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资源由古籍府(www.gujifu.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关注公众号:古籍府,可以免费全部下载完整版。

海国图小志
海国图志 原叙
海国图志 后叙
筹海篇
议守上
议守下
议战
议款
东南洋
叙东南洋
阿细亚洲总说
越南
暹罗东南属国 今为英吉利新嘉坡沿革
缅甸
吕宋夷所属岛
英荷二夷所属葛留巴岛
葛留巴所属岛
西南洋
五印度图志
五印度国
中印度各国
东印度各国
阿丹国海国图志 原叙
海国图志 六十卷 何所据 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
西夷之 四洲志 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 及近日夷图 夷
语 钩稽贯串 创榛辟莽 前驱先路 大都东南洋 西南洋
增于原书者十之八 大小西洋 北洋 外大西洋 增于原书者十
之六 又图以经之 表以纬之 博参群议以发挥之 何以异于昔
人海图之书 曰 彼皆以中土人谭西洋 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
是书何以作 曰 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 款夷而作 为师夷
长技以制夷而作 易 曰 爱恶相攻而吉凶生 远近相取而悔
吝生 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故同一御敌 而知其形与不知共形
利害相百 焉 同一款敌 而知其情与不知其情 利害相百焉 古
之驭外夷者 诹以敌形 形同几席 诹以敌情 情同寝馈 然
则执此书即可驭外夷乎 曰 唯唯 否否 此兵机也 非兵本
也 有形之兵也 非无形之兵也 明臣有言 欲平海上之倭患
先平人心之积患 人心之积患如之何 非水 非火 非刃 非
金 非沿海之奸民 非吸烟贩烟之莠民 故君子读 云汉
车攻 先于 常武 江汉 而知 二雅 诗人之所发愤
玩卦爻内外消息 而知大 易 作者之所忧患 愤与忧 天道
所以倾否而之泰也 人心所以远寐而之觉也 人才所以革虚而之
实也& 昔准噶尔跳踉于康熙 雍正之两朝 而电埽于乾隆之中叶 夷烟流毒 罪万准夷 吾皇仁勤 上符列祖 天时人事 倚
伏相乘’ 何患攘剔(之无期 何患奋武之无会 此凡有血气者所
宜愤悱 凡有耳目心知者所宜讲画也 去伪 去饰 去畏难 去
养痈 去营窟 则人心之寐患祛 其一 以实事程实功 以实功
程实事 艾三年而蓄之) 网临渊而结之 毋冯河* 毋画饼 则
人才之虚患祛 其二 寐患去而天日昌 虚患去而风雷行
传 曰 孰荒于门 孰治于田 四海既均 越裳是臣叙
海国图志
以守为攻 以守为款 用夷制夷 畴司厥楗 述 筹海篇
第一
纵二千年 圜九万里 经之纬之 左图右史 述各国沿革图
第二
夷教夷烟 毋能入界 嗟我属藩 尚堪敌忾 志东南洋海岸
各国第三
吕宋瓜哇 屿埒日本 或噬或, 前车不远 志东南洋各岛
第四
教阅三更 地割五竺 鹊巢鸠居 为震旦毒 述西南洋五印
度第五
维皙与黔 地辽疆阂 役使前驱 畴诹海客 述小西洋利未
亚第六
大秦海西 诸戎所巢 维利维威 实怀泮- 述大西洋欧罗
巴各国第七
尾东首西 北尽冰溟 近交远攻 陆战之邻 述北洋俄罗斯
国第八
劲悍英寇 恪拱中原 远交近攻 水战之援 述外大洋弥利
海国图志 上坚第九
人各本天 教纲于圣 离合纷坛 有条不紊 述西洋各国教
门表第十
万里一朔 莫如中华 不联之联 大食欧巴 述中国西洋纪
年表第十一
中历资西 西历异中 民时所授 我握其宗 述中国西历异
同表第十二
兵先地利 岂间遐荒 聚米画沙 战胜庙堂 述国地总论第
十三
虽有地利 不如人和 奇正正奇 力少谋多 述筹夷章条第
十四
知己知彼 可款可战 匪证奚方 孰医瞑眩 述夷情备采第
十五
水国恃舟 犹陆恃堞 长技不师 风涛谁. 述战舰条议第
十六
五行相克 金火斯烈 雷奋地中 攻守一辙 述火器火攻条
议第十七
轨文匪同 货币斯同 神奇利用 盍殚明聪 述器艺货币第
十八
道光二十有二载 岁在壬寅嘉平月 内阁中书邵阳魏源叙于
扬州
原刻六十卷 道光二十七载刻于扬州 咸丰二年重补成一百
卷 刊于高邮州
海国图志 原叙海国图志 后叙
谭西洋舆地者 始于明万历中泰西人利马窦之 坤舆图说
艾儒略之 职方外纪 初入中国 人多谓邹衍之谈天 及国朝
而粤东互市大开 华 梵通译 多以汉字刊成图说 其在京师钦
天监供职者 则有南怀仁 蒋友仁之 地球全图 在粤东译出
者 则有钞本之 四洲志 外国史略 刊本之 万国图书
集 平安通书 每月统纪传 灿若星罗 了如指掌 始知
不披海图 海志 不知宇宙之大 南北极上下之***也 惟是诸
志多出洋商 或详于岛岸土产之繁 埠市货船之数 天时寒暑之
节 而各国沿革之始末 建置之永促 能以各国史书致富媪 山
川 纵横九万里 上下数千年者 惜乎未之闻焉 近惟得布路国
人玛吉士之 地里备考 与美里哥国人高理文之 合省国志
皆以彼国文人 留心丘索 纲举目张 而 地里备考 之 欧罗
巴洲总记 上下二篇 尤为雄伟 直可扩万古之心智 至墨利加
北洲之以部落代君长 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 以及南洲孛露
国0之金银 富甲四海 皆旷代所未闻 既汇成百卷 故提其总
要于前 俾观者得其纲而后详其目 庶不致以卷帙之繁 望洋生
叹焉 又旧图止有正面 背面二总图 而未能各国皆有 无以惬
左图右史之愿 今则用广东香港册页之图 每图一国 山水城邑
钩勒位置 开方里差 距极度数 不爽毫发 于是从古不通中国
之地 披其山川 如阅 一统志 之图 览其风土 如读中国十七省之志 岂天地气运 自西北而东南 将中外一家欤 夫悉其
形势 则知其控驭 必有于筹海之篇 小用小效 大用大效 以
震叠中国之声灵者焉 斯则夙夜所厚幸也 夫至玛吉士之 天文
地球合论 与夫近日水战火攻船械之图 均附于后 以资博识
备利用 咸丰二年 邵阳魏源叙于高邮州
注释
夷图 夷语 夷图 外文地图 夷语 外文著作
钩稽贯串 选择研究 整理编辑 钩 取 即选择 稽 查核
创榛辟莽 开拓荒野 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 榛 一种落叶灌木 莽 丛
生的野草
东南洋 西南洋 东南洋 今亚洲东南部各国 西南洋 今南亚和西亚各国
大 小西洋 北洋 外大西洋 大西洋 指欧洲各国 小西洋 指非洲各国
北洋 指俄国和北欧各国 外大西洋 指南 北美洲各国
款 议和 和谈
爱恶相攻而吉凶生 三句 见 易经 系辞 悔吝 悔恨 情伪 真实
和虚伪
相百 相差百倍
诹以敌形 四句 对于敌人的形势 象日常用具一样的清楚 对于敌人的
情况 同吃饭睡觉一样熟悉
唯唯 否否 可以 又不可以
此兵机也 四句 兵机 用兵的方法 兵本 克敌制胜的根本 有形之兵
指军事行动和战略战术 无形之兵 指影响战争胜败的其他因素 如政治 经济 思
想意识等
刃 金 指兵灾战乱
云汉 车攻 云汉 为 诗经 大雅 中篇名 车攻 为 诗经
小雅 中篇名 此两篇均赞美周宣王在西周衰乱后 因忧虑国家危亡而发愤图强
整顿武备
常武 江汉 均为 诗经 大雅 中篇名 赞美周宣王内修国政 外
海国图志 上克强敌 使国家复兴
玩卦爻内外消息 玩 玩味 研究 即研究占卜的吉凶变化
& 愤与忧 四句 否 和泰是 易经 中的两个卦名 否 凶 坏事
泰 吉 好事 四句意思是 发愤图强 忧国忧民的精神 是转弱为强 把坏事变成
好事的条件 也是使人们的思想由昏变醒 由虚变实的条件
’倚伏相乘 指坏事和好事这一对矛盾是互相依存和转化的
(攘剔 攘 抵御 剔 排除
) 艾三年而蓄之 艾 艾草 用于针灸 越陈越好 意思为要经过多年的
准备 才能取得成功
*冯河 冯 音 无舟渡河为冯河 比喻冒险
+ 孰荒于门 四句 见韩愈 琴操十首 越棠操 越棠 古国名 在今越
南南部 相传周公尚政时 越棠重泽来朝 臣 臣服
布路国 即今之葡萄牙
0孛露国 即今之秘鲁
海国图志 后叙筹海 篇议 守 上
自夷变以来 帷幄所擘画 疆场所经营 非战即款 非款即
战 未有专主守者 未有善言守者 不能守 何以战 不能守
何以款 以守为战 而后外夷服我调度 是谓以夷攻夷 以守为
款 而后外夷范我驰驱 是谓以夷款夷 自守之策二 一曰 守
外洋不如守海口 守海口不如守内河 二曰 调客兵不如如练土
兵 调水师不如练水勇 攻夷之策二 曰调夷之仇国以攻夷 师
夷之长技以制夷 款夷之策二 曰听互市各国以款夷 持***初
约 以通市 今请先言守
今议防堵者 莫不曰御诸内河 不若御诸海口 御诸海口
不若御诸外洋 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制敌者必使敌失其所长 夷
艘所长者 外洋乎 内河乎 吾之所御贼者 不过二端 一曰炮
击 一曰火攻 夷之兵船 大者长十丈 阔数丈 联以坚木 浇
以厚铅 旁列大炮二层 我炮若仅中其舷旁 则船在大洋 乘水
力活 不过退却摇荡 不破不沉 必中其桅与头鼻 方不能行驶
即有火轮舟牵往别港 连夜修治 惟中其火药舱 始轰发翻沉
绝无泅底凿沉之说 其难一 若以火舟出洋焚之 则底质坚厚
焚不能然 必以火箭喷筒 焚其帆索 油薪火药轰其柁尾头鼻
而夷船桅斗上 常有夷兵远镜1望 我火舟未至 早已弃碇驶避其难二 夷船起碇 必须一时之久 故遇急则斩缆弃碇而遁 夷舶三
五为帮 分泊深洋 四面棋布 并非连樯排列 我火船攻其一船
则各船之炮 皆可环击 并分遣杉船小舟求援 纵使晦夜乘潮
能突伤其一二艘 终不能使之大创 而我海岸绵长 处处防其闯
突 贼逸我劳 贼合我分 其难三 海战在乘上风 如使风潮皆
顺 则即雇闽广之大梭船 大米艇 外裹糖包 亦可得胜 郑成
功之破荷兰 明汪2之破佛郎机 皆偶乘风潮 出其 不意 若
久与交战 则海洋极寥阔 夷船善驾驶 往往转下风为上风 我
舟即不能敌 即水勇水雷 亦止能泅攻内河淡水 不能泅伏咸洋
其难四 观于安南两次创夷 片帆不返 皆诱其深入内河 而后
大创之 则知欲奏奇功 断无舍内河而御大洋之理 贼入内河
则止能鱼贯 不能棋错四布 我止御上游一面 先择浅狭要隘
沉舟3筏以遏其前 沙垣大炮以守其侧 再备下游桩筏以断其
后 而后乘风潮 选水勇 或驾火舟 首尾而攻之 沉舟塞港之
处 必留洪路 以出火舟 或仿粤中所造西洋水雷 黑夜泅送船底
出其不意 一举而轰裂之 夷船尚能如大洋之随意驶避 互相救
应乎 倘夷分兵登陆 绕我后路 则预掘暗沟 以截其前 层伏
地雷 以夺其魄 夷船尚能纵横进退自如乎 两岸兵炮 水陆夹
攻 夷炮不能透垣 我炮可以及船 风涛四起 草木皆兵 夷船
自救不暇 尚能回炮攻我乎 即使向下游沉筏之地 豕突冲窜
而稽留片时之间 我火箭喷筒已烬其帆 火罐火斗已伤其人 水
勇已登其舱 岸上步兵又扛炮以攻其后 乘上风 纵毒烟 播沙
灰 以眯其目 有不聚而歼旃 者乎 是口门以内 守急而战缓
守正而战奇 口门以外 则战守俱难为力 一要既操 四难俱释
矣
议 守 上或曰 门户失守 则民心惊惶 纵贼入庭 则必干罪戾 倘
贼方入口 即分夷兵登岸 夹攻我后 或进攻我城 则如之何
曰 所谓诱贼入内河者 谓兵炮地雷 水陆埋伏 如设阱以待虎
设罾以待鱼 必能制其死命 而后纵其入险 非开门延盗之谓也
奏明兵机 以纵为擒 何失守之有 贼虽入口 尚未至我所扼守
之地 何惊惶之有 然海口全无一兵 尚恐贼疑 未敢长驱深入
必兼以废炮赢师 佯与相持 而后弃走 引入死地 即如粤之三
元里 非内地乎 若非夷兵登岸肆扰 安能成围酋截敌之举 松
江府城 非内河乎 尤提军于上海失守之后 整兵二千以待夷船
驶入 放炮相持 二日而退 使先备火攻 塞去路 安在不可奏
安南殄敌之功 传 曰 不备不虞 不可以师 易 曰
王公设险 以守其国 夫险者 非徒据口拒守 敌不能入之谓
谓其口内四路可以设伏 口门要害可截其走 寇能入而不能出
也 自用兵以来 寇入粤东珠江者一 入宁波甬江者一 入黄埔
松江者一 皆惟全力拒口外 而堂奥门庭 荡然无备 及门庭一
失 而腹地皆溃 使舍守口外之力 以守内河 守口外兵六七千
者 守口内兵不过三千 得以其余为犄角奇伏之用 猾贼知兵必
不肯入 如果深入送死 一处受创 处处戒心 断不敢东闯西突
而长江高枕矣 何至鲸驶石头之矶 霆震金焦之下哉 故曰 守
远不若守近 守多不若守约 守正不若守奇 守阔不若守狭 守
深不若守浅
请纵言浙江 浙江岛屿林立 而舟山居其一 以险则非门户
以富则非沃壤 以大则仅弹丸 明汤和经理沿海 并未收入内地
明之定海 今之镇海县也 康熙初始移定海于舟山 而改旧卫称镇海
顺治八年 议政王大臣奏言 舟山乃本朝弃地 守亦无益 其令
海国图志 上副都统率驻防满兵回京 此皆开国老成 瞻言百里 故康熙以前
皆弃化外 盖城逼海滨 船抵城外 炮及城内 迥非台湾 琼州
崇明之比 崇明虽最小 而四面沙滩 两港曲折数十里 非小舟不能入
乃宁波濒海连岸之南田山 垦成沃壤者 反禁不许开 而重兵以
守孤悬之岛 使外夷得以挟制 此不得地利者一 然则如之何
曰 弃定海 移其兵民于南田 严守宁波 佯退镇海招宝山 以
诱入之 而后于甬江下游狭港塞其去路 乘风火攻者上策 专守
镇海不使人者次之 分守定海者为下
请纵言广东 香港与尖沙嘴 裙带路三屿相连 周百馀里
堪避风浪 而孤悬海面 亦粤之舟山耳 夷与我通商 则必入虎
门方能贸易 不与通商 则夷虽孤处香港无益 其地距广州四百
余里 距虎门二百余里 何预咽喉利害 次则沙角 大角炮台
远隔虎门之外 江面寥阔 大炮仅及中泓 不足遏夷艘 适足招
夷炮 何必守 所宜守者 虎门之横档三门 与虎门内乌涌 再
进曰猎得 曰大黄4 盖广东外城卑薄 而城外市廛鳞次 必应
扼其要口 以为外障 至四方炮台 踞省城后山 俯视全城 乃
国初王师破城所设 是攻城之要 非守城之要也 事平后早宜毁
拆 而阻其上山之径 乃不敢守省河要口 而反守四方炮台 即
使不失守 其炮能遥击夷船乎 抑将俯击城中之人乎 其失地利
者二 然则如之何 曰 拆去四方炮台 增修外城 沉舟筏于猎
得 大黄4 倚山近水 坚筑土城 守以兵炮 使夷兵断不能闯
省城 而后潜遣人桩塞乌涌上下 火舟乘夜夹攻者上策 弃沙角
大角 固守虎门者次之 弛内备而徒争香港者为下
请纵言福建 福州 泉州 诸河溜急 皆潮至通舟 潮退浅
阁 则一潮不能直达 故贼大艘不敢闯入 所守者 惟厦门 厦
议 守 上门有鼓浪屿障其外 大舟进港 可至虎头关 小舟可至税关 旧
设炮台于口门 不足制贼 仅足自守 上年反于口外大档 小档
晤屿 青屿等 纷增炮台 备多力分 故为夷所破 其失地利者
三 然则当如之何 曰 以精兵重炮内伏虎头关 尽藏火舟于内
港 佯以废炮疲兵守口 奔走诱入内港 而后水勇火具四面歼之
者上策 固守口门旧炮台 不使入者次之 纷增多台 自相牵制
者 为下
请纵言江苏 宝山城逼海塘 三面寥阔 潮头浪花 高溅雉
堞 故国初李成栋军至此 惊为绝地 见 宝山县续志 且以财
赋文学之邦 而城中无千金之产 无一命之士 即承平尚宜内移
于江湾 罗店 或与嘉定 上海同城 乃以重兵多炮守洋面 即
使不失守 亦何能出奇制胜 此失地利者四 然则当如之何 曰
弃宝山专守上海 沉舟筏阻江湾 而后诱其入江 潜以桩筏塞东
沟下游 而火舟水勇攻歼之者上策 固守东沟 毋使深入者次之
守宝山海塘者为下
请并言天津 天津府城直沽河 距海口二百里 潮退浅阁
且外有沙洪为门户 中通大艘 可以舟筏沉塞 倘夷艘敢北犯
但内徙炮台于近城 纵其深入 截其出口 而火舟水雷夹攻之者
上策 设兵炮于沙洪 伏地雷于近岸者次之 远设炮台于口外者
为下
然则浙之钱唐江 苏之扬子江 广阔浩瀚 既不能沉舟筏以
截其前后 而火攻又易于驶避 若何 曰 钱唐江西岸 潮落沙
滩十余里 夷船即入 止能东扰萧山 断不能西犯杭城 且海口
龛 赭二山 近皆涨浅 猾夷早已探明 故不肯驶入 扬子江口
外 有君山 山两重门户 江阴鹅鼻嘴 即君山之麓也 斗入
海国图志 上江中 与对江之刘文沙相距四五里 山与对江之东新河 相去
二三里 国初张名振 郑成功动辄闯入 大炮远则无力 本难恃
为门户 故凡言守山者 皆道听耳食之谭也 若既闯入以后
非北窥扬州 即西犯江宁 扬州宝塔湾 回肠曲折 最便于伏火
舟 断去路 惟运河浅狭 夷大舰不能入 其入者 不过火轮
杉板四五舟 夷兵六七百人 即烬之亦无能大创 惟江宁省会
则大兵艘环集于石头城 即下关也 其外界沙洲数十里 江面极
狭 而城内秦淮可藏火舟 可出火舟 夷船惟火轮无风能行 其
兵船货船 则无风不能动 攻之之法 宜乘无风之夜 潮退之时
以火舟水勇出水西门 顺流而下 以数小舟攻一舟 夷船首尾无
炮 其同帮各船之炮 恐自击其邻舟 则不敢开 火烈具举 船
各自救 亦不暇开 我兵或泅或伏 出没如意 亦不畏其开 其
尾大不掉之兵舰 有不帆焚索断 柁烬鼻坏者乎 四者去 则船
不能行 人船可以并获 其奏功之小大 则视火舟之多不多 水
勇之练不练 火舟多 水勇练 以数百火舟 攻数十兵艘 即有
散6于下游他岸者 亦有下游火艇 由运河出 由瓜洲出 由中
闸出 各攻各舰 但使一夕无风 夷艘必无噍类 若得粤中水雷
百具 水勇黑夜泅送各艘之底 一举而烬之 尤万全策 若弥旬
连日大风 竟无风息之时 则以火舟攻其上风 而以石油 江豚
油之火箭喷筒 从下风夹攻之 专攻帆索 亦必可焚其半 夷若
乘东风驶往上游 则不能出海 仍是槛笼中物 若乘西风驶往下
游 则驱逼出海 纵不可歼敌 而可以走敌 永不敢再窥内江矣
或曰 此皆谋之在预 备之于先 若既不能拒之口外 又未
尝备诸口内 一朝夷艘闯入 仓卒风鹤 无火具可购 无小舟可
雇 无水勇可募 其若之何 曰 调度不得其人 虽谋之期年
议 守 上亦溃之一旦 若调度有人 则龙关六闸 乃木排所集 沿江洲地
为薪荻所薮 上海之闽广水手 仪征下河之私枭匪艇 出没风涛
亡命骛利 视死如归 一呼数千可集 至火药 火7 火箭 奇
油 毒药 军兴防堵局购办 所费矩万 夷自六月初破宝山后
七月朔日始抵江宁 九月始出江口 前后将及三月 但一面羁縻
一面备战 何事不可立办 顺治十七年 海寇郑成功百万之众
破瓜洲 破镇江 沿江郡县 望风纳款 其时江宁防兵 调征云
贵 守备空虚 东南全局皆震 其岌岌岂但今日 而梁化凤且款
且守 突出陆战以挫之 火其百艘以走之 彼岂备之于先 谋之
于预哉 千兵易得 一将难求 粤东初年有歼夷之备而无其机
近日江浙有歼夷之机而无其备 机与才会 事功乃出 或曰
山 君山之隘 说者皆谓可沉舟以断其去路 子何独谓其不能
火攻必乘顺风 子何以必待无风 若夷舟不能动 则大洋无风
亦可攻之 无风何又患其驶避 岂夷船能无风驶动于大洋 而不
能驶动于长江耶 曰 沉舟塞江之事 即使施诸珠江 甬江 黄
浦江浅狭之处 尚必深下木桩 厚联竹缆 加以大树大石 始可
御潮汐而免漂散 况长江近海之处 至狭亦必数里 江愈狭则洪
愈深 溜愈急 又桩不能下 缆不能联 如以无桩无缆 高仅丈
许之舟 深沉于数丈之底 横亘于数里大溜之间 以当千里潮汐
之冲 何异以朽株遏奔驷 荷兰沉二甲板船于鹿耳门 有浑潮而
无内水 故淤沙愈涨愈积 足以纡束港口 若内水与外潮互相撞
击 即尽沉夷舶百十 尚不足填天堑 况能截其去路 是沉舟之
策断不可施诸长江 我顺风而火之 夷亦顺风而避之 惟有无风
则大艘寸步难动 而小舟桨橹如飞 此安南札船所以制胜也 夷
艘虽称能转风势 然亦止能驶三面之风 而不能驶迎面猛烈之
海国图志 上风 尤不能驶行无风 观上年夷帅士密之兵船 自澳门至虎门
五日方至 其证一 穰西之兵船 在闽洋南澳 为我水勇所攻
以无风不能开动 良久风起始起6 其证二 均见新闻纸 韩世
忠以海舟邀金师于黄天荡 使船如使马 兀术蓦破海舟之策 以
小舟载土铺板 乘无风 火其帆索 海舟不能避 烟焰涨天 其
证三 盖赤壁 鄱湖之役 千艘3联 万樯林立 故顺风一火
势若燎原 若夷船不过数十艘 分泊各岸 无所牵制 乘风弃6
谁执惊鸥 若非沉舟截之 则必以无风蹙之 但大洋无风无浪之
时极少 盖无论顺风 逆风 微风 皆难制者大洋 无论顺风
逆风 无风 皆可攻者内河 长江形势 比之内河则不足 比之
大洋则有余 故有风不可攻 而无风则可攻
英吉利夷艘 两碎于安南 人遂以为安南水战 无敌于西洋
札船且胜于洋舶 请试诘之曰 安南船炮果无敌也 则嘉庆入冠
闽浙之艇匪 即阮光平所遣乌艚船百余艘 宜乎横行海外 何以
敢劫商船 而不敢劫夷艘 又何以屡被挫于闽粤 被飓碎于浙江
乎 殊不知安南胜英夷者 在纵其深入内河 而非驰逐于外洋
拒守于海口也 其所用札船 狭长多桨 进退捷速 如竞渡之龙
舟 如粤东之快蟹艇 蜈蚣艇 特多一尖皮顶及左右障板 以避
铳炮 以小胜大 以速胜迟 若大洋则不能使桨 是斗舰火攻之
具 非楼船水犀之军也 富良江 广南港 江面广阔 与钱唐江
扬子江等 一则诱至滩浅潮落而阁之 一则预备火舟晦夜而乘
之 以驰骋大洋则不足 以犄角内河则有余 斗智不斗力也 夷
船横行大洋则有余 深入堂奥则不足 为客不如为主也 安南界
连闽粤 民习水战 同于漳 泉 惠 潮 故夷船始至 则畏闽
粤而不敢攻 继则两次闯入虎门 厦门 皆弃之不守 而惟滋扰
议 守 上于江浙 使得调度闽粤水勇之人 则夷船凡入粤河 入浙河 入
吴淞 入长江 同于安南可乘之机者 凡四 交臂束手 而惟归
咎于船炮之不如 夫安南之创夷 其为洋舶洋炮者安在 惠 潮
漳 泉间 其为安南之人何限 其为札船之技何限 或又谓倭寇
专骚内地 故舍外洋御海岸 舍海岸御城外者 御倭寇之法 非
御英夷之法 不知此又适得其反也 倭寇长于陆战 短于水战
由其入寇皆穷岛亡命 无力置大艘大炮 惟恃其胆力渡洋 恃其
刀枪豕突 故登陆则不可敌 使以倭船遇闽粤之船 则如石碾米
也 使其倭船遇大炮火器 则如狼驱羊也 明代剿倭名将 亦惟
知角诸陆战 虽间或击其惰归 亦已伤深疮8 惟唐顺之 俞大
猷始99于击贼海中 且谓击归船不若击来船 深得治倭要领
而戈船水犀之备 亦未及见施行 夫倭之所长在陆 击之外海
在攻其所短 英夷所长在海 待诸内河 待诸陆岸 则失其所长
乃明人御倭者 不知御之于外 而今日御英者 又不设伏于内
故天下实效之事 必与庸众之议论相反
或曰 专守内河 诚可制夷艘之横突 而不能制夷炮之猛烈
则我兵犹慑虚声 夺锐气 其若之何 曰 大炮者 水战之用
非陆战之用也 即水战 亦我师击沉敌舟之用 非敌舟击伤我兵
之用也 且沉舟亦攻海面远舟之用 非内河近岸近舟之用也 西
北平原大碛 陆战用炮 必先立战车 以制敌骑 然后驾炮于车
以破敌阵 东南江滨海: 夷若以轮推炮上岸 则有滩涂沮洳之
险 有塘陡岸峭之险 有港汊横纵之险 大船不能近岸 小舟不
能载大炮 故自用兵以来 夷兵之伤我者 皆以鸟枪火箭 从无
携炮岸战之事 惟我兵之扛炮扛铳 则跋涉奔驰 所至可用 且
较彼鸟枪火箭 更远更烈 其可无惧者一 若夷从船上开炮 则
海国图志 上无论数千斤之炮 数十斤之弹 遇沙即止 而我兵得于沙垣中炮
击其舟 故厦门 定海 宝山 屡为我炮击破夷船 而厦门 定
海之土城 宝山之土塘 皆未尝为炮破 即镇海 镇江之城墙
亦未尝为炮破 松江夷船开炮两日 我兵列阵城外 伏而避之
炮过后起 毕竟未伤一人 其破城者 皆小舟渡贼登岸 攻我背
后 我兵望风辄溃 及夷至 则城中已无一人 何尝与炮事哉
但使近塘近城之地 兼伏地雷 则我炮可伤夷 夷炮不能伤我
其可无惧者二 夷船在大洋 去岸数里 枪箭所不能及 故非数
千斤大炮 不能遥击 闯入内河 则舟岸相去不过半里数丈 而
我之扛炮必可及半里 火箭喷筒 可及十数丈 但沿岸先筑土垣
则我之火器可及夷 夷炮不能及我 其可无惧者三 或谓内河上
游要隘 我可预沉舟筏 筑炮城 备兵勇 其下游纵敌入隘之处
预设之则敌疑不前 不备之则仓卒无及 不知惟大炮笨重难运
至桩木筏材 可伏近村 囊沙涂泥 散乱堆野 敌一望无可疑
俟敌舟已过之后 分遣兵勇 一面运筏下桩 一面垒沙成垣 顷
刻可就 而我扛炮之兵 亦顷刻可集 不恃大炮而用扛炮 出奇
设伏 其利无穷 可无惧者四 然有一宜防者 则曰飞炮 非谓
悬桅上之号炮 而谓仰空堕弹之炸炮也 我之炮台虽坚 而彼以
飞炮注攻 炸裂四出 迸射数丈 我将士往往扰乱 虽攻粤城时
所放飞炮火箭 非堕空地 则飘池塘 以隔城而不能有准 见章
奏 而厦门则以飞炮而众溃 宝山又以飞炮而众溃 惟是内河水
势 深浅不能一律 即使夷船冒险驶入 必须时时测量以防浅搁
断不能数十艘一齐拥进 其飞炮能及垣内者 不过逼近塘岸之数
艘 急用大炮扛炮 注攻其火药之舱 拉蓬索 扶头鼻之人 是
为急策 更有预备之策 先于土垣内横挖浅田 铺砖贮水 我兵
议 守 上可以往来 飞炮火箭堕水即熄 或为斜坡 前高后低 使飞炮转
落深坑 此须预先历试 不可临时侥幸 由此观之 夷之长技曰
飞炮 我之长技曰扛炮 扛炮又不如扛铳 若能讲求益精 于轻
炮中藏用炸弹 则且兼有飞炮之长 详五十五卷 诚能出奇设伏
则多造大炮 不如多造扛炮 轻炮 铸制易 演练易 运负易
挟攻追剿易 横放直透 可伤数十人 可及百余丈 视笨重不灵
之大炮 得力十倍 乃张夷者竞曰夷炮之利 御夷者亦曰铸大炮
之利 曾不问所施何地 试问用兵以来 定海总兵以扛炮连战数
日 歼夷千计 而大炮则击破一舟之外 无他效也 大宝山以扛
铳三十 击死夷兵四百 而招宝山所列大炮 不曾一用 至去冬
以来 浙江铸炮 益工益巧 光滑灵动 不下西洋 而效安在也
甚至沙角 大角之战 陈连升以地雷扛铳 击死夷兵三四百 而
虎门左右 所购列西洋夷炮二百余 未闻足以拒敌 而适以资敌
也 不讲求用炮之人 施炮之地 与攻炮守炮之别 陆炮水炮之
宜 纷纷惟以畏炮为词 铸炮为事 不过只藉兵而资寇 故曰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甲非不坚利也 委而去之 是器利
不如人和也
兵无利器 与徒手同 器不命中 与徒器同 自军兴以来
各省铸大炮不下二千门 虎门 厦门 定海 镇海之陷 宝山
镇江之陷 宝山 镇江之陷 每省失炮约四百余 此皆重八千斤
至一千斤 先后遗敌者 千五六百门 夷初攻厦门之役 我军开
炮二百余 仅一炮中其火药舱 大艘轰裂沉海 夷船遂退 是数
百炮仅得一炮之力也 再攻定海时 葛总兵开炮 数目相持 仅
一次击中其火轮头桅 即欹侧退窜 是数百炮仅得一炮之力也
攻广东省城时 惟中其一火轮 一兵船头桅及杉板数舟 攻宝山
海国图志 上时 陈提军炮中其火药舱 沉翻者二 击破其头鼻头桅者二 夷
遂绕攻小沙背 是亦仅各得数炮之力也 使发而能中 则我炮亦
足以破夷船 发而不中 即夷炮亦成虚器 中则一炮亦足威敌
不中则千炮徒费火药 其至炮力也 其中非炮力也 夷兵艘五十
火轮艘十 大小杉板舟数十 但使我军开数百炮 内有数十炮命
中 即可伤其数十舟 大者翻沉 次者损折 沉一船可歼数百人
伤一船可伤数十人 尚何敌之不摧 如发而不中 则虎门所购西
洋夷炮二百位 其大有九千斤者 何以一船未破 一炮未中 是
知炮不在大 不在多 并不专在仿洋炮之式 惟在能中与不能中
不能中之弊有三 炮台依山者 前低后高 依水者四面受敌 皆
易受飞炮 是建置不得地 难中一 山炮陷于石洞 台炮陷于垣
眼 陆炮木架不能运转左右 是以呆炮击活船 难中二 兵士施
放不熟 测量不准 临时仓皇 心手不定 难中三 夷船大炮不
过重三千斤 我守城守岸之八千斤大炮 本夷船所极畏 止以蹈
前三弊 故夷船得以先避我炮路 施其炸弹 诚使台得地势 垣
可藏身 架可拨转 别伏奇兵以防后路 炮眼分作两层 高者准
夷之中舱 低者准夷之舷底 测以仪器 演以标的 临时手眼合
一 心胆俱壮 夷船虽坚 桅虽大 能当一二千斤炮 不能当八
千斤之大炮 乌有中而不裂者 其火轮船 杉板船 则二三千斤
炮亦足破之 其船面拉篷索扶头鼻之人 则千斤炮亦足以歼之
乌有中而不摧者 至夷之炮架 均用车轮 裹以铁叶 其数百斤
及千斤之炮 亦可推挽登岸 然泥涂坡坎 即不能行放 定海
慈溪两次陆战 均无推炮 镇江曾推数炮上岸 以地势不便而退
英夷又有马炮军 骆驼炮军 惟用于西洋本国 去冬粤东奏夷船
四艘 其载马二百匹 皆高大于内地之马 曾至定海 盖将为陆
议 守 上战之用 然安南 缅甸 皆以象负炮而战 伤其象鼻则反奔 况
马与骆驼乎
自用兵以来 中外朋议不出二端 非苟且即虚骄 虚骄之议
如雇商艘以战大海 沉舟筏以截大江 人皆知其难行 然遂欲以
苟且为苟安 信下策为上策 则其谬尤不可不破 说者曰 我兵
皆立船上 而夷兵皆藏船中 我以血肉之躯当炮 而夷以坚厚之
舟当炮 况我军炮不如 火药不如 炮手更万万不如 奈何误信
稗史 周郎江上之火 鄂王湖中之草 施诸浩瀚大洋 欲以烬夷
舰而胶火轮 岂非儿戏 应之曰 自用兵以来 我兵未尝与夷一
战于海中也 安有立船上以受夷炮之事 夷攻岸 则我兵伏土塘
中矣 夷攻炮台 则我兵伏沙垣中矣 夷攻城 则我兵又伏女墙
中矣 又安有立露地以当夷炮之事 且大炮弹重者数十斤 小者
十余斤 若果能以大炮陆战 则无论我炮夷炮 横放直透 当者
皆必决成血渠 死伤百计 试问夷寇粤闽 寇江浙 曾有大炮陆
战之事乎 且夷兵虽藏舱中 而其拉篷索 扶头鼻之兵数十人
则皆立舱面 故我炮能从垣出击夷船 而夷炮不能隔垣以伤我
是我以沙土当夷炮 而夷以血肉当我炮 其证一 夷船一面攻炮
台 一面以小舟渡兵 绕攻旁岸 夫夷兵涉滩涂 爬峭岸 我兵
守岸上 得以扛铳矢石俯击 一可当百 其船上大炮 恐自伤其
攻岸之夷 亦不敢遥击 是夷兵又以血肉当我火器 而我兵以土
岸当彼夷炮 其证二 乃夷兵抵岸后 贼即撤去其舟 使绝反顾
故能冒死突前 而我兵立于万全之地 进退自由 反为一二飞炮
惊走 既走之后 溃兵逃将 既张皇敌炮以逭诛 缙绅耳食 复
神奇敌军以胁款 甚至以周瑜江上 岳王湖中之火攻水战 皆不
足信 不知江上湖中 皆内河非大洋也 安南广南两烧夷舶 片
海国图志 上帆不返 非内河火攻乎 余姚之艘陷软泥 台湾之艘搁浅礁 皆
人船并获 其浅阁而我师不攻者 定海郭士利之舟 辛丑春议款
夷兵退出定海 郭士利三桅大舟陷浅 旁有二舟救护 兼雇远近乡民 拨
载二日始动 粤东天字炮台下之舟 粤东款后 夷兵退出 大舟阁
于炮台 粤民***之 义律移文大吏出示禁止 皆数日始能移动 非
明证乎 迩者夷破吴淞后 欲闯苏州 遣火轮舟测水至泖湖 轮
胶于水草而返 又非岳湖故辙乎 况火轮非战舰 不过哨探之用
炮伤其一轮 则全舟欹侧不能行 方火轮窥松江 窥余姚 慈溪
窥扬州时 其河横不过三四丈 深不过丈许 有何浩瀚汪洋之处
沉筏 沉舟 沉大树 皆可塞其走路 火轮不能闯过 稽延片时
而两岸伏兵追兵 伏炮扛炮 火舟火器齐发 何难收岳王湖上之
功 乃不但战舰不能制 并火轮杉板皆不能制 且故危其词 如
鬼神雷电 例内河于大洋 诬正史为稗史 悲夫悲夫
方夷寇初兴 人皆谓其仅长舟战 一登岸则无用 及浙粤屡
北 则又谓夷兵陆战亦不可敌 陆兵败矣 而所以致败之由 终
未明于天下 夫沙角炮台之战 副将陈连升以兵六百当夷数千
歼夷数百 以无援救而败 大宝山之战 副将朱桂以兵六百 当
夷二千 歼夷数百 以无策应而败 三元里之战 以区区义兵
围夷酋 斩夷帅 歼夷兵 以款后开网纵之而逸 孰谓我兵陆战
之不如夷者 至定海之守甚严 战甚力 何亦败陷 其所以败陷
之由 则亦至今未明于天下 方夷寇之未逼定海也 三镇以兵五
千 往防堵善后 首议修城 其地三面环山 前面濒海 城外二
三里为红毛道头 市长里许 三镇议筑外城 包道头街于城内
左右抵山 其三面则以山为城 有诤者曰 天下无一面之城 此
海塘非外城也 贼一翻山入 即在城内矣 备多则力分 山峻则
议 守 上守劳 请前勿包埠 左右勿倚山 但环旧城 再筑外郛 庶城足
卫兵 兵足守城 而议者皆谓市埠不可弃 且左右高山 我兵踞
高临下 仰攻不入 时主兵者 未渡海 但据图指挥 遂从之
呜呼 山虽高峻 而外非峭壁 径路坡陀可上 但知白日晴明之
可守 而不知晦冥风雨之难守也 但知一二日之可守 而不知旬
久师疲之难守也 夷兵攻城退后 回舟安息 我无舟师水勇以扰
之 而我兵则时时处处 昼夜设防 山高岭峻 寝食无所 天下
有此守城之法乎 是秋夷艘至 果乘大风雨昼夜攻扰 至第五日
乘我守疲 兼值风逆 遂以小舟渡兵 撤舟死战 火气炎上 下
击无力 遂登山入陷之 呜呼 定海本不必守之地 而所修筑者
又必不可守之城 城陷久矣 而所以致陷者 终未明于天下 不
戒前车 仍踵覆辙 恐将来倒柄受敌者 未有已也 然则当如之
何 曰 兵无常形 地无定势 要之 凡战者必先谋敌之所以败
我 至于六七 竭智共攻其无可败也 乃可以行 凡守者必先谋
敌之所以攻我 至于六七 竭智共攻其无可入也 乃可以守
孰为正 孰为奇 节制纪律不可败 坚壁清野不可犯 正也
出奇设伏 多方误敌 使不可测 奇也 今御外夷 请先言外夷
之兵法 缅甸用兵 遇强敌 则专用大木树栅 为不可拔 有时
守御坚固 虽英吉利军亦为所拒 四洲志 故李定国攻阿瓦都
城之役 其城三面环水 缅于一面陆地 复凿为湖 而树木城于
其前 出兵守之 俄于木城外 复立一木城 亦出兵守之 如此
渐逼定国营 始出兵大战 虽因象阵被伤反走 而据栅为固 终
不可败 刘健 庭闻录 乾隆征缅之役 缅守老官屯 先据高
坡 坚立木栅 栅外三壕 壕外列鹿角 官兵大炮火箭地雷 百
道攻之 终不可拔 此即步步为营 以守为战之法 暹罗军栅亦
海国图志 上然 所谓正也 英吉利康熙中以兵船由地中海攻俄罗斯 俄罗斯
敛兵 纵其登岸 而奇兵绝其归路 天大风雪 英军饥冻 不战
自溃 此一奇也 佛兰西嘉庆初合列国兵数十万 由陆地攻俄罗
斯 俄罗斯倾国迁避 佛兰西兵长驱入其国都 俄罗斯兵乘大风
雪夜 潜回纵火 佛兰西兵焚冻死各半 败绩而遁 此二奇也
准噶尔康熙中以兵三万 由色棱格河攻俄罗斯 两岸高山 中通
一峡 深入六七百里 不见一人 准噶尔疑其设伏诱陷 急班师
遁去 此三奇也 俄罗斯之待强敌与安南之待英夷 如出一辙
夫缅甸 安南之待英军 岂皆有洋艘 洋炮 而一胜以陆兵之节
制 一胜以水战之诱伏 今师出无律 是不知有正也 临出无谋
是不知有奇也 以无律无谋之兵 即尽得夷炮夷艘 遂可大洋角
逐乎 不知自反 而惟归咎于船炮之不若 是疾误庸医 不咎方
而咎药材之无力也 噫
注释
***初约 指林则徐 年 月 日 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 命外商
具结保证不贩*** 即可照常贸易
佛郎机 即今之葡萄牙
旃 音 此作助词 之焉 的合音
议 守 上议 守 下
夷事无所谓用兵也 但闻调兵而已 但闻调邻省之兵而已
夷攻粤 则调各省之兵以赴粤 夷攻浙 则调各省之兵以赴浙
夷攻江苏 则又调各省之兵以赴江苏 兵至而夷已就抚 则供客
兵者 又逆归兵 兵甫旋 而夷或败盟 则又调归兵以为战兵
夫国家各省养兵 原以备各省缓急之用 而沿海尤重兵所在 江
苏五万 浙江逾四万 福建六万 广东将及七万 若谓本省不皆
精锐 而选调客兵必皆精锐乎 则何以夷初至闽粤时 未当调他
省一兵 而守御屹然 及征兵半天下重集于粤 而粤败涂地 重
集于浙 于江 而江浙又败涂地 若谓英夷强寇 非一省所能抵
御乎 则夷兵舰大小不过五十艘 其攻城上岸不过二三千人 岂
一省养兵数万 无数千可用之兵 沿海民风强悍 岂无数千可团
之义勇 若谓闽粤民兵虽可用 而多通外夷 江浙虽无汉奸 而
民多柔弱 则何以广东之斩夷酋 捐战舰者皆义民 两禽夷舶于
台湾 火攻夷船于南澳者 亦义民 而明人平倭寇 皆处州 义
乌之兵 近日战定海 保松江者 皆寿春之兵 然则各省之勇民
原足充各省之精兵 练一省之精兵 原足捍一省之疆圉 所要者
止在募练之得法 所难者止在调度之得人 不在纷纷多调客兵
也 前代钱氏有吴越 王氏有闽 刘 氏有粤 各通番舶 倘有
海警 岂能借助于邻援 又岂能合从以御侮 况防海宜习水战
而多调陆兵 舍长用短 以短攻长 不利一 在籍有安家 在途有传食 事竣有回递 县县传送 驿驿供张 则累在官 来如乳
虎 败如鸟散 则骚在民 每士兵四五 而赡一客兵 曷若省客
兵之费 以练土著 不利二 故曰 调兵者 选调本省之兵而巳
募兵者 选练本省之人而巳 远调不如近调 远募不如近募 或
曰 贼如舍沿海 而专攻一省 他省有兵无贼 此省贼多兵少
则如之何 承平恬熙 水陆弛懈 即有可用之兵 而无训练 有
可募之勇 而无纪律 安能俟数月训练之成 以应仓卒之敌 则
如之何 曰 一巡抚提督所辖 则本省之兵也 一总督所辖 则
近省之兵也 贼少专用本省 贼多兼用近省 如寇攻粤 则募本
省水勇为水师 而广西出陆兵以佐之 贼攻浙 则练金 处 温
台劲兵备陆战 而福建选水勇以佐之 夷攻苏 则练淮 扬 松
江水勇与徐州兵备战 而安徽寿春兵佐之 合两省之兵勇 岂尚
不足御一面之贼 故曰 要在募练之得法 难在调度之得人 不
在纷纷多调客兵为也
问曰 远调不如近调 则然矣 至募勇 则当纠合四方精锐
而曰远募不如近募 何耶 曰 挑选土著之利有三 一曰服水土
二曰熟道路 三曰顾身家 计调兵一而当募勇之费十 当土著之
兵五 以十丁之费募一丁 以五兵之费养一兵 练益精则调益寡
调益寡则费益省 以所省者练兵 兵何患不精 费何患不给 或
曰 戚继光论选兵之法 除城市柔猾奸巧之人必不可用外 必选
气力 选武艺 选身躯 选灵警 而尤必以胆为主 无胆则气力
武艺 伟岸 灵警 皆无所用 又曰 选浙兵 处州为上 义乌
次之 台州次之 绍兴又次之 此外虽韩白 复生 不可用 选
兵苦是之难 矍相之圃 几何人乎 曰 此言专为杭 嘉 湖
苏 松之人而发 又为福建上四府而发 至漳 泉 惠 潮之民
议 守 下械斗则争先赴敌 顶凶则视死如归矣 舟战则出没风涛 如履平
地矣 江北颖 毫 寿 泗 徐 沛之民 家家延教师 人人佩
刀剑 或一人能负放大炮矣 仪征下河贩盐小舟八捍舟 持械冒
险 莫敢谁何矣 此其胆何待选 武艺何待教 故选精兵于杭
嘉 苏 松 是求鱼于山 求鹿于原也 选精兵于海南 于江北
则求柴胡 桔梗于沮泽也 不可以胜收也 一省且有可调不可调
可募不可募 况纷然征调于数千里外哉 故选兵先在选地
募水勇之事 天津 山东不如江 浙 江 浙不如闽 广
以福建言之 当夷艘初犯厦门 大吏激励水勇 人人思奋 故出
洋立功 及款议兴 俘夷释 军赏迁延 而气一挫 是秋所募赴
浙水勇八百 皆人人精悍 及至浙而定海款议成 水勇空往空返
而气再挫 次年 又募精锐千人赴粤 及至粤而前数日款议成
水勇空往空返 而气三挫 颜制军 召募本省水勇八千 闻粤东
款议 漫然散遣 不择其精锐拨补水师 而气四挫 自是水勇
人人离心 及夷船再至 无暇号召 其猾者甚且内应 而厦门不
守矣 广东初年 水勇五千 前后出洋 烧夷艇 匪艇 逆夷望
风畏窜 及款议兴 一朝散遣 而气一挫 新至诸帅 误疑粤民
尽汉奸 无一可信 又不约束客兵 骚扰居民 而气再挫 于是
虎门不守 而省城累卵矣 及夷兵淫掠 激民之怒 于是一战于
三元里 而夷酋大困 一截烧于虎门横档 而夷艘煨烬 可见闽
粤民风之劲悍 各省所无 外夷所慑 而水战火攻 尤其绝技
断不可望于山东 天津渔盐之户 盖东南长水 西北长陆 迁地
弗良 得人者昌
今日沿海所患安在乎 必曰械斗之民也 烟盐私贩也 海盗
也 渔艇;户 也 今日陆地所患安在 必曰回匪也 盐匪也 捻
海国图志 上匪 红湖匪 曳刀匪也 官吏切齿为乱民 有事则目为汉奸 其
中有一二人能号召数百二三千人者 非有乌获 之力 猗顿 之
财 而信义意气 能豪一方 其人皆偏裨将才 其所属皆精兵
而自文法之吏视之 则且谓乱民之首也 夫兵者毒药 药不毒则
不能攻毒 故 易 之 师 曰 以此毒天下 而民从之
华事夷言 曰 英夷所著书 中国之兵若善调度 即为第一精
兵 现在广东岸上力作之人 与水中渔贩之人 其技勇皆欧罗巴
人所不及 若挑练此等人为兵卒 可谓一等勇壮之兵 雍正中
西虏未靖 诏各省选技勇送京师 得数千人 其最者能挽铁弓及
二十力弓 以鸣镝射其胸 镗然而堕 举巨石千百斤 号勇健军
总督命史贻直领之 屯巴里坤 故一时北省盗贼绝踪 此先朝牢
笼猛士之成效 道光回疆之役 伊犁将军奏选南北路遣犯二千为
死士 屡挫贼锋 惜事平尽赦回籍 未能收入营伍 如雍正故事
尚有待于推广焉 嘉庆中 海贼蔡牵犯闽 诏安有知县某者 传
回乡总四人 各予银千元 令团乡勇 日甫夕 而每总理各以二
千五百人至 枪械藤牌毕具 一日而得精兵万 贼望风遁 其人
即皆械斗之民也 蔡牵又与朱< 窥台湾后山 地本化外 有泉
人吴沙者 集四社棚民与熟番拒之 一战其前 一攻其后 牵大
败走 事闻 始诏即其地立葛玛兰厅 悍贼不烦官兵 何以文法
吏不肯收以为用 然此辈亦不肯为用 盖绿营之饷不足以赡其身
家也 英夷攻粤东时 募汉奸三千人 每人给安家银三十元 每
月工食银十元 而我守虎门兵 月饷不及三两 提督关天培悯兵
之穷苦 自捐赏恤 每兵银二元 而议者且劾水师兵挟制提督要
赏 尚望其出死力乎 闽广水师 每省三万有奇 江浙水师 每
省二万有奇 虚冒半之 老弱半之 未必有数千之可用 诚能汰
议 守 下虚冒冗滥之缺 并两兵以养一兵 广东约万五千 福建约万五千
专选惠 潮 漳 泉四府 精训练而严节制之 以此推诸浙东江
北 岂但国家增无数之精兵 而且沿海销无数之械斗 中原收无
数之枭匪 精气化痰 痰化精气 岂二物耶 乌喙附子 以毒攻
毒 毒去而药力亦销 顾用之者何如耳 精兵出其中 李长庚
罗思举 之骁将亦出其中 不此之图 而惟窃窃然曰 无将无兵
古人讵借才于异地哉
言调兵 言筹饷者 动虞兵单费绌 而今言并兵 并饷 则
兵不愈少 饷不愈费乎 不知一省之兵本足守一省之地 一省之
饷本足养一省之兵 即有军兴一切格外之费 而一省之财亦总足
供一省之用 请详破其惑 夫兵之多少 视其实 不视其名 养
兵数万 而无数千之可用 视一千有一千之用者 则不侔矣 视
一千可当数千之用者 更不侔矣 调外省之兵 而置本省之兵于
不练 则本省之饷皆滥饷 外调之费皆冗费 今以额饷养额兵
而不增一饷 以全饷养半兵 亦不裁一饷 兵减而实多 饷增而
实省 其可无惑者一 戚继光鸳鸯阵法 或谓其止可驭三千 不
可驭十万 夫十万皆三千所积也 一镇练三千 十镇即练三万
大阵包小陈 大营包小营 岂数万人之节制有异于三千人之节
制 且连大阵 辟战场 决胜负者 惟开创草昧之时 及西北平
原之地 若承平东南剿寇 沟洫纵横 坡坎交错 则用三千之处
为多 英夷兵艘所在为数几何 若各省有百练敢死之卒数千 再
团练沿海之渔船 ;户 以绝其羽翼 何烦更调外兵 其可无惑
者二 练兵之费取诸并饷 团勇之费将何出 东南沿海殷富甲天
下 计自军兴以来 粤 闽 江 浙 每省商捐 绅捐各数百万
以本地之富民养本地之劲民 卫本地之身家 但使用得其宜 尚
海国图志 上可撙节赢余 为造船械 修垣垒 悬购赏之费 何尝尽烦外兵外
饷 此可无惑者三 沿海之利 莫大鱼盐 前此宁波试行票盐两
月 销至七万引 及停止后 岁销仅二万引 闽盐派签 殷户充
商 有甘出十余万金求免签者 潮州之盐运同 历任赔累 亏空
钜万 皆出官费 胥役费 捆工费 层层蠹蚀 不能减价敌私
倘沿海皆行票盐 尽省浮费 匪独化私为官以助饷 并可化枭为
良以助兵 他若浙江之南田山 福建之封禁山 许民屯垦 沿海
之银矿山 许民开采 境内自然之利 用之不穷 此可无惑者四
至于兵分见寡之由 由无战舰 别详下篇
匪特兵不宜多也 即炮台亦不宜多 今为贼去关门之计者
不过曰增炮台 移营汛 增炮台之说曰 多一重门户 增一重保
障 夫人家御贼 非固守大门 拒不使入 即固守腰门 而开大
门以延敌 今无一门可恃 而但多设重门以待贼之攻陷 岂知一
重失守 重重胆破 何如并十重之费 以修一重 修必固 并十
重之兵炮 以守一重 守必固 以近事证之 厦门旧止二炮台
而守御屹然 迨于口门内外 =屿 青屿 大档 小档 增建各
台 而贼至立破 宝山有东西炮台 有海塘而失守 松江城无炮
台 而贼攻不入 是知炮台不在多而在固 固之法如何 曰建之
得地 修之得法 守之得人 福州城距五虎城二百里 一潮不能
达 而潮退即浅阁 杭州城外 潮退沙滩十余里 海口赭 龛二
山淤涨数十里 故此二省城 贼皆不犯 厦门 宁波 旧建炮台
本得形势 方当弃去舟山 拆去青=各屿炮台 安有更加增建之
理 惟广州及江宁 夷船可直抵城下 粤东新城以外 市廛栉比
既无可筑外郛之地 惟猎得 大黄4二处炮台 实省城内障 与
虎门外障并重 于此二处扼险 果能阻遏夷艘 则堂奥高枕 而
议 守 下此外各港汊 正可留为出奇设伏之地 安用处处设炮 河河填塞
若此处不可恃 则他处更可恃乎 江苏则吴淞口内 惟江湾 东
沟二处 可扼要设炮以守上海 福山口内 惟君山 即鹅鼻嘴
山二处 可设炮以守长江 方当徙宝山之城 拆去东西炮台
内徙要害 安有更加增建之理乎 地势既得 守必万全 万全之
策 在乎奇正相生 一 固土城以御大炮 必三合土坚筑女墙 先
以炮演试 不破为度 二 开浅池以备飞炮 见上篇 三 沉桩石
舟筏以遏冲突 此法不可施于长江 而可施于内河 或临河有大树 则
伐倒沉之 又或以大木为笼 长数丈 内贮极大石 横亘水中 视碎石舟
筏 尤堪御潮刷而阻冲突 四 伏地雷掘暗沟以防陆路 五 别伏
奇兵以备陆战 甚或守台之兵 弃炮佯走以诱敌 使敌但知全力
攻台 而不知台非我所顾惜 又使敌即知分路绕台 而不知台外
劲旅尚多 初观之以炮台为正 伏兵为奇 至于奇正相倚 变化
不测 致敌而不为敌致 诱敌而不为敌诱 则又反以伏兵为正
而以炮台为奇 方尽兵行诡道之秘 以视泥守炮台 有正无奇
一处受创 望风四溃者 其巧拙不可同年语矣 但所用之伏兵
必须平日精选 优养勤练 而严节制之 必使人人心灵胆壮 技
精械利 且将士一心 臂指呼应 临时方足出奇制胜 此则全在
训练得人 有非空言所能取效者
注释
钱氏 王氏 刘氏 指五代时期的吴越王钱> 闽王王审知和南汉王刘隐
此三国的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比较发达
韩白 即指中国古代的著名军事家韩信和白起
颜制军 即颜伯焘 年任闽浙总督
;户 对水上居民的称呼 带贬义 亦叫 ;民
海国图志 上乌获 战国时期秦国的大力士
猗顿 春秋时期鲁国的大财主
蔡牵 朱< 二人皆为嘉庆年间纵横东南海上的著名海匪 后为清朝水师所
平定
乌喙 附子 皆为有毒的植物 可入药
李长庚 罗思举 李长庚嘉庆中官至浙江提督 镇压海匪蔡牵 罗思举嘉庆
中以乡勇从军 官至湖北提督 镇压白莲教起义
议 守 下议 战
内守既固 乃御外攻 岳飞曰 以官军攻水贼则难 以水
贼攻水贼则易 今以海夷攻海夷之法如何 筹夷事必知夷情 知
夷情必知夷形 请先陈其形势
英夷所惮之仇国三 曰俄罗斯 曰佛兰西 曰弥利坚 惮我
之属国四 曰廓尔喀 曰缅甸 曰暹罗 曰安南 攻之之法 一
曰陆攻 一曰海攻 陆攻在印度 逼壤印度者 曰俄罗斯与廓尔
喀 俄与英之国都中隔数国 陆路不接 而水路则由地中海与洲
中海 朝发夕至 康熙三十年间 英吉利曾由地中海攻俄罗斯
败绩遁归 自后不相往来 而兵争专在印度 印度者 葱岭西南
与我后藏 廓尔喀 缅甸接壤 去英夷本国数万里 英夷以兵舶
据东南中三印度 而俄罗斯兵 则由黄海 里海间取游牧诸部
亦与西中二印度接壤 止隔一雪山 各以重兵拒守 自东印度之
孟阿腊之麻尔洼 南印度之孟迈之曼达喇萨 ***盛行 英夷岁
收税银千余万 俄罗斯觊觎之 及英夷调印度兵艘 入犯中国
深恐俄罗斯乘其虚以捣温都斯坦 中印度 又传闻俄夷使者已自
比革特起程入中国 比革特 其东都也 惴惴俱其犄角 盖康熙
中用荷兰以款俄罗斯 又联俄罗斯以逼准噶尔 故英夷之惧俄罗
斯者 不在国都而在印度 此机之可乘者一 廓尔喀者 亦在后
藏之西 与东印度逼处 方乾隆中 我师征廓夷时 英夷 印度
兵船 亦乘势攻其东境 故上年英夷罢市后 廓夷亦即禀驻藏大臣 愿出兵攻击印度 当时若许廓夷扰其东 俄罗斯捣其西 则
印度有瓦解之势 寇艘有内顾之虞 此机之可乘者二 故可乘而
不乘 非外夷之不可用也 需调度外夷之人也
海攻之法 莫如佛兰西与弥利坚 佛兰西国逼近英夷 止隔
一海港 弥利坚与英夷则隔大海 自明季国初之际 佛兰西开垦
弥利坚东北地 置城邑 设市埠 英夷突攻夺之 于是佛夷与英
夷深雠 及后英夷横征暴敛 于是弥利坚十三部起义驱逐之 兼
约佛兰西为援 三国兵舶数百艘 水陆数十万 不解甲者数载
弥利坚断其饷道 英军饥困 割地请和 弥利坚遂尽复故地二十
七部 英夷止守东北隅四部 不敢再犯 即印度地亦荷兰 佛兰
西开之 而英夷夺之 乾隆初 印度土酋约佛兰西 荷兰二国
合拒英夷 连兵数载 始分东印度属英夷 而南印度属西洋诸夷
立市埠 此各国之形也 其互市广东 则英夷最桀骛 而佛 弥
二国最恪顺 自罢市以后 英夷并以兵艘防遏诸国 不许互市
各国皆怨之 言英夷若久不退兵 亦必各回国 调兵艘与之讲理
去年靖逆出师以后 弥利坚夷目即出调停 于是义律来文 有不
讨别情 只求照例通商之请 并烟价香港亦不敢索 此机之可乘
者三 乃款议未定 而我兵突攻夷馆 反误伤弥利坚数夷 于是
弥利坚夷目不复出力 而佛兰西于英夷再次败盟之后 是冬有兵
头兵船 至广东求面见将军密禀军务 自携能汉语之二僧 请屏
去通使 自言愿代赴江浙与英夷议款 必能折服 不致无厌之求
倘英夷不从 亦可藉词与之交兵 乃自正月与大帅晤商 始则不
许代奏 及奏又支离其词 反以叵测疑佛兰西 延至六月 闻浙
江奏请款抚 始许其行 时英夷兵船已深入长江 犯江宁 于是
佛兰西船驶至上海 请我舟导其入江 而上海官吏 又往返申请
议 战稽时 迨佛兰西易舟入江 则款事已定数日 尽饱溪壑 佛兰西
怅然而返 此机之可乘者四 故可乘而不乘 非外夷之不可用也
需调度外夷之人也
今日之事 苟有议征用西洋兵舶者 则必曰借助外夷恐示
弱 及一旦示弱数倍于此 则甘心而不辞 使有议置造船械师夷
长技者 则曰糜费 及一旦糜费十倍于此 则又谓权宜救急而不
足惜 苟有议翻夷书 刺夷事者 则必日多事 嘉庆间 广东有
将汉字夷字对音刊成一书者 甚便于华人之译字 而粤吏禁之 则一旦
有事 则或询英夷国都与俄罗斯国都相去远近 或询英夷何路可
通回部 甚至廓夷效顺 请攻印度而拒之 佛兰西 弥利坚愿助
战舰 愿代请款而疑之 以通市二百年之国 竟莫知其方向 莫
悉其离合 尚可谓留心边事者乎 汉用西域攻匈奴 唐用吐番攻
印度 用回纥攻吐番 圣祖用荷兰夹板船攻台湾 又联络俄罗斯
以逼准噶尔 古之驭外夷者 惟防其协寇以谋我 不防其协我而
攻寇也 止防中华情事之泄于外 不闻禁外国情形之泄于华也
然则欲制外夷者 必先悉夷情始 欲悉夷情者 必先立译馆 翻
夷书始 欲造就边才者 必先用留心边事之督抚始
问曰 既款之后如之何 曰 武备之当振 不系乎夷之款与
不款 既款以后 夷瞰我虚实 藐我废弛 其所以严武备 绝狡
启者 尤当倍急于未款之时 所以惩具文 饰善后者 尤当倍甚
于承平之日 未款之前 则宜以夷攻夷 既款之后 则宜师夷长
技以制夷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 二火器 三养兵 练兵之法
请陈国朝前事 康熙初 曾调荷兰夹板船以剿台湾矣 曾命西洋
南怀仁制火炮以剿三藩矣 曾行取西洋人入钦天监以司历官矣
今夷人既以据香港 拥厚赀 骄色于诸夷 又以开各埠 裁各费
海国图志 上德色于诸夷 与其使英夷德之 以广其党羽 曷若自我德之 以
收其指臂 考东 中二印度 据于英夷 其南印度 则大西洋各
国市埠环之 有荷兰埠 有吕宋埠 有葡萄亚埠 有佛兰西埠
有弥利坚埠 有英吉利埠 每一埠地各广数百里 此疆彼界各不
相谋 各埠中皆有造船之厂 有造火器之局 并鬻船鬻炮于他国
亦时以兵船 货船出租于他国 其船厂材料山积 工匠云辏 二
三旬可成一大战舰 张帆起柁 嗟咄立办 其工匠各以材艺相竞
造则争速 驶又争速 终年营造 光烛天 声殷地 是英夷船炮
在中国视为绝技 在西洋各国视为寻常 广东互市二百年 始则
奇技淫巧受之 继则邪教毒烟受之 独于行军利器 则不一师其
长技 是但肯受害 不肯受益也 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 大角
二处 置造船厂一 火器局一 行取佛兰西 弥利坚二国各来夷
目一二人 分携西洋工匠至粤 司造船械 并延西洋柁师 司教
行船演炮之法 如钦天监夷官之例 而选闽粤巧匠精兵以习之
工匠习其铸造 精兵习其驾驶攻击 计每艘中号者不过二万金以
内 英夷有军器之趸船 每艘值银二万余元 大兵船三桅者 每艘值银
四万元 见澳门新闻纸 凡侈言每艘需十万金者 皆妄也 现在广东义士
请弥利坚人造二桅兵船 果仅费银万九千两 计百艘不过二百万金
再以十万金造火轮舟十艘 以四十万金造配炮械 所费不过二百
五十万 而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每艘配兵三百人 计
百艘可配三万人 靖逆将军弈山奏夷三桅大兵船三百人 二桅中号兵
船二百余人 火轮船八九十人 杉板船大者六七十人 小者二三十人 广
东一万 福建一万 浙江六千 江苏四千 其所配之兵 必凭选
练 取诸沿海渔户枭徒者十之八 取诸水师旧营者十之二 尽裁
并水师之虚粮冗粮以为募养精兵之费 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
议 战于海外 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不增一饷一兵 而但裁并冗滥之兵
饷
此其章程可推广者尚有六焉 我有铸造之局 则人习其技
巧 一二载后 不必仰赖于外夷 如内地钟表亦可以定时刻 逮
二十五年大修之期 即可自行改造 一也 夷艘例二十五年一修
有铸造之局 则知工料之值 工食之值 每艘每炮有定价 然后
可以购买 凡外夷有愿以船炮售官抵税者听 闽商 粤商出贩南
洋 有购船炮归 缴官受值者听 不致以昂价膺物受欺 二也
沙角 大角既有船厂 火器局 许其建洋楼 置炮台 如澳门之
例 英夷不得以香港骄他夷 生觖望 而我得收虎门之外障与澳
门鼎峙 英夷不敢倔强 广东从此高枕 嘉庆中 澳夷曾备兵船
二 英夷备兵船四 愿助剿海盗 今更得佛 弥二夷效顺 彼贪
市舶之利 我收爪牙之助 守在四夷 折冲万里 三也 ***趸
船敢于蔓延者 欺我水师之不敢攻剿 今水师整饬 鸦烟自不敢
来 纹银自不透漏 以用财为节财 四也 官设水师米艇 每艘
官价四千 已仅洋艘五分之一 层层扣蚀 到工又不及一半
靖逆将军弈山奏言 水师例修之船 新造二只 覆以藤棉 加以牛皮 外
施鱼网七层 演试千斤之炮 打穿两面 不能适用 今制海舰 不拘
例价 若不善立章程 则将来修造之期 必然有名无实 考洋艘
所以坚固 皆由驶犯风涛 遄行万里 令官艘终岁停泊 会哨徒
有具文 自后即无事之期 而战艘必岁护海运之米 验收天津
闽 广则护运暹米 吕宋米 台湾米 江 浙则各护苏 松 杭
嘉 湖之米 凡承造之人 即皆驾驶之人 凡内地出洋之商 愿
禀请各艘护货者听 凡水师提镇大员入京陛见 必乘海艘 不许
由驿陆进 其副将 参 游以下入京引见 或附海运之舟北上
海国图志 上总禁由陆 其文吏愿乘海艘入京者听 惟不许承办船工 五也
国家试取武生 武举人 武进士 专以弓马技勇 是陆营有科而
水师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