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史藏>正文

广阳杂记-清-刘献廷

时间:2024-11-26作者:关注古籍府免费领取阅读:11分类:史藏
代找各种书籍

声明:本资源由古籍府(www.gujifu.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关注公众号:古籍府,可以免费全部下载完整版。

2广阳杂记-清-刘献廷

  广阳杂记 清 刘献廷

  ●卷一彭秋水闻人言,南西面为缅国,至此,地皆平坦,无复高山大泽矣。

  傅弘烈,字竹君,江西进贤人。永历时,为迁江县知县,于王国光麾下投诚,诡云中书,授韶州府同知,升庆阳府知府。上书论平西,上知其忠,密敕广西梧州安置。

  吴应期岳州失守,退至交水,郭壮图绞杀之,以其失陷封疆也。壮图与应期,有宿憾焉。应期,字维周。

  舜投四凶于四裔,以御魑魅。四裔者,四夷也。余谓四凶在朝,虽为凶族,然有君子所不能及者,是以彼之下驷,亦足以走我之上驷也。不然,亦岂能以变四夷、御魑魅哉?今之君子,且有居中国而身为魑魅者,不知舜何以处之。

  清世爵:一品精奇尼哈哈番,二品阿思尼哈哈番,三品阿达哈哈番,四品摆他喇哈哈番,五品拖沙喇哈哈番。

  东四旗:镶黄,正白,镶白,正蓝。西四旗:正黄,正红,镶红,镶蓝。

  正黄,镶黄,正白,为上三旗。无王,但有都统,即固山额巾;副都统,即梅勒章京。每旗,满洲、蒙古、汉军,各掌印都统一员,副都统二员。

  每八旗,满洲有纛章京一员,职与都统等,止管摆呀喇,掌龙纛。

  每旗,喀把什虾二员,职与副都统等。

  又东西四旗,各有喀喇昂邦一员,职与都统等,俱单管喀巴什。

  每旗甲喇章京,满洲六员,蒙古二员,汉军五员,职俱三品。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共牛录章京一千员,职四品。每牛录下,有分得拨什库一员,职六品;小拨库六名。小拨什库轮班管事,不分人数。每牛录下,马甲三十副,内有工匠一名,喀把什二名;郭吃喝摆呀喇二名;跟王爷大摆呀喇十七名,另有壮大一名;管辖摆呀喇十七名;步甲二十名,无马,不出兵,止守城当差;无帐房,内有步兵拨什库二名。

  每牛录,铁匠一名,鞍匠一名。

  每马甲一名,帐房一顶。私自备用者,或二三四人合一顶,听便。

  马甲箭五十条,弓刀各一。

  马甲明盔暗甲,大摆呀喇明甲。

  每都统与摆呀喇纛章京,有织金龙纛。蒙古、满洲无月,汉军有月。

  王子三尖龙纛,三棱火炎银顶,后有蜈蚣旗二。

  都统黑缨正边方旗。

  摆呀喇红缨火炎边旗。

  梅勒章京无纛,止有标四杆,旗长二尺。

  甲喇章京本色纛,无蟒。

  牛录在家,有官纛二杆,汉京(疑当作军)一杆。出兵,加甲喇章京衔,有纛。

  分得拨什库,遇出战分兵之时,外加甲喇章京衔,有纛。

  加甲喇章京出兵,为夸兰大,有纛。

  小拨什库背旗一杆,方二尺,黑缨。

  喀把什先锋营壮大,头带翎,有飞虎背旗,方二尺,狐尾。

  摆呀喇壮大,斜尖本色旗,红缨。

  甲喇章京俸银一百三十(一本下有一字)两,白米一百三十斛,计六十五石。出兵,有行粮,每月银六两,每日米八合三勺,马草二束,料五升。

  牛录章京俸银一百零五两,米一百零五斛。出兵,每日加米八合三勺,每月银六两。

  分得拨什库每年银六十两,米六十斛。出兵,每月加银四两。

  小拨什库每年银四十八两,米四十八斛。出兵,每日加小米八合三勺,每月银二两。

  壮大、喀把什与分得拨什库同,摆呀喇壮大亦与分得拨什库同。

  加蓝大每年银八十五两,米八十五斛。出兵,行粮与拨什库同。

  马甲每年银三十六两,米四十六斛。出兵,行粮与拨什库同。

  步甲每年银十八两,米二十二斛。

  铁匠鞍匠每年银十二两,米二十二斛。出兵,有口粮月粮。

  摆呀喇每年银四十八两,米四十八斛。

  步甲拨什库每年银二十四两,米二十二斛。

  当日原圈地,每人六赏,一赏六亩,共地三十六亩。如家有壮丁二名,该地七十亩,人多者照数加增,当差照人算数。

  东西四旗,共乌可勒一员,即九门提督。

  东西四旗,各喀喇大一员,职与梅勒同。

  乌可勒喀喇大皆管步兵兼管九门。把门马甲,每门满洲蒙古共二十名。每门有章京二名,食俸八十五两,马夫二名。

  每甲喇章京管牛录或十三十四十五不等。各甲喇下管加蓝大四名,单管步兵,职五品。步军,满洲、蒙古、汉军各固山大一员,职与甲喇章京同,俸亦同。

  何督师腾蛟,长沙被害。相传永历中,赠中湘王。万季野述吴汉槎言,乃忠襄王,中湘误也。督师,黎平人,赠黎平王,谥忠襄。汉槎,吴江人。尊人名晋锡,曾为湖广巡抚,故知之甚悉。及检《劫灰录》,乃云:“赠中湘王,谥忠烈云”。

  隆武讳聿键,终于福建;绍武讳聿钅粤,终于粤西;永历讳由榔,终于夜郎;鲁监国讳以海,终于海外,绝奇。万季野云。

  冯保之逐新郑,其谋全出华亭,江陵特与闻耳。陶子师云。

  张献忠在蜀,置平东、定西、安南、抚北四将军,以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为之。又以孙可望为前军先锋。

  辟臭虫方:用木瓜打碎,烧烟薰之。若加人言少许,其子粒粒皆爆碎。

  马背之藉鞍,世俗或书作さ。考之字书,さ,悉协切,音奕。《说文》:“履中荐也,又屐也。”《南史》:“齐江泌少贫,昼则斫さ,夜则随月读书。”案此,则音义皆非也。又有さ字,他计切,音替,履中荐也。此则义同而音异。又有さ字,悉协切,音奕。《六书正讹》:“俗作さ,非。”又有屉字,同履,亦非马背藉鞍者。惟有屉字,他计切,注云鞍屉,确是此字无疑。

  山东仲家浅庙三进,康熙六年,巡盐御史顾如华建。案碑文,子路父名凫。子路生于泅水,葬于开州。黄巾之乱,宗人迁仲家浅。唐贞观间,封卫侯。宋显庆间,进河内公,又改卫国公。明崇祯壬午,衍圣公孔胤植请于朝,以六十一代孙于陛字玉铉者,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世袭。

  永历之走安龙,孙可望将图不轨。行在所有古井,压以巨石,上书符篆。可望询之土人,云:“井有孽龙,昔张三丰锁之于此,不可开也。”可望恃有天命,强发之,水忽涌上,可望惊走,水已及可望膝。土人呼曰:“此龙来朝王,王命免朝,则水退矣。”可望且走且呼,连曰“免朝免朝”,而水来益甚,且及帝居。众又呼曰:“此龙来朝万岁,以万岁命免朝,水其退乎?”遂闻之于帝。众传呼“万岁免朝”,水应声而退,复归于井矣。遂更以石压之。可望自是知天命不在也,其谋始顿息。

  又永历在滇中,驻跸一山。土人云:“此地瘴气最厉,外人住此,无不死者,万岁不宜留此。”帝曰:“吾居之,何瘴之有?”自此瘴气全消,兹山至今无瘴。

  日本国人无不佩刀。兵二,民一,妇无。

  袅蹄音鸟蹄,银之别名,即马蹄银也。

  杨可师曰:宁波人有以鱼须为尺者,色黑若牛角,柔若藤,盖出日本国云。

  方声远云:“考《邺都三台碑记》:”铜雀已没水中,冰井尚留其半,金凤上有真武阁,乃独存耳。‘案《齐文宣帝本纪》:“天保九年八月,改铜雀曰金凤,金武曰圣应,冰井曰崇光。’则金凤铜雀一也,何以碑记之误若此?书之俟考。”

  讠布字,普故切,谏也,未详出何书。 讠原字,仓先切,言语和悦也。《说文》:“徐语也。”又虞怨切,又遇玄切,义皆同。

  《乐律参解》四卷,成都杨云鹤先生著,一号研涟先生,颇有发明。《先天图义管窥成疑》二卷,歙州黄为赤子心著,一号葵斋。

  李成平家人朱老女,年二十余岁,患怯症,与诸药服,皆不愈。有能求方于神者,先掷笤于神前,以决可医不可医,而后求方焉。竹签三百余根,签书一药于上,于神前掣之,遇签书止字者,则方成矣。朱老女求得一方,服之立愈,甚奇。乃黄连、黄苓、黄柏、麻黄、乌梅、山查、竹叶、灯草之八味也。

  朱雪鸿云:明时,松江顾仲言,幼时入陆文靖公宅观灯,为文靖所识拔,相从至京师,因入夏桂洲幕中。久之,以荐受尚宝司少卿。时严嵩入相,仲言识其奸,劝桂洲为之备,桂洲不纳。仲言乃持三百金,属西山僧某买一棺,贮寺中,而佯狂弃官,与群儿行乞燕市。未几,桂洲为嵩所谮杀,尸莫敢收,仲言伺夜与群儿负桂洲身首纳棺中。嵩心知仲言之为也,召而鞫之,仲言大声曰:“是我是我。然终不告公尸处也,问亦何为?且公已杀之矣,又欲弃其尸,此岂国法所在耶?”嵩意解,叱之去。仲言乃扶棺葬之乡,为文祭之曰:“古人曰:”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太师有焉。’一死一生,乃见交情。‘余小子何多让焉?呜呼哀哉!尚飨。“

  方日生曰:“新城有洞山,长六七里,火而行,或广或狭,不一其处。偶一咳唾,响应若雷,六七声乃止。”

  徐芳云:明末辅臣,温刻、周奢、孙愎、李醉。

  往闻之长老云,岁在甲寅多乱,予初不之信。及按史传,尧之洪水,幽王之得褒姒,吕政之易嬴,新莽之篡汉,皆在是年。而今康熙甲寅,则有吴三桂之乱。其余比比不可竟数,亦阅世者之所当知也。

  汪我武曰:“金山头织屦翁有句云:”长贫知米价,老健识山名。‘“

  夏振叔《借山随笔》云:“李自成,陕西米脂县双泉都人。幼为僧,还俗,名黄来,鬻于姬氏牧羊。崇祯三年,入西川贼不沾泥营,自号闯将。祖海,父守忠,坟在米脂县城二百里外三峰子乱山中。崇祯十五年,知县任邱边大绶,令原葬人李成为前导,掘海棺。棺中有黑腕骨如墨,头额生白毛,长六七寸。守忠冢中,盘白蛇一,长一尺二寸,有角。初见人,昂首张口向日,顷之,盘卧如故。守忠骨节间,色如铜绿,生黄毛五六寸许。”

  《筠廊偶笔》载宋郡高辛集有异人,不言姓氏,貌若五十许。乡之白发者,自言为儿时见之已如是。每夏饮人以水,有过者,辄呼曰“吃水吃水”。烈日下被羊裘无汗流;裸卧雪中,时饮以酒,一石不醉。

  流贼中有号一堵墙者,即孙可望也。

  应潜斋《性理大中》云:“科场搜检,始于贾似道。”

  康熙戊午四月五日未时,娄东地震。

  顺治间,吴梅村被召,三吴士大夫皆集虎丘会饯。忽有少年投一函,启之,得绝句云:“千人石上坐千人,一半清朝一半明。寄语娄东吴学士,两朝天子一朝臣。”举座为之默然。

  明初军制,仿佛汉之南北军。锦衣等十二卫,卫宫禁者,南军也;京营等四十八卫,巡徼京□者,北军也。而所谓春秋班换兵,独取山东、河南、中都、大宁者,则又汉调三辅之意也。然太祖以卫兵分隶五府,独称五军营。自成祖聚兵北伐归,结营团操,始设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时有胜兵四十万,以勋臣二人提督之。至己巳之变,于忠肃选骁骑十五万,分为十营,名曰团营。而其余者曰老家营,仍用勋臣提督,属大司马。天顺初,革团营,八年而复。成化初再革,二年而复,又增为十二营,曰奋武、耀武、练武、显武、敢勇、果勇、鼓勇、效勇、立威、伸威、扬威、振威,用中贵人监之,曰监枪。正德间,又简精锐六千人,分隶东西官厅为听征。嘉靖庚戌,罢团营东北厅,复设三大营,而改三千营为神枢营,特设提督勋臣一人;又时命文臣协理之,号曰戎***。崇祯间,外有龙骧左、龙骧右、武骧左、武骧右四卫,为天子禁旅,名勇卫营;后又选京卫幼官应袭舍人六千充护卫,名选练营,而可用者,独有勇卫营而已。

  杨可师曰:“康熙己未,遣官祭长白山,集议封典。部覆引五岳例,封为长白山之神。予时心窃疑之,以为岳宜称帝,而仅曰神者,不知始于何代。及壬戌冬,适泰安州,谒岱庙,读洪武初祭告碑文,有云:”予起布衣,不敢循旧典,妄加封号,敬称为太山之神。‘乃知历代原有封号。神之号,始于明太祖,而昭代因之,议者特未言其故耳。“刘献廷曰:”此百王之所不能易也,岂独昭代哉?“

  康熙中,于成龙有三。一为总督,一为知府,一为参将,皆有贤声。

  宁都邱邦士维屏,临没,示子钅禾云:“食有菜饭,著可补衣。无谲戾行,堪句读师。”此真有见之言也。

  姚江孙见龙,祝发为僧,号水月,居武林坝子门外。言人祸福,辄奇中,浙抚范觐公承谟师事之。康熙十九年庚申十一月十五日,卒于昆山,计其年盖一百五十有九云。

  大原王茂京言:吴梅村于壬子元旦,梦两青衣来呼曰:“先帝召汝。”梅村以为章帝也,急往,乃见烈皇帝,伏哭不能起。烈皇帝曰:“何伤?当日不止女一人也。”语毕,命之退。至午门,见悬白牌一面,大书“限吴伟业于八月二十二日到此”。遂惊觉。后果以是年月日病卒云。

  龙安梁抟九言:绵州生员张三颠,为张献忠所获。至成都司马桥,题诗桥柱云:“生为明朝人,死作明朝鬼。今赴此江流,不负此江水。”卒遇害。

  又云:崇祯十年,李自成陷梓潼,教谕会稽詹嘉言遣百姓出城,贼杀之于坑子上。詹生平所著,有《蜀越互奇》一书。

  郑芝龙子成功,成功子锦,锦子克爽,凡四传,计六十年。

  清康熙二十二年,明永历三十五年也。钱,大于康熙钱,重一钱六分。以红铜为之,每千文作银二两(三十五当作三十七。时距永历亡已二十一年,郑氏铸永历钱)。

  台湾郑克爽投诚后,设台湾一府,台湾、凤山、诸罗三县,而以台湾、厦门巡道统之。

  郑克爽降日,奏缴延平王册一付,延平王印一颗,招讨大将军正印一颗、副印一颗,盖副印用以随带军前者。又郑成功受明御营御武副中军勋戚关防一颗,御营协理行在宗人府关防一颗,御营御武副中军总统御营军务印一颗,忠孝伯印一颗。

  甲子东巡,衍圣公献孔融琴一张,周簋一具,王羲之《乐毅论》墨迹一卷,宋拓《圣教序》一卷,文与可《竹》一幅。

  阎古古《塞上诗》云:“地高天近星辰大,春少秋多草木穷。”又《栈道诗》:“峰末有峰青汉插,地根无地黑江流。”又《观潮诗》:“月转中宵成白昼,水吞平地作青天。”皆奇句也。

  莱阳董樵云:登州海市,不止幻楼台殿阁之形。一日见战舰百余,旗仗森然,且有金鼓声。顷之,脱入水。又云:崇祯三年,樵赴登州知府萧鱼小试,适门吏报海市。盖其俗遇海市,必击鼓报官府也。萧率诸童子往观,见北门外长山,忽穴其中,如城门然。水自内出,顷之上沸,断山为二,自辰至午始复故。

  长山长四十里,去登州府北门亦四十里。

  又云:涉海者云,尝从海中望岸上,亦有楼观人物,如岸上所见者。

  乙丑年正月二十日,京师旧火药局地轰,坏屋伤人无数。丁大年云:明自洪武时,即藏火药于地。穴地深三十尺,实火药于中,上盖石板,再加横木,复覆以土,以备不虞。至崇祯十五年忽轰。十六年更藏八窖,今复发其五。

  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巳时地震,京城倒房一万二千七百九十三间,坏房一万八千二十八间,死人民四百八十五名。

  乙丑八月初六夜二更,浙抚大堂内火光如斗,自梁滚下,忽化为童子。惊呼守宿将卒逐之,下露台而梁折堂圮。

  《史记。外戚世家》:窦太后崩,“遗诏尽以东宫金钱财物赐长公主嫖”。则是东宫者,太后所居之宫也,而后世概以称太子。考之西汉太后居东宫;东汉以后,太子居之,而东汉太后居长乐宫。

  康熙二十三年七月,暹罗国由广东进贡方物三十九种,内象二只;孔雀八只,毙其二;六足龟八只,毙其三,余莫能知。

  直隶获鹿县海山石,皆成松形。

  康熙二十四年八月,建议侯林兴珠、提督刘兆麟,率福建藤牌手征罗刹国,胜之。

  乙丑年九月,蒙古科尔沁多罗札克萨图郡王鄂齐礼、科尔沁镇国公和硕额驸那木齐、科尔沁和硕额驸二等台吉纳苏儿毕力克儿由喜峰口;巴邻多罗郡王纳木达、巴邻多罗额驸阿尔布潭由古北口;多罗郡王沙克沙僧厄由独石口;鄂尔多思多罗贝勒宋赖普由张家口,入阙(一本作关)问安。于十八日亲赐宴于城外芦沟桥,陈兵以观之。

  宁古塔多榛树,止三尺许,而花大于车轮。夜开,人多不见,相传见者多死云(辽省处处皆有)。

  宋牧仲云:“春花落瓣,秋花落朵。”

  徐芳《悬榻编》云:“辛丑夏,如皋县伐木造海船,锯一十数围柏木,中有观音像,崖石、水竹、童子、鹦鹉之形皆具,乃止勿解。今以一面嵌县西门僧寺壁中,其一面不知所在。”

  广东海关,二年额税银十八万三千四百二十九两一钱五分。

  江南海关,二年额税银五万三千六百三十七两九钱。

  宁波海关,二年额税银七万四千。

  唐祭北海于洛州;宋、明祭于孟州;本朝改祭于混同江,从副都御史徐元珙请也。

  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初四日,添设贵州七县,曰贵班,曰清镇,曰安平,曰安南,曰修文,曰永宁,曰毕节。而偏桥等二十五卫所,悉行裁并。

  崔兔床先生《赠王克诚(克诚,疑王克承)先生园亭诗》有句云:“石身偃仰犹堪丈,松意萧疏不受官。”先生取为座联。

  宋时,殿试分五甲。朱考亭中高宗绍兴十八年状元,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此其据也。

  明宗室科举,始于天启辛酉年,允大冢宰李日宣之请也。盖欲借此以减宗禄云。

  张司马煌言《甬东道上诗》:“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特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是鸱夷。”

  三族始于秦孝公;五族始于北魏太武帝;九族始于隋炀帝;十族始于明成祖。

  李壮序《杜诗》,称元太监纽怜,请以草堂崇祀杜甫,得谥文贞。载在《虞奎章集》中。

  汉光武时,省官止七千五百余员;唐时文武官一万八千八百余员;明洪武初,武职二万八千余员,锦衣卫二百十一员;至成化间,武职增至八万一千余员,锦衣卫一千七百余员。

  明设蓟辽总督,辖顺天、永平二巡抚;宣大总督,辖宣府、大同、山西三巡抚;三边总督,辖延绥、甘肃、宁夏三巡抚。

  明之内阁,中书省也;六部,尚书省也,惟无门下省耳。然六科之设,即所以补之。

  阁拟上,或改票,或依拟;司礼秉笔票朱,发下锦衣卫直房,分送六科;六科然后发部。

  阁票分送诸辅,其权则在中书。

  锦衣卫职掌有四:护卫一也,缉访二也,刑名三也,直房司□四也。明制:诸镇先有总兵,后添设巡抚,其署衔则曰参赞军务;其无总兵官及后设总兵者,则曰提督军务。

  明蓟辽总督驻密云,三边总督驻固原,宣大总督驻□□,甘肃、宁夏、延绥曰三边。后以总督驻固原,更曰四镇。

  今人称督抚纠参之本曰“露章”,不知露章之名,盖始于汉时何武也。武为扬州刺吏,所举奏二千石长吏,必先露章,服罪者为亏除免之而已。今其名存而其义不可问已。

  丙寅五月,内土鲁番国回王阿不喇米札法儿减的也民巴哈都儿阿子汉,遣使无路火者等,进贡西马四匹,达马十匹,单峰骆驼二只,鸦虎一联,黑鹰一联,西洋布二匹,玉石一千斤,金钢二钱,西弓二张,西品二块。

  粤东人有《咏时事诗》:“大将赐来黄带子,亲王自领绿旗兵。”又《送人发遣辽东诗》,中联云:“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皆绝唱也。

  王文恪公曰:“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外朝,询大事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曰内朝,亦曰燕朝。”玉藻曰:“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听政,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适路寝,所以通远迩之情。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其北曰太极殿,又北曰两仪殿,古之外朝、正朝、内朝也。宋时,常朝则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则垂拱殿,大朝贺则大庆殿。侍从以下,五日一人上殿,谓之轮对。必述时政利害,内殿引见,亦或赐坐,盖三朝之遗意焉。国朝,大朝会则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朝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而内朝独缺。然华盖、谨身、武英等殿,犹内朝之遗制也。”

  万都尉炜第七子,出姓许,在旗。为仪真知县时,刘雪舫在江北往拜之,刺署眷弟。许见之,甚怒,不为礼,以其布衣而俨然眷弟也。王昆绳曰:“其怒也固宜。许为瑞安大长公主子,与光宗同行辈;刘则新乐侯公子,与烈皇帝同行辈,是当称晚矣。”克承先生曰:“先朝戚畹通不叙行辈,大率以眷弟往还。瀛国太夫人八十寿,嘉定伯周奎署锦屏,亦止眷弟,他可知矣。”异哉!

  王昆绳曰:“二十一史中,两汉、晋、六朝、隋、唐皆曰‘书’,南、北、五代、宋、辽、金、元皆曰‘史’,不知史乃官名,不可以名书也。虞、夏、商、周皆名‘书’,而‘史记’云者,史官之所记也,名不正则言不顺。千年以来,无人发此义。一字之失,所关不小。”

  刘青士、潘文山、朱子皇偕隐处州缙云县,易衣而出,耦耕而食。岁轮一人出游,一人办赋役,一人力田圃。所著之书甚众,前朝史传,已有成书。张苍沦云。

  人当少年时,用力于心思;中年时,用力于言行;老年时,用力于文章。

  中湘王何腾蛟,字云从。镇国公堵荫锡,字牧游。阁部史可法,字宪之。

  蔡瞻岷曰:“治天下必用申、韩;守天下必用黄、老。”

  又曰:“明只一帝,太祖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

  瞻岷论史,于司马子长后,最叹服陈寿,以为有良史之才。

  马嘶如笑,驴鸣似哭。

  凡泛水诸禽,其脚中空外连,如鹅鸭之类是也;水边诸禽,其脚皮半连,如鹤鹭之类是也;若鸡不近水,则中实不连矣。李含英云。

  明世宗命内臣苏杭织造,大学士杨廷和曰:“历考洪武、永乐,下及天顺,并无此。有之,惟成、弘间一行耳,可谓织造为累朝故事乎?”廷和由此致仕。

  凡木围五六尺长八九丈者,非数百年长养不成。即有成者,中多虚空,凡虚空起于内灌。有天灌者,自上灌注而下;有地灌者,自下蒸湿而上;有人灌者,中有朽眼,湿从而入,气蒸而上,湿注而下。故大木即有十余株,可采用者,不过三四而已。

  丰熙,鄞人。与其子坊,皆善造伪书。

  江宁孝陵之侧,为灵谷寺,乃太祖以此地易宝志公塔处也,颜曰“天下第一丛林”。大殿悬齐景阳钟,钟界为二十四方,方悬一杵焉;界各为律,清浊高下,各为一音,略如今之韵锣焉,而备之于一钟,异哉!

  吴三桂即伪位于衡州雁峰寺侧,筑坛而祀。祀文用檀香版镂字,涂以石青;燔柴用纯牛杀之,去污秽,实以檀末而柴焉。

  宣城令吴正中,绍兴人。起家吏员,入为兵马司,随洪经略至湖广长沙守道。

  楷树子如蔓荆实,有红黑二色。黑子打油,可以点灯;红色者中空,无用也。

  郝天挺《唐诗鼓吹》,出手腐板可厌,何近人家弦户诵乃尔!无怪其出手即作学究语也。

  偶与宗夏论《易》,因谓之曰:“《易》无思也,无为也,本是说易,易即是蓍卦。诸家皆就人上说去,于是有无将迎不安排之说。此处,考亭之说为得之。”

  又论《老子。不尚贤章中》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乃承上二句言。盖贤也货也,皆可欲也。上之人尚贤贵货,是示民以可欲而乱其心也;惟不尚不贵,则不见可欲,而使民之心不乱。本是明白直截,后人却截出此句,就自己学术上说,反说老子说得不是。嗟嗟!不深理会其言,而遽非之,宁不令柱下笑人邪!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四其字皆就使民上说。”

  偶与日宏论诗,因谓之曰:“性情一也,而有十五国之不同,微乎危矣。”

  乘除之法,唐九执婆罗门,以书为计,其学不传久矣;回回土盘,未广流布,世亦无有知者;泰西来宾,书数始为合一。余别有《序》一通,推论其故。汤道未更制方筹,尤为奇创;与盘珠而三,皆绝世之奇构也。

  徐炳文,梅堰人,孔东塘门人,尝辑《二十一史孝子传》。读其《两晋》一册,殊有可观。

  辛未春,戛尔旦提兵忽抵西口(噶尔丹内犯,在庚午夏,此误),京师戒严,每牛录下枪手派至八名,几于倾国矣。城内外典廨尽闭,米价至三两余。

  曾天妹,青藜幼子也。青藜死,榇归,其如夫人亦死。天妹幼无所归,奉世抚之如子,此今人之所难也。

  舟中读张戴人《儒门事亲》一书,觉耳目一新,颇有悟入处,真医学士中申韩也。

  寒山赵凡夫先生六书之学,近代人无出其右者。其《说文长笺》,虽未尽合于理,然亦弘博可观矣。先生以谐声之故更求之等字。有真定淖公,先生师之,供养于法螺庵,与先生衡宇相望也。

  淖公精《五天梵书》,以大梵书题法螺庵额,曰“达摩商亻去”,至今犹在。

  洪武二十三年,《洪武正韵》,颁行已久。上以字义音切,尚多未当,命词臣再校之。学士刘三吾言:“前后韵书,惟元国子监生孙吾与所纂《韵会订正》,音韵归一,应可流传。”遂以其书进。上览而善之,更名《洪武通韵》,命刊行焉。今其书不传,仍行《正韵》。

  今爰书中,有大诰减一等,自死罪外,无一不然,此未知立法本意者也。明太祖颁行《大诰》,一切官民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有者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今民间虽有此本,顾概有减等,而不闻有加等,此因仍之误也。然徒杖笞减一等者,犹未相远;流配一减,即为徒罪。以律“二死三流”,同为一减故也,因以流罪废而不用,而律为空设矣。然流罪下死刑一等,尽有情罪深重者,降而为徒,法实不蔽,奈何因仍而不改乎?

  明禁中,端午有龙舟骠骑之戏。骠骑者一人,骑而持帜前行,后骑继之,各于马上呈弄伎巧,盖以习骑乘云,实元制也。龙舟,似亦有习水师之意。

  永乐时,禁中有剪柳之戏。剪柳,即射柳也。陈眉公云:“胡人以鹁鸽贮葫芦中,悬之柳上,射之。射中葫芦,鸽辄飞去,以飞之高下为胜负。往往会于清明端午日,名曰射柳。”

  宣德十年十一月朔,当颁历,以是日日食,移于十二月朔;成化十五年十一月朔,值冬至,移十月朔;弘治三年十一月朔,值冬至,移望日。前此颁历,皆在十一月朔,嘉靖间,始改十月云。

  旧制,殿试在三月朔日。成化八年,以悼恭太子发引,改于十五日,至今因之。

  正统十一年正旦日立春,礼部言:“二节同一日,宜杀立春日。”从之。天顺五年十一月十一日万寿圣节,又值冬至,礼部言:“二节当行庆礼。”然致词各异。

  儒者谓管仲煮海,为伯国之术,然历代行也,未有能废者。明朝国赋,所资于盐尤溥,以近日计之,岁岁入余盐课税等银约一百万三千两有奇。各边中盐引价约五十六万七千两有奇,其于全赋,盖五之一云。

  永乐取举人监生年少者,入翰林院习夷字,以通事为教师。科举时,任其应试,卷尾识译书数十字。三场毕,送翰林院定去取,仍送入场填榜,盖优典也。中榜后,改为庶吉士,仍习译。其后习译益多,中第者益众,有一榜中三十余人者。天顺中,以奔竞者多,乃革之,而用民间子弟。

  洪武乙丑科,丁显为状元,练子宁为榜眼,花纶为探花。子宁有《送花状元归娶诗》,以状元称花,不晓其故。考宋时称鼎甲者,皆为状元,或以是也。是年,黄子澄以三甲改庶吉士,今状元考与翰林题名,皆以黄为探花,而遗纶名。盖是科题名碑有缺,故误传耳。

  曹鼐以典史中状元,人皆知之。洪武辛未,榜眼吴言信,福建邵武人也,以钞局副使中,人多未之知也。正统壬戌,又有松陵驿丞郑温中第。

  嘉靖中,南给事高鹤者,绍兴人也。尝具疏劾严氏姻亲,忤旨降县丞,稍迁凤阳属邑令。偶有严氏家奴,乘传过其邑,鹤执之,杖至六十,曰:“烦尔以此杖寄尔主。”不久为严所中,免官。陶祭酒撰《高墓志》,不载此事。

  严嵩末年,有分宜令,麻城人也,忘其名。在京候嵩于私第,坐旁室中,俄有家奴从内出,令见而起,奴乃叩首令前,令惊曰:“若何为行此礼?”奴曰:“我主盛满已极,旦夕祸作,奴辈皆不免,此时得公稍宽捶楚足矣。”严氏败,令治其家,是奴亦在治中。令识其人,特释之。呜呼!此奴贤知,过其主远矣。

  杨继盛《劾严嵩十恶》,内有子孙冒边功一事,下兵部查覆。聂公豹为本兵,袖一稿,谓诸司曰:“吾意已定,此功皆实不虚,诸君勿多言。”是时王公遴为主事,与同官齐声曰:“此稿乃某人所为,不可用。公今日当为万世持公论,何但为一时免祸计耶?”聂艴然起,入火房,且行且诟,趣具稿奏。时杨公博、张公时彻为左右司。杨默然无言,张言此事不可但已,牵杨袖随之入,谓聂曰:“如公所言,则事激而祸延缙绅不休,不便。愚以为第缓之可耳。公何不说严公,使自辞军赏,则部可无覆,而诸司意释,公论且不废矣。”聂大悟,从之,于是疏入。肃皇听其辞,而更受锦衣百户,诸贤幸无摧折,张一言之力也。

  陈文伟,武昌人,膂力过人。尝五更之田间,猛虎扑地而来,乃两手搏虎肩,而足蹴虎势,虎死。后应会试,场屋火,以右手抵墙头,左手持同事人履,肩而出者几千人。火势迫,乃揖后至者曰:“吾力只此矣。”遂名动天下。后为山东安丘令,流贼百余人掠库,文伟敕群吏:“第谨簿书。诸宝藏,吾无虑也。”群贼大掠库金去。良久,问左右曰:“贼去几何?”曰“三十里矣。”敕左右以一骑一弹来,驰赴之,问诸贼孰为首者,弹左耳,中之;又弹右耳,中之,贼大骇,伏地请死。文伟曰:“好为我送库金还。”群贼惟命,文伟以一骑尾其后。抵县,群贼请死,文伟曰:“我何有诸贼奴?”各杖三十遣之。文伟自负拓弛,意不以见功也,御史竟以纵贼论劾,免官罢归。

  穆庙在裕邸时,邸中例有所给,于常禄外,积户部者三岁弗敢请,岁用窘甚。承奉谋之曰:“非贿世蕃不可。”请王帑得千金,以王命谒世蕃而致焉。世蕃欣然受之,以属户部,即与三载给。世蕃时夸于人曰:“天子儿尚行金我,谁敢不行金者?”华亭谈其事曰:“世蕃真天大胆也。”

  乡贤名宦有祠,公典也。不惟有司不当私其人,虽子孙亦不当私其祖父。昔刘阁老健为相时,河南有司欲以其尊公及一某公并入乡贤,告之刘,刘谢曰:“吾乡贤祠,有二程夫子在,吾父何敢并焉?至如某公,固自当入。”呜呼!刘公之见远矣。夫祖父无明德,而强列俎豆,是辱之,非荣之也。近日士夫无一不入乡贤,木主委积,至列之案下,谓此乡宦祠,非乡贤祠也。

  画者,象也;值其画者,变也。潜龙勿用者,辞也;用其辞者,占也。斯义不明,而附会无不至矣。

  《易》终于《未济》,斯天道之不穷乎?《书》终于《秦誓》,斯气运之将变乎?《诗》终于《商颂》,斯文弊之复质乎?《春秋》终于《获麟》,斯王道之永久乎?

  泾野先生尝言:“居要有九病,见善忘举者妒;知恶不劾者比;依违是非者谲;借公行私者佞;意存觊觎者狡;惧祸结舌者偷;指摘疑似者刻;怒人傲己,盖其所长而论者忿;喜人奔竞,护其所短而荐者贪。九者有一于此,终亦必亡而已矣;开诚布公,九病可以勿药而愈矣。”

  古诸侯多天子继别之支子,故不得犯天子以祭始祖;大夫多诸侯继祢之支子,故不得犯诸侯以祭先祖,周道然也。汉唐以来,则无是也。礼以义起,报宜从厚,今士大夫之家庙,虽推以祭始祖亦可也。

  李长卿《松霞馆赘言》曰:“问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神,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肠,猪无筋,十二属各有不全,草木子论之当矣。然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辟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巳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申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酉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太阳金鸡之精,故酉属鸡。戌时方夜,而犬则司夜之物也,故戌属犬。亥者天地混沌之时,如百果含生意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问二十八宿之属,其义何居?曰:即前十二属加一倍者也。亢金龙,辰宫也,角木蛟附焉。蛟,龙类也。房日兔,卯宫也,氐土貉心月狐附焉。貉狐,兔类也。尾火虎,寅宫也,箕水豹附焉。豹,虎类也。牛金牛,丑宫也,斗木獬附焉。獬,牛类也。虚日鼠,子宫也,女土蝠危月燕附焉。蝠燕,鼠类也。室火猪,亥宫也,壁水<豕俞>附焉。<豕俞>,猪类也。娄金狗,戌宫也,奎木狼附焉。狼,狗类也。昴日鸡,酉宫也,胃土雉毕月乌附焉。雉乌,鸡类也。觜火猴,申宫也,参水猿附焉。猿,猴类也。鬼金羊,未宫也,井木犴附焉。犴,羊类也。星日马,午宫也,柳土獐张月鹿附焉。獐(案,獐原作帘)鹿,马类也。翼火蛇,巳宫也,轸水蚓附焉。蚓,蛇类也。子午者,天地一定之位;卯酉者,日月所出之方。故八宫皆二,而四宫独三。”李长卿何人?可谓发人所未发。

  崇祯十六年春,左帅移师东下,掠两岸船俱尽,止于九江。夏五月晦日,陷会城。先是,张献忠为督师杨武陵困于玛瑙山,仅以数十骑遁去;迨破襄阳,其众不满千人。乃遁于六安山中,逾年始出,陷蕲州蕲水。既陷黄州,益以麻城里人叛党洪明诸逆及黄属新附之众,各数万人,其势益张,渐有饮江之志。密遣奸谍,遍布城中。而楚藩所募护卫新兵弁领张以敬者,黄冈诸生也。尝奉教,楚藩督过之,因与贼通,约为内应,献贼遂从樊口涉江而上。故相贺文忠闻之,亲启楚藩,请发镪犒士卒,议守御。楚藩不以为虞,曰:“终朝寇警。寇若骑母猪,亦应至矣。”监军王杨基,适奉巡抚江北之命,闻寇逼欲去,贺公涕泣挽留不得。二十八日,遽扬帆西渡,防守镇箪兵亦逃走,人心汹汹。前三日,有发以敬等逆谋,冯生云路以告贺公,公不决,密问抚军。抚军大笑,斥为狂生。于是以敬等惧诛,谋益急矣,遂酿成鄂城之陷。

  周献之云:洋铅查滓在上,锡之查滓在下。

  经略图海围平凉,据高原以临城中,日发巨炮,历半载余始克。城中人拾炮子十三斤者万余,小者更仆不能数也,然止伤一老人行汲者,余皆打空地中,堆积如山。事定,居人创火神祠以报神德,即以炮子砌祠地,彰神功也。

  凡新考选给事到任后,三日不出门,待诸先辈来拜,行交拜礼也。交拜起坐礼,礼后连叩首。凡曾任给谏者,皆来交拜。三日后,始出门答拜诸客,不敢为客以僭先辈之故也。

  凡巡防盐关差,皆有精微批一纸,以为凭限。批发自内阁,而科臣批之。

  大兄云:满洲掳去汉人子女,年幼者,习满语纯熟,与真女直无别。至老年,乡音渐出矣,虽操满语,其音则土,百不遗一云。予谓人至晚年,渐归根本,此中有至理,非粗心者所能会也。予十九岁去乡井,寓吴下三十年,饮食起居与吴习,亦自忘其为北产矣。丙辰之秋,大病几死。少愈,所思者皆北味;梦寐中所见境界,无非北方幼时熟游之地。以此知汉高之思丰沛,太公之乐新丰,乃人情之至,非诬也。

  陈砀(一本作阳),字石文,江西南昌人。曲靖府同知,以科场入帘。《礼记》“仁者如射”,如误作若,降三级。后授益阳知县,无任可到。闻平西死,自请来衡招抚胡擎天等,吴国贵斩之于泉溪渡。

  孔明之出祁(案,祁原作岐)山,以攻为守者也。隆中已知天下大势终于三分矣,而出师不已者,不如此;欲求三分,不可得也。譬之弈棋,能侵人,始能自治,否则坐而待之耳。彼谯周辈何足知之!

  《青田事功》,不少概见。“独与太祖论相”数语,不惟知人,并能自知;而为相之道,圣人复起,亦不能易也。可谓天挺人豪矣。

  藤黄出海南,聚蛇屎熬炼而成,故有毒,能杀人。王维章云。

  麂皮之有扌乞搭者,乃以粟米压成者也。余向以为生成者,茹紫庭言,始知之。

  李胡拜为湖广提督;杨来嘉为襄阳总兵,驻谷城。胡拜来谷城,来嘉擒之,以献平西。胡拜后死于贵州。

  明南京御史外转者,止于知府耳。谚曰:“南道如老虎,转出作知府。”

  明季,两司见巡按,用青壳手本,外贴一红签。

  嘉、隆两朝书目:《明伦大典》,《钦命大岳录》,郑晓吾《学编》,高岱《皇明鸿猷录》,薛应旗《***录》,王世贞《国朝纪要》,吴瑞徵《两朝***录》,范守己《肃皇大纪》,王世贞《史乘考误》,劳堪《***类编》、《皇明名臣类苑》,夏言《桂洲奏议》,胡端敏公《世宁奏议》,严嵩《南宫奏议》,刘天和《关陕奏议》,刘天和《督抚奏疏》、《渭崖疏要》,毛伯温《议处安南疏稿》,王仁《抚夷节略》,王世贞《异典述盛事述》,刘天和《安夏录》,司马泰《西虹疏草》,沈越《案陕马政》、《皇明经济录》、《皇明疏议类钞》、《两朝疏钞》、《嘉隆疏钞》,樊继祖《云中抚平录》、《湖北民隐录》,汪宗尹《少泉疏稿》,杨允绳《抑斋疏草》,冯南江《行谊录》,高拱《南宫奏牍》、《功臣封爵考》、《名臣言行录》、《史鹿野奏议》、《麂野云中奏议》,沈越《清查京卫冗食奏疏》,沈越《嘉隆两朝闻见记》。

  洪承畴经略滇、黔,兵饷之外,岁给银五万两,以供其用。

  倮倮奉土主之神甚谨。其像三首六臂,项挂髑髅。有讼官不能决者,则令其誓于土主之前,甚则于神前热油锅百沸,置一钱于油中,两造以手入油拾其钱。直者略无损伤,屈者臂手糜烂。

  倮倮娶妇,则请兵于官以劫之,妇家亦以兵守。劫归未合,妇辄逃去,入深山中,与私男子野合,有孕而后迎归。所欢曰马郎,归夫家,永与马郎断绝矣。

  巡按,七品官耳;其中军,则参将也。

  巡按于诸有司卓异者,荐之于朝;次则奖之,给之以银两而已。顺治初年,一有司,满洲人,按君奖之以银,大怒,掷之于地。

  明季总督巡抚宴按君,按君以赏封犒其中军。清初犹有行之者。

  康熙甲戌殿元胡任舆,江南上元之胡氏,世有厚德。鼎革后,南京旧家仍守故宅者,惟胡氏耳。殿元之祖,字复之。每于除夜置酒,男女分坐,诸家人男妇,亦下坐于两旁。必举杯训其子曰:“吾徒读书人何所能?经营家计得以温饱者。”指诸奴曰:“皆若辈力也,当善视之。”江南人咸目为长者。其长子禹冀,字□赞,领乡荐。任舆,江南解元,今又大魁天下,人以为积善之报。胡氏祖以打金箔为业,至今人犹称之为“胡金箔”焉。

  复之有庄,与马士英之庄邻,田甚腴。士英令其子以三千金强买之,复之无难色。未几国变,田仍归胡,官价半原直耳。田中秋成已熟,马氏之工本也。

  李太白诗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茹紫庭曰:“王昌龄为龙标尉。龙标,即今沅州也。又有古夜郎县,故有‘夜郎西’之句。若以夜郎为汉夜郎王地者,则相去远甚,不可解矣。甚矣!古人之诗,不易读也。”

  明时,群僚被劾者,自衙归私宅,则下轿帘以障之,于门揭“注籍”二字,闭门以待命。

  明南畿,凡阅操分二日。第一日,则兵部职方司郎与科道莅其事;次日,则内外守备与大司马莅其事。第一日,职方为主,有待科不待道之规例焉。

  崇祯间,左懋第以吏科查阅南京兵马钱粮,与大司马并坐。

  明三边总制,驻札固原,军门为天下第一,堂皇如王者。其照墙,画骐辚一,凤皇三,虎九,以象一总制三巡抚九总镇也。河西巡抚驻蓟州,河东巡抚驻花马池,陕西巡抚驻西安;甘、凉、肃、西、宁夏、延绥、神道岭、兴安、固原,各一总兵。

  祖心大师,乃韩日缵之子也。

  永历时有女总兵丁国祥,骁勇善战,能于马上打弩。其夫姓杨,亦总兵。秦王出降后,丁亦投诚,住贵州,常男妆与士夫交接。

  俗以章疏为本,不知始于何时,古未有此。今时章疏,有题本,有奏本。凡奉部文成例而行者,谓之题本;有私意启请者,曰奏本,体例各不同也。

  闽人黏本盛自礼科主试滇中,丙午岁也。时功令,凡旗下人不第者,勒令披甲。吴藩下人,皆贵游子弟,顶故辽学生名应试者,三百余人。三桂待本盛礼数甚异,属其破额广收;都中诸事,三桂力肩之。是科,辽人中式者,一百五十余人,从来所未有也。

  道邻史阁部死难,太夫人、夫人皆在南京。总督马国柱岁给银米,后即为例,给之终身。

  金陵人翟天葵,出身行伍。道邻拔为都司,以好汉目之,出示曰:“将以为好汉榜样也。”道邻死后,天葵即住其家门首,为之守门终身。此义士足传也。

  洪经略入都后,其太夫人犹在也。自闽迎入京,太夫人见经略大怒骂,以杖击之,数其不死之罪,曰:“汝迎我来,将使我为旗下老婢耶?我打汝死,为天下除害。”经略疾走得免。太夫人即买舟南归。

  高丽书,以牛为鱼,以鱼为牛。谓四足者,宜为牛;无足长尾者,宜为鱼也。读矮为射,读射为矮,谓委矢宜为射,而寸身宜为矮也。高丽人号称能读书,而不能究六书之源委,杜撰若此,固夷狄也。

  磁石吸铁,隔碍潜通。或问余曰:“磁石吸铁,何物可以隔之?”犹子阿孺曰:“惟铁可以隔耳。”其人去复来,曰:“试之果然。”余曰:“此何必试?自然之理也。”后见一书,曰:“蒜可以避磁石之吸铁。”尚未之试。

  楷木,即今之黄连头树也。楷有瘿,可以为器。

  以柿子汁涂蟹壳而蒸之,壳皆爆碎。以漆点蟹壳上,点处皆成穴,将蟹黄自穴流入滚汤中为蟹粉。

  鲎鱼之血,其色碧。渔人得雌鲎,则其雄守而不去;得雄鲎,则雌者远逝矣。

  马子腾云:陕西边西番一路西宁、庄浪等处,多三脚蟾蜍,其胶可软玉如泥。西番取蟾蜍,将眉割开,其酥皆成块者,不待和合晒晾也,此为最佳。若中土人掐取酥浆,合面成饼,晒干用者,力甚薄,难取效也。

  郑公三俊,池州建德人。南京户部尚书,转吏部尚书,取入北京吏部尚书,以事充江宁驿徒。公至南京,青衣小帽,至驿前,向驿四拜而去,遂归建德。鼎革时,年九十矣,以老得不出。经略洪公,公之门人也。至池州,以舟迎公,公怒骂不纳其使,经略大哭曰:“老师弃我矣。”终不得见而去。

  平西同墨勒根虾取四川,兵至叙州府。蜀王刘文秀,兵多而锐不可当,平西兵不战而走。至保宁,墨勒根虾已决意去蜀矣。时郝雪海巡按四川,驻陕西境,上疏劾平西不能取蜀,更引敌兵入秦境。平西计无所出,固山杨┞力持进兵议曰:“王威名震天下,今退走,则二旦扫地矣。今日之计,有进无退。”墨勒根虾惧敌众难之,┞曰:“固山若却,请自退,吾王独进,与敌不两立矣。”遂进兵。吴国贵尚幼,血战而前,所在有功。大捷,平西即上疏曰:“臣之退走,所以引敌出险以歼之也。兵家之计,不可先传。按臣书生,不知兵事,妄言摇惑众心,几败大计。”上谴谪雪海于辽东,后以魏环溪之荐复起。杨┞,字秀函,明涿州指挥。在山海为平西标下将,谋画多出于┞。乞师东方,皆┞往也。┞子彦先,字毅叔,未乱已死。其人高朗,有古人风。

  明户部印有三方。通行印外,更有户部盐引之印,户部茶引之印,未知今日犹因之否。

  赐姓之围金陵也,分兵掠上流,安庆守土之官皆逃,惟司理黄公熙绩不去。非不去,不能去也。兵至城下,闻金陵兵败,即解围去。熙绩以此行取入科,而世袭拖沙剌哈番。熙绩,福建泉州晋江人也。

  明季,南京人沈向,为四川巴山县令。献贼至,隔江而营,列数十里,城中人皆逃,向以病不能去。献贼以其城小而陋,不入而去,向以守土功行取为监察御史。二事绝相类。

  许盛,少贫贱,与母相失,贵后不知母之存亡所在。有术者,江西人,召卜之,曰:“不死,可复相见也。”乃记其八字而去。后遇老妇,使推禄命,与许母八字合,且闽人也;因问踪迹,果许母,即走告盛而迎养之,亦一奇事也。

  崇祯二年,京城被围,诏诸道勤王。时范景文质公巡抚河南,首提兵入援,兵备杨嗣昌先行至保定。保定守方公一藻见嗣昌曰:“京都被围,勤王之师,未有至者,今敌师老,亦将倦归。某方练兵秣马,思赴君父之急,但望轻位下,恐不胜任。得公来,我附骥尾,此千古一时也。”因问兵之多寡。知军中乏骑,方曰:“破口非骑兵不可,今奈何?某有战骑五百匹,日夜操练,令士马相习,愿助公解都城之围。”嗣昌大喜,即深相结纳。抚军至,方入谒,长揖不拜。抚军怒,方公曰:“某畿辅吏,礼宜如此。”抚军敛容谢之。嗣昌以告,抚军大奇之,即偕之入援。围解,力荐杨、方二公于朝。方后为辽东巡抚,即光琛之父也。光琛,字献庭,号云鹤,为伪周长沙巡抚。质公,吴桥人,其父曾为别驾。

  周祚新,贵州人,弘光时兵部司官,遂家于南京。善画竹,号墨奴,今其遗迹,已贵如拱璧矣。

  弘光时,兵部职方司刘泌,户部新饷司王燧,字子京,皆马党也。又有王重,字有三,士英将用以掌选,为高杰所参而止,疏中目重为狡童。藩镇骄横至此,从来所未有也。

  东吴犹重世家。宜兴推徐、吴、曹、万,溧阳推彭、马、史、狄,皆数百年旧家也。宜兴许氏、溧阳包氏,皆新发,而欲自附巨族之后,乡人嘲之曰:“彭马史狄包,疯痨<疒鼓>膈哮(方音作蒿)。徐吴曹万许,马赵温关鬼(方音作举)。”吴人嘴舌轻利,一至于此。

  枭首之尸,弃之水中,则直立而不仆;水灌入腔中,出没动荡,甚可畏。

  潮州十里外有栖凤亭,云昔时有凤栖于此。林武陵守潮时题云:“十里江亭,昔日鳄鱼今去尽;千重云树,当年凤鸟复来仪。”

  “阙下晓云笼树起,城头秋月过江来。”衡州府署联也。“江声回石鼓,日影上花砖。”衡州词林堂联也。“座间只可谈风月,诗里偏能耐瘦寒。”吕黍士《赠钱鉴涛掌选堂联》也。

  黔苗之先,有际际火者,随武侯讨孟获,所在有功,云即安氏之祖也。黔人祀侯,必塑际际火之象侍立于旁。

  东海所属淮安海州,去岸三十里。其地居人,皆以鱼骨为掾柱桌椅等物。

  彭夏琴《咏台湾七律》四首,其一云:“台湾绝域贡降笺,举族归朝尽内迁。历授尧封千载后,地开禹贡九州前。人民半与鱼龙杂,郡县全依岛屿偏。四十年来空倔强,至今始得罢戈船。”其二云:“当年犀甲下扶余,衔璧谁怜轵道车。西市赭衣魂已渺,南朝紫盖事终虚。帆来日本通商近,邑改天兴置吏初。一自孙恩分战舰,烽烟边海几丘墟。”其三云:“高华遗屿自隋朝,营垒依然识旧标。淡水鸡笼虽竟渡,飓风蜃市岂全消。乘桴何意真浮海,叱石无能远驾桥。抽调可怜诸将士,不教辛苦说征辽。”其四云:“穷岛军需飞檄催,蔗霜兼买鹿皮来。生番穰(一本作禳)社三冬集,互市洋船六月开。浪峤山形随地尽,夏门风信逐潮回。荷兰故土非瓯脱,窥伺将毋隐祸胎。”

  滇南亻罗亻罗俗无文书,官征其赋,先与官刻木为符,以一画当一数,百十两钱分,以长短为差。画讫,中分之,官执其半,届期持而征之,符合不少迟欠也。此亦足想结绳之制矣。

  六盘山,在平凉之西,虎山原在平凉之北。虎山高临城中,而六盘则转输之途也。图海围平凉,先取虎山,以窥城中;次断六盘之饷道,而平凉不守矣。

  陈福,宁夏人,屠人子也,后为宁夏总兵。王辅臣反,尽有平凉,福以兵围固原,八阅月不克。辅臣之子吉贞,自平凉来援,内外夹攻,福大败。归宁夏,将更练兵,以图再举。兵变,为其下所杀。嗟乎!辅臣于斯时,不能北联宁夏之叛卒,以断河西之声援,而坐守平凉以待毙,此实不可解也。

  伪周授王辅臣陕西东路总管平远大将军,授张勇陕西西路总管平远大将军。

  弘光元年郑鸿逵守镇江时,北兵将至淮扬,瓜埠士民舟载家口将渡江避难者甚众。鸿逵以巨炮碎其舟,露布中外以告捷。

  六科在朝内,六部皆用平行手本,红印,盖紫粉印不可行之于朝内也,其体统尊严如此。此明时之制也,未知今日何如耳。

  吴、李、解、魏,为兴化四大族。

  兴化士人,凡应举者,必醵分延道众,诵经礼忏以为祈祷,亦可笑也。

  彭秋水在禄劝时,猎人以虎献。剖之,有胎胞形如藕,而三节,剖视有三子焉。方二寸许,尾与身等,眉目诸形皆未具,而爪牙先生。其威之所在,有独异也。

  秋水云:有一土巡检,人言其常变形为驴入山,已复为人。秋水曾见其人,痴呆不了了云。

  马子腾云:鹌鹑,皆虾蟆所化也。

  台湾知县某,闽闱聘之入帘,过海为风飘至香山,广人送之还闽,盖庚午科也。

  自桂林至思恩府归顺州交趾路程:桂林府陆路西南行五十里,至思桥上船,西南永丰县,又西南容县、牛摆、象州,从此正西,则坌河上柳州。若自象州南,则为黄龙江,至白沙,起旱南行,经武缘、上林、迁江三县地,至宾州,又南至思恩府。自思恩府而南,经田州、向武、泰康,上应果化、归顺,又南二百里,即交趾界。自思恩府西南行,为泗城州路。 自上林县转东南,经困龙关,为南宁路。

  归顺土州,东界镇安,西界泗城,北界果化,南界交趾。

  彭秋水堂联云:“向平婚嫁贫中毕,庾信文章老更成。”亦佳集也。

  黄仲霖参马士英,召对归署,以白纸大书于门曰:“得罪权奸,命在旦夕。”诸客赐顾,门官一概禀辞。

  黄斌卿,闽之漳州人。崇祯十七年,破家募兵勤王,行至山东,闻北都已陷。至南京,锡以镇南将军印,镇芜湖。后方国安至,马士英欲夺其印以与国安,以关防易之。斌卿上表送印于朝,散其众而归。

  马锡,士英之子也,为禁军提督。大兵渡江,枭其首于市。

  留都六部,以大司马为第一班,在冢宰上。西班首领魏国公,独出一席领班。魏国公前,有小羊角灯一盏,校尉执之,以为兴拜之节。兴则灯起,拜则灯下,不独鸿胪寺呜赞之胪唱也,想北都亦应尔矣。北都领班,则朱成国云。

  留都拜牌,在礼部堂上,故宗伯堂署独大,百官皆由后门入。烈皇帝发丧举哀,亦在礼部。

  何光显,金陵诸生,何遵之后也。遵有专祠,曰“廉直”。光显平日与马士英有隙,弘光即位,光显知不免,即上疏劾奏士英,枷示于市,以瓦<缶本>合头而死。

  弘光帝至南京,即位于内官监,盖大内诸宫殿虽存,而颓败不可居。即位后,始建武英殿。上所居曰兴宁宫,太后所居曰慈熙宫。其额,皆王孟津所书。

  弘光时,提督禁军太监李国辅,秉笔司礼太监韩赞周也。

  永宁府已为西夷攘去久矣,而铨部尚注选人同知,无任可到,驻北胜州以待升调。

  袁九叙抚滇时,丁外艰归,轿围用白毡。或曰:“昔某公遭艰归,于轿顶之中,为一小龛,奉纸位一,载而行。”九叙将用之,一友曰:“公非宗子。神所依之主在六完老先生所,若公复奉一主,是神有二矣。此礼,惟长房长子得行,公奔走可也。”九叙拜而谢之。

  潮州总制刘进忠,号刘猴儿。甲寅之变,进忠纳款郑氏,封平□将军。尚之信伐之,为其所败。后漳州府同知林学杭往招降之,林以此升潮州知府。

  陕西固原之北,宁夏之南,有灰盐堡,井中出盐。筑地为池,方一二丈,筑而平之,四围筑土为小堤,挽井水灌池中,经夜放去<卤兼>水,池中盐皆成白牙。有盈尺者,味佳美,不待煎也。有盐茶厅董其务。

  秦州盐,出山溪泥淖中,民取煎之。

  川北盐水,民所开也,深数百丈。堪舆指示其处,捐数千金以从事,井径三尺许耳。若不得,则倾家矣;百丈而及泉,犹幸甚也。用辘轳牛转,取之亦甚难。川东盐井,取之较易,且有火井以助煎熬。贵州所食者,皆川东之盐也。

  襄阳府至陕西商南县:襄阳府水路九十里半扎店,一百四十里小江口湾船处,名沙陀营;西北由汉江一百二十里至均州,又一百八十里至郧阳府,北行入小江,即淅水也;六十里至李官店,八十里淅川县,一百二十里荆子关,二十里梳洗楼,陕西界矣;一百里徐家店,一百一十里竹林关,一百里龙驹寨。

  淅川县南至李官桥八十里,北至梳洗楼一百二十里,边河为县,河西皆楚地。从间道至郧阳府一百二三十里,至均州一百二十里,均州至郧阳亦一百二十里。均州至武当山顶一百二十里。淅川县西南行六十里至火龙观,六十里至均州;又一路,四十里至稻田坪,四十里过赛岭至青塘,四十里至均州,路稍宽大;又一路,九十里至李官桥,三十里至党子口,六十里至均州,乃大路也。

  襄阳府西北九十里太山庙,九十里近邓州。州在平陆,其西百余里皆山,河路崎岖难行。西北乃入内乡,过土岭,犹宽平可行车;又径路西北行九十里至韦散集,九十里至淅川县,不必由内乡县。自邓州西北一百二十里为内乡县,六十里丹水,五十里巡检司,一百二十里魁门关,六十里花园关。东北去九十里黄沙,九十里滩河脑,九十里庐氏县,九十里永宁县。自花园关西北六十里商南县,徐家店在县西四十里。商南县北五十里武关,山路崎岖,一百二十里龙驹寨;西北一百六十里雒南县;北九十里商州。

  茹紫庭曰:“余癸酉泛舟之役,在邓。问华阳人孟姓逃荒,自潼关西十里铜峪,由老君川至雒南县来雒河。由雒南、卢氏、永宁、伊阳、洛阳,至黑石河,入黄河,小船载四五十石。由府城西上七八十里至伊阳县。水长时,洛南山中木排下汴梁。意汉川龙首渠,自征引洛至商颜下,岸善崩,乃凿井,于井下行水,即此地。而龙驹,即龙渠之误也。但征为今城澄县,远隔渭水,俟再考。”

  ●卷二马绍先,山东长山县长白山人。其尊人马负图,字希文,甲午举人。绍先尝患病,夜不得寐,医皆不效,乃自以其意,为园圃十余亩,亲操耒耜,学为圃于其间,久之疾愈,是亦可为善治疾者矣。

  余闻张献忠来衡州,不戮一人,以问娄圣功,则果然也。

  黄石斋先生被执,拘禁中,洪承畴往视之,先生闭目不视。洪既出,先生举笔疾书一联,曰:“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盖成仇与承畴同音也。杨于两云。

  衡山县城外康王祠内,有阁临潇湘上,扁曰“水月林”。高爽轩豁,东南向,望月为最。中奉义勇武安王,颜曰“云拂潭空”。柱联曰:“楼外山川,知是何年图画;槛前烟雨,须看此日天工。”中尊三韩孙维震题也。

  湖南多异术,凡肢体折伤,以符水禁咒治之,立刻可愈。前向禹门见余伤臂,殷勤言之;又作字与向亦周,必令此辈一看,若犹可治,何惮而不为。余不敢辞,故至衡山。时亦周与术士二人偕来,视予臂,言伤已老,须使之脱,而后符水可施。必也频频举动,力不胜任,则再肿痛,然后可为也。余此臂已安之如命,且亦无大碍,不废作字揖让,亦何苦而必欲为此?遂笑谢之。

  南岳紫盖峰下,有罗克生者,豪杰士也。隐居不仕,以诗酒自放,以朋友为性命。四方之客至南岳者,必延过其家,尽宾主之礼,款宴连日夜,陪游山林,朝夕不倦。故户外之屦恒满,尊中之酒不空,过衡山,未有不识克生者。且熟谙南岳典故,问无不知。惜于丁未之秋去世,今山中无复人矣。

  衡山县正当南岳之东,自县治西南三十里为岳庙,南岳之都会也。九仙观则在岳庙之北十里。余考南岳山形正西北向,湘乡县乃其正南,衡山岳庙反在其背。周回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游者非经年不能尽。五峰以祝融为最,崔巍云中,非极晴朗不见其顶,登此则诸峰皆在目前矣。游岳不登祝融,犹入朝不见天子,会灵山不睹释迦也。

  祝融峰之东南,有福严寺,乃思大禅师飞锡所定之福地,三生骨塔皆在焉。而怀让大师最胜轮垣,与马祖之磨镜台,皆在其侧。石头

下载阅读全文