶心,几乎把食物呕吐出来。

  翌日,村人返回村中,老远就见梦窗站在屋前等待大家回来。村人轮流向梦窗行礼后就进人房间到处察看,但是没有一个人为尸首和供物不见了而大惊小怪。年轻主人对梦窗说:

  “想必大师昨夜也看到了什么吧?老实说,我们都很替您担心,现在见您安然无事,也没受到伤害,真是太好不过了。在下和邻居都感激您的恩德。昨夜在下曾告诉您本村只要一有死人,全村人必定要留下死人并离开的规定。如今此规定被破,那怪东西一定会得到报应。这就是在下所说的奇怪事情,您大概也了解尸首和供品为何不见的原因了吧?”

  梦窗就把他看到怪物的经过说了一遍,然而在场却无一人感到惊讶。主人对梦窗解释道:

  “大师,您方才所描述的情形,正和我们村上一直流传下来的传说一样!”

  梦窗听罢半晌说不出话,才又转移话题问道:

  “你们村前的山上不是住着一位高僧吗?难道他从来不替你们办这些事?”

  “什么样的高僧?”年轻主人反问他。

  “昨天贫僧曾往山上的小庙庵求宿,可是被那和尚拒绝了,还指点我到此地来的路!”

  听者一个个面无表情地对看,大伙儿都不开口,最后这位年轻主人说道:

  “大师!那座山上既没有什么高僧,也没有庙庵。您是否弄错了?这附近百里内根本就没有一个和尚啊……”

  梦窗见年轻人如此说,也就不再多问,亦不接口答话。他发觉这些村民似乎是被什么妖魔鬼怪给吓住了,问什么都支吾着不敢说,什么闲事也不敢管。于是梦窗向村人请教附近的道路,再带了些干粮,就告别众人离去。途中,他又打定主意折返山上去拜访那间庙庵,想证实自己昨天到底是否遇见了妖怪。

  梦窗很容易就找到了小庙庵,这回那位老僧见到梦窗,却很有礼貌地请他进去。梦窗一进庵庙,那老僧不知在想些什么,只是毕恭毕敬地行礼,一个劲儿地说道:

  “惭愧,惭愧!真是惭愧极了!”

  “方丈,虽说您昨夜拒绝贫僧过夜,但也无须如此多礼!”

  梦窗又说:

  “多亏方丈昨天指点,我在那村中受到亲切招待,心中不胜感激,特意前来致谢!”

  老僧立刻回答:

  “我实在无法留任何人在此过夜。我深感惭愧,并不是因为我拒绝你留宿,实在是因为我的原形昨夜被您瞧见了。您所看到的那个吃死人和供物的不是别人,正是我。……如今已没有隐瞒的必要了,我就是专吃人肉的食人鬼。请您大发慈悲,容我向您禀明我是如何变得如此罪孽深重!

  ……本来我是这偏僻地方唯一的和尚。那时候,此山附近除了我没有其他的僧侣。因此,只要这附近有人去世,就必定会被抬上山来接受我的引导诵经。当时有不少人老远抬着尸体上山来,有时尸体都发臭了。日复一日千篇一律的工作,使得我开始厌烦,也开始想,每天重复地诵经或引导死人入佛这种工作,用来谋生,也只能得到保暖的衣食而已,为此甚感不平。因为经年累月自私自利的妄念所致,我死后灵魂就转为食人鬼。从此,只要这村子里有死人,我就非吃不可,也从不选择,谁死我就吃谁的遗体,如同大师您昨夜所见一般。

  ……大师,您已见到我的原形,恳请您大发慈悲,为我这孤魂野鬼诵经超渡吧!希望在您超渡之下,能早日脱离这充满罪孽的秽界,早日修成正果。”

  老僧话一说完,就立刻随着仍飘浮在空中的尾音消失不见,庵庙也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比人还高的杂草丛中,只见梦窗大师一个人在一座遍生青苔、年久失修的五轮塔(注)――一座和尚的荒坟――旁,若有所思地跪着……

  

  注:“引导之喝”是禅宗引导死者之魂入佛土的梵唱。

  注:“五轮塔”是以象征地、火、水、风、空五种形状的石头砌成的塔。

  碗中的倩女

  元和三年(公元一六一七年)元月四日,有个名叫中川佐渡守的诸侯带领随从进行年初的巡视,回程时经过江户本乡白山麓的一家茶馆,就领着随从一同进去休息。在佐渡守的随从里有个叫关内的年轻家臣,因为非常口渴,就端了一大碗茶来解渴。

  正当关内端起手中的茶要喝时,他不经意地朝茶碗里望了望,居然有一张秀丽的女人脸孔映在碗内黄竭色透明的茶水上!关内吓了一跳,赶忙转头向四周张望,他以为有人站在他身后,但是他身旁一个人也没有。

  从茶碗里的那张脸及发型看来,是个高贵家庭出生的少女,关内又望了一眼,碗内那张轮廓分明、姣美晰白的面孔,栩栩如生地映在茶面上,双目和双唇都在动着!

  关内十分诧异,也很困惑茶碗中出现这等怪物,遂将茶水倒掉,仔细地查看茶碗的内部,然而茶碗里并未绘着栩栩如生的少女脸孔图案,只不过是一只普通的茶碗而已。

  于是关内放下手中的茶碗,拿起桌上另一只茶碗,重新再注入茶水,可是,他一倒入茶水,水面就又立刻出现那张美丽的脸。

  关内以为自己眼睛花了,这回只把碗内的水倒掉,再倒了一碗。他凑近茶碗仔细一看,那张脸依旧映在水中,而且对着关内微微地笑着!

  关内见状倒抽了一口气,但他仍用手压住心头,把吓得快跳出来的心和害怕的心情使劲地压了回去,口中念念有辞:

  “这是什么人,我根本不认得!见鬼了,我不能再上她的当了。”

  说罢,关内拿起茶碗,一口气把浮现脸孔的茶水吞了下去,转身便跑出茶馆。一路上,他并没有因为刚才和着水吞下一个鬼魂而感到不安。

  当晚,关内在中川府邸的守卫室中值勤,忽然,有个陌生女人静悄悄地闪进守卫室,真把关内吓了一跳。

  来客是位身着华服的艳丽少女,她一屁股就坐在关内的面前,浅浅地行了个礼说道:

  “在下美芳子,初次拜访,请多指教。您大概不认识我吧?”

  这动人少女的声音细小而清脆,混着如兰似麝的香气钻入关内的耳中,令他有说不出来的兴奋。此时,关内看清了这位盛装少女的脸,真是惊讶得非同小可,原来坐在自己面前的,就是今天在茶碗里看到,而后来又被自己吞下去的那个少女的秀美面孔,既让人爱怜又有点令人毛骨悚然……鬼吗?眼前来客的笑容不正是和茶碗里看到的笑容一模一样?那泛着笑意的娇小樱唇,还有那双有着长长睫毛的眼睛正一眨一眨地凝视着关内,眼神中似乎包含着挑逗的神色,又带有春情无限的意味。

  “不,在下眼拙不认识!”

  关内心里真是有点忐忑不安,但他仍然装出一副泰若自然的样子反问道:

  “斗胆请问你是如何潜入本府的?”

  (封建时代,诸侯府邸的四周无论昼夜均是守卫森严,除非守卫失职疏忽,若无人引导,要潜入府邸不但受阻,而且异常困难。)

  “嘻嘻!你真的不认识我吗?”

  少女一边以娇媚的语调问话,一边逼近关内:

  “原来你不认识我啊?可是,今晨您……不是一口就把我吞下肚子吗?”少女薄薄的丝质衣裳上发出阵阵令人禁不住欲念的香气。

  关内难以忍受,忽地一把将她拖上了床,将她高贵质料的衣裳撕开了一大片,露出了雪白的胸口,关内楞了半秒,就神智不清地扑了上去,接着疯狂地发泄着他的情感。这位叫美芳子的女人,一再刺激关内的***,一直到了天色将亮,他才如死人一般熟睡过去。等到醒来时,那美芳子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翌日,关内将前夜所发生的事情透露一点给大家听,他的同事都非常震惊,也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因为前夜当此事发生时,他们根本没有看见任何一个人出入府邸,而中川的家臣中,也没有一个人认识或是听过美芳子这个人。

  是日,恰巧关内休假,就回家和双亲在一起。近夜半时,佣人忽然来通报关内有客人来访,告诉关内说:

  “来访的人小的都不认得,只说有重要的事要来看您!”

  关内大步出了玄关,就看见三位身佩大刀的武士站在门外。他们三人见关内出来,毕恭毕敬地行过礼后,其中一人就开口道:

  “我们是松冈文吾、士桥久藏和冈村平六,我家主人美芳子嘱我们请你去,她现在正在为你准备盛筵,请大人现在就走吧!”

  这块墓碑算来已快两百年了,关内一骨碌爬起来,在旭阳下神智特别清楚,回忆这两天与鬼相遇的荒唐行径,不禁浑身冒冷汗。关内回到家中不到两天,就生了一场大病。在病中,夜里还经常有人在窗前走动,窃窃私语,关内只听到其中一个男子的声音说:“关内这家伙,其实是没有用的……”底下就听不清楚了。关内就这样一直病了一个多月才逐渐康复。关内的家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到附近庙里去求和尚帮忙驱鬼,和尚听了之后,就画了一道经文,贴在关内的大门口,又给关内一些药丸叫他吞下肚,关内吃了药连泻了三次才止住,从此就不见美芳子找上门来。

  那和尚后来说:“关内喝了女鬼的摄魂水,所以被纠缠得脱不了身,如果再那样混下去,要不了七天,精血就会被摄干而死。”

  无耳琴师芳子

  这是距今约七百年前的事。当时的日本,为争夺朝廷权势,源氏和平家之间争斗了许多年,最后终于在下关海峡的坛浦海湾,进行最后的决战。在朝的安德天皇(当时只有八岁)与平家一门的妇孺,在这海湾会战失败后,全部丧生了。

  往后七百年间,坛浦海湾及附近一带海岸,不断出现平家的鬼魂。譬如说,在坛浦海边捉到的螃蟹,有着像人类般的面孔,所以这种螃蟹称为“平家蟹”,传说这些螃蟹是平家武士的鬼魂所变。这一类传说一直被流传下来。这一带的海边,至今仍有许多传奇之事断断续续的发生。

下载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